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各地有哪些習俗,立夏風俗要吃什麼

今日立夏,而在這天呢,我國各地呢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在飲食上呢也是博友講究,那麼今天PChouse就來帶大家看看各地有著哪些立夏飲食和儀式上的習俗吧!

立夏各地有哪些習俗

立夏各地有哪些习俗,立夏风俗要吃什么

一、立夏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二、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三、秤人

“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

四、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而且,在立夏之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五、鬥蛋

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鬥蛋。同時,還要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六、福建閩東地區吃光餅

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

立夏風俗吃什麼

立夏各地有哪些习俗,立夏风俗要吃什么

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在《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萬物生長處於旺盛期。《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所以,故夏季養生應注重對心臟的養護。膳食調養中,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這主要是因為,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因此,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應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作用的食物。還應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的供給。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