他是云南地方史的“谣言粉碎机”,以学术为武器捍卫祖国统一

他是云南地方史的“谣言粉碎机”,以学术为武器捍卫祖国统一

滇西,怀拥高山峡谷,植被茂盛。火山热海、茶马古道等地质地貌及特殊的风土人情,让这里成为众人心中的“圣地”。她,又因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毗邻缅甸,成为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地。

20世纪初,英法帝国主义妄图侵占我国云南边疆,一些西方学者设法收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资料并歪曲篡改,企图分裂我国。有一个人力排众议,率先向歪曲历史的西方学者发起挑战,用历史事实戳穿了西方学者的谎言,捍卫了祖国统一。他就是方国瑜。

他是云南地方史的“谣言粉碎机”,以学术为武器捍卫祖国统一

方国瑜

方国瑜,字瑞臣,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古城人,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其相继在京师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师从钱玄同、章太炎、刘半农、梁启超等攻读音韵、校勘、名物、史地、语言等诸门课程,毕业后曾在京师大学研究院、私立民国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云南大学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编辑、教授、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职。

方国瑜是20世纪云南最了不起的民族史学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帝国主义在侵占缅甸、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后,妄图进一步侵入我国云南边疆。西方一些“东方学家”对中国西南历史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他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想方设法收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资料,歪曲历史,伪造史实,干着分裂中国的勾当。把南诏说成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就是西方学者分裂中国西南最卑劣的一个例子。他们精心虚构了一个泰族早期历史的线索,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云南制造“历史依据”,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方国瑜力排众议,第一个向西方学术界发起了挑战,是云南学术界向西方歪曲历史的所谓学者发起挑战的先锋。1936年,他在《益世报》发表《僰(bó)人与白子》一文,以令人信服的缜密考究,用历史事实有力地戳穿了西方汉学家们编造的谎言。方国瑜的这个论点自1950年以后被学术界广为接受,连西方和有关国家也改变看法,不同程度地接受这一观点。1981年,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在剑桥大学出版的《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一书中也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一点理由坚持南诏是泰族王国的理论,相反,有更多的资料说明应该抛弃南诏国等于泰族王国这一早已过时的错误方程。

方国瑜在英法帝国主义觊觎云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关头,毅然改变研究方向转而考究云南史地。他始终以学术为武器,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侵略而战斗。20世纪30年代,方国瑜率先向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有关歪曲云南、贵州历史的谬论发起冲击,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痛斥其谰言,证明早在公元前109年云南就属于中国汉王朝的一部分。70年代初,某些国家老调重弹,方国瑜冒着风险上书中央,揭露其狼子野心,为我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为反对霸权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方国瑜毕生致力于云南地方史料的发掘、搜集、整理、校录、辨析和评说,开创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和教学,开拓了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的研究。他在人才培养和著述方面成果丰硕,被史学界誉为“云南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撰写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滇史论丛》《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方国瑜文集》等大量传世之作,著名史学家徐中舒教授称他是“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珍品档案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方国瑜先生编写的《滇西边区考察记》一书。

为完成《滇西边区考察记》一书,方国瑜先生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五月间对滇西边区诸地进行察考,并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完成草稿。《序》中对此书的缘起是这样描述的:“倭祸起,敌蹄所不易到者,惟西南数者。华阳滇池之间,遂为政治经济军事汇流之都。在昔国人所视不毛者,一日负荷巨艰,知其不可以一隅视之,方言开发,言建设。呜呼!国事皆作如是观也……西南之地,故我先人之所轥轹(lìn lì);而西南之民,固亦黄农之胄,中原之兄弟也;有血肉宗庙之亲,丘墓林园之寄,能不发奋,以自强呼?”方国瑜先生等学者“搜讨及实地考察为重心……亦书生所以耐饥寒以图报国之一忱耳。使他日言开发言建设有所资鉴……”书中详述了班洪风土、卡瓦山闻见、滇缅南段界务、摆夷琐记以及裸黑山、炉房银厂等,为我们了解西南边陲的民俗风貌提供了详实的借鉴。

他是云南地方史的“谣言粉碎机”,以学术为武器捍卫祖国统一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滇西边区考察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