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70年前的1949年3月至5月中旬,黃岡地區各地相繼解放。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黃岡日報融媒體、鄂東晚報融媒體推出“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1949,黃岡解放記憶”系列報道,通過親歷者的回憶,回顧黃岡解放的歷史,回顧黃岡老區光榮的革命歷史,回顧70年來人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敬請關注。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1949,黃岡解放記憶·麻城

一夜槍聲急 黎明見紅旗

【解放檔案】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解放前麻城北門城樓 胡成 攝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近期麻城市區航拍圖 胡成 攝

【麻城解放始末】

1947年秋,劉鄧大軍南下大別山,國民黨麻城縣長羅維郎帶自衛隊不戰而逃。市民湧上街頭,歡迎大軍進城。不久劉鄧大軍佔領麻城全境。1948年2月,劉鄧大軍主力轉出大別山,國民軍隊組織了20 多個整編旅和地方武裝向大別山解放區展開了殘酷的“清剿”,麻城成為敵我爭奪的“游擊區”。

1949年3月11日,鄂豫軍區獨立師師長張體學、政委寇慶延率部收復麻城縣城,國民黨第四十八師176 旅523 團及縣綏靖團逃竄,麻城縣城解放。

1949年3月25日,陳賡率二野四兵團13軍、14軍、15軍抵達麻城,國民政府縣長李培文勾結國民黨桂系軍隊,在麻城城西牛坡山、五腦山等地頑抗,我軍經過一夜激戰,將敵擊潰。隨後,第四野戰軍第43軍、44軍、45軍、46軍、47軍、48軍等6個軍過境麻城,麻城從此徹底解放。

【70年變遷】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麻城城區俯瞰圖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1947年10月,麻東縣愛國民主政府在木子店臺子灣成立,下轄9個區。同時,麻城(後稱麻西)縣愛國民主政府在福田河成立,下轄5個區。1949年3月,麻東、麻西兩縣合併,在閻家河成立中共麻城縣委和麻城縣人民民主政府。


【親歷】

宋元生(85歲):那夜槍聲驚心動魄

“ 那個夜裡,我被噼噼啪啪的槍炮聲驚醒。槍炮聲從城西傳來,震天響,夾雜著衝鋒號聲、喊殺聲,持續兩個多時辰。”提到麻城被解放軍攻破的當晚,宋元生老人至今驚心不已。

他說的是1949年3月25日晚。當天,陳賡率二野四兵團13軍、14軍、15軍抵達麻城。其中,13軍由麻城籍中將周希漢率領,13軍38師師長是麻城人徐其孝。他們率隊經西張店、順河集、中館驛直逼麻城縣城。國民黨桂系軍隊在麻城城西的牛坡山、五腦山等地頑抗。我軍一夜激戰,將敵擊潰。

宋元生老人當年15歲,家住龍池橋辦事處宋家河村。他清楚地記得,當時父親在麻城縣城城北一雜貨鋪幫工,黃昏時分,他趕了個把小時的路去給父親送飯。因天黑了,就留宿在店主家,因此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夜,“聽到槍聲炮聲響個不停,心提到了嗓子眼,我跟父親都一夜沒閤眼。”

他回憶,第二天聽大人們說“五腦山腳下的十字涼亭山滿是血跡”“地上丟著很多國民軍潰敗逃竄留下的軍鞋和衣物”。當天他還遠遠地看到解放軍從城西浩浩蕩蕩地穿過麻城縣城,向南方挺進。

“他們穿著灰色的軍裝,軍帽上釘兩顆釦子,打著紅旗,隊伍非常整齊,雄赳赳的!”談到對解放軍的最初印象,宋元生老人眼裡閃爍著光芒。

王子富(85歲):心頭最快活的一天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王子富參軍照

麻城鼓樓街道辦事處杜鵑社區的王子富生於1934年,雖已是耄耋之年,身體卻很硬朗,耳聰目明,思維敏捷,聊起麻城解放,立馬打開了話匣子:“我參加了慶祝解放大會呢!”

麻城政府於1949 年4 月的一天,召開慶祝麻城解放千人大會。天剛剛亮,15 歲的王子富換上家裡最乾淨的粗布衣衫,揣著母親做的火燒粑,跟其他村民代表一起,歡天喜地地去縣城。當天各鎮各鄉派來的代表,男女老幼,把不足兩公里的街市塞得滿當當。他踮腳看到,露天會場懸掛著毛主席、朱德的巨幅畫像。開會了,先是聽到奏軍樂,接著縣長、解放軍代表拿著喇叭講話,臺上高呼“麻城解放了”“窮苦老百姓翻身大解放了”,臺下人們都鉚足勁兒歡呼、鼓掌,王子富把手掌都拍麻了。

散會後,由鑼鼓隊、秧歌隊打頭,組成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隊伍中,有拿著紅纓槍的,有擎著柴棍扎的火炬的,有舉著土銃的,有甩帽子歡呼的,大家齊喊口號:“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

“長到15 歲,那是心頭最快活的一天啊。解放前討過飯、逃過荒,百樣苦都受盡了。解放了,我們翻身了,苦日子出頭了。”回憶往事,老人佈滿皺紋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薛福順(89歲):戰場前線光榮入黨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年輕時的薛福順(前排左一)

