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有些大臣臨死之際會出示一張鐵牌來抵消自己的死罪,這張能換命的金書鐵卷就是所謂的免死金牌。是皇帝賜給一些有大功的臣子,可以在危難時候抵消死罪。大明開國元勳劉伯溫就有明太祖朱元璋欽賜的免死金牌,只是這張免死金牌似乎如同劉伯溫的人生一般,曲折難料,免死,免死,在他這裡竟然成為了:免不了一死。原來臨死之際的劉伯溫打開金書鐵卷,只見上書:過期無效。本來還有一口氣,看到這四個字,直接就一命嗚呼了。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那麼問題來了,劉伯溫作為開國元勳,為何會落的個這樣的下場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皇權集中制,皇帝擁有著絕對的權利,是國家唯一的統領者,他治理著國家,想讓誰死,誰就得死,喜歡讀歷史的都知道,古代最恐怖的刑罰莫過於誅滅九族,可是大明朝卻可以誅滅十族,可見明朝的皇帝集權制算是達到了頂峰。而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謂是“功不可沒”。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勵志的皇帝,他出身非常貧窮,要過飯,做過和尚,但是硬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了人生巔峰,活生生的上演了什麼叫做“屌絲逆襲”。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這一路走來是多麼的艱辛,他也明白,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辦到的,只是他深知“自己沒有能力,那就找一大幫比自己有能力的人來幫自己做事”的原則,成為皇帝后,他就對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進行分封,為了讓那些出力較多的功臣不會覺得不公平,就賜給他們免死金牌。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這個時候擁有著免死金牌的大臣們就看起來非常幸運了,因為人只有一條命,沒有人可以例外,但是皇權集中制的時代免死金牌就有這樣的特權,那麼是不是擁有了免死金牌的大臣就真的那麼幸運呢?不不不,這些大臣忘了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皇帝,朱元璋可是一個痞子出身,雖然他們有免死金牌,可還是一樣一個個被朱元璋給殺了,(不要問我為什麼,天下都是朕的,咳咳,玩笑),很多大臣可能臨死都沒有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如果他們死在劉伯溫之後,他們就明白究竟是咋回事了。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劉伯溫是朱元璋最重要的一位大臣,他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是作為他的參謀長,為朱元璋可謂是操碎了心,一心一意的謀劃,他這樣盡心盡力,朱元璋做了皇帝自然是不能虧待了他,所以給了他一筆很豐厚的獎金,是的,很多錢,看來聖人也是愛錢的。還給了他很高的職位,同樣的,劉伯溫也得到了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劉伯溫拿到之後非常的開心,然後也沒有仔細的看一看,就放在兜裡拿回家收藏起來了。但是呢,時間久了他也就忘了這個東西。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按理說朱元璋和劉伯溫這麼鐵的關係不應該對劉伯溫動殺心的啊?原來有次面對敵人那些士兵們手足無措,而且沒有一個人顧得上朱元璋這個皇帝,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忘了敵人可能只殺他一個人,朱元璋卻可以殺他們的十族。而只有在危難之前才能體現出高人的高明之處,這個時候劉伯溫就站出來說:“如果我們都不能冷靜下來,城池也會保不住,我們也不會活下來”,士兵們突然就明白過來了,就這樣聽著劉伯溫的指導脫離了危險,這件事情過後,朱元璋開始防備他了,因為他的整頓軍事,還有出謀劃策方面都勝過他,開玩笑,我是皇帝,你什麼都比我強,士兵們只聽你的,危難的時候甚至都直接扔下我跑路的。他就害怕劉伯溫有一天會在暗地裡把他的地位給奪了。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那是能掐會算識時務的,他早就看出朱元璋是容不下他們這些功臣的,所以到了中年時期他就回家了,但是呢,就算這樣,朱元璋還是不相信他就辭官回家,他擔心劉伯溫暗地陷害他,所以就派身邊的大臣去把劉伯溫毒死了,在劉伯溫死的時候,他拿出金書鐵卷想要保自己的性命,可是上面卻寫著四個字就是:過期無效。正好在他死的昨天就是截止期。這四個字讓劉伯溫心寒了,我想應該是活活氣死了吧。自己能掐會算了一生,卻沒有算到免死金牌昨天到期。(有各種會員卡的朋友趕緊看看,到期沒有)。

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寫的竟是”過期無效“,劉伯溫含恨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