1949年初,19歲的薛福順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薛福順老人祖籍河南省濟源縣。“1938 年日寇入侵家鄉,我和家人四處逃難,母親餓死,哥哥姐姐不知去向,為了活命我只好賣長工。聽村裡人說八路軍是打鬼子的,我決心要當八路軍。”老人滿臉驕傲。1943 年他參加八路軍太嶽部隊打鬼子。抗戰勝利後參加上黨戰役、冀南戰役、襄樊戰役和鄂西北剿匪鬥爭。

1948年7月2日至16日,解放軍中原野戰軍第6 縱隊、桐柏軍區和陝南軍區等部隊,對襄陽、樊城地區的國民黨軍展開城市攻堅戰役。戰役以活捉蔣介石的心腹康澤,殲敵2.1 萬餘人,勝利解放襄樊、光化、谷城、南漳、宜城等地而宣告結束。薛福順在戰役中浴血奮戰、奮勇殺敵。1949 年初,他正在參加鄂西北剿匪鬥爭,在戰場前線光榮入黨。

“每當想起同我一起戰鬥過的戰友,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貢獻出鮮血和生命,我非常想念他們。”說到這兒,薛福順老人哽咽了。

【時光】

宋元生:日子越來越“熨帖”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 我每天菜園裡種種菜,村部鍛鍊鍛鍊身體,跟老夥計們談天說地,熨帖得很。”“ 熨帖”是麻城話,意思是舒坦、順心。4個兒子、1 個女兒都想接他去享福,他不願意挪窩。

宋元生老人當了一輩子農民。解放前,一家九口,無田無地,靠租種地主家的田地、當長工為生,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解放後的1951年土地改革,他們家分到七鬥半田、兩鬥半地。“只要肯做,總能吃飽肚子咯。”回憶第一次分到田地的喜悅,他笑得像孩子一樣。

現如今,他們家將土地流轉給種植養殖基地,土地流轉拿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老人留了兩塊菜地自種,權當鍛鍊身體。

宋元生所在的龍池橋辦事處宋家河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家河村位於舉水河下游,三五年發一次大洪水,一遇洪水,全村人只好集體逃荒,四處乞討。解放前,當地有“ 七十二根討米棍,四十二把野草刀”之說。

1955年,麻城啟動水利建設,興修水庫。1970年起大修舉水,易河改道,治好了水患。曾經為水發愁,如今靠水致富。因境內河溪縱橫交錯,湖泊塘堰星羅棋佈,水清魚肥,環境優美,宋家河社區吸引大批“ 釣友”拖家帶口到此度假,鄉村旅遊火爆。

王子富:一次參軍一生光榮

王子富老人家三層樓房的大門口,掛著由湖北省政府頒發、退役軍人事務局監製的“光榮之家”牌匾。

軍旅情懷起源於解放戰爭。當時解放軍在他家附近駐紮。王子富說:“國民黨軍隊一進村,家家關燈閉戶,不敢出門。解放軍一進村,大家都鼓掌歡迎。解放軍說話和氣,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每天還給房東挑水、掃院子,就像百姓自家孩子一樣。”他心生嚮往,萌生了參軍的想法。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響應祖國號召,王子富加入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行列。1955年,隨所在的坦克團部隊入朝鮮,當時戰火已平息,主要幫助朝鮮人民戰後恢復和建設。退役後他回到麻城生活。

“我親眼見證了祖國的日益強大,也見證了軍人地位的逐步提高。”王子富老人說,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這些退役老兵,民政局每月給予他1000 多塊錢的生活補助,如今生活無憂。

薛福順:笑在眉頭喜在心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薛福順與侄孫在一起

兒子是身家上億的企業家,給他買了帶空中花園的大平層,可以在家賞景、散步,上下樓還有定製的輪椅滑道,薛福順的晚年生活特別幸福。

在自家花園裡,薛老眯著眼陷入回憶——1952年春,他拿著省軍區的介紹信,到黃岡行署報到,分在黃岡行署貿易科。軍旅出身的他在辦公室坐不住,主動提出去基層工作。當時,麻城縣東部、羅田縣西北部、黃岡縣北部等地合併為“勝利縣”,縣城設在滕家堡,組織派他去勝利縣當貿易公司經理。

先在勝利縣,後在麻城,薛福順當過區長、區委書記、工辦主任、公安局長、政法委書記、常務副縣長、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等職務,1992年離休。

“我現在成了地地道道的湖北佬,河南的鄉音變成了麻城的方言。”薛福順笑道。他是麻城的建設者,也是麻城70年鉅變的見證者。

解放初,從武漢到麻城要坐汽車到黃陂轉輪渡,路上得花將近一天時間,如今坐高鐵40分鐘就到了,走高速一個小時也能到。解放初,麻城縣城街上只有一家百貨公司、一個新華書店和一個剃頭鋪,如今高樓鱗次櫛比,漸成現代化都市。解放初,麻城的標籤是“老區、山區、貧窮地區”,如今擁有映山紅之鄉、中國菊花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孝善文化之鄉、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全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等諸多靚麗的標籤。

“麻城的發展變化,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薛福順說,看到這些變化,他是“笑在眉頭喜在心”。


【黃岡解放記憶】麻城:1949,浴火重生!

4月23日《黃岡日報》

來源:黃岡日報全媒體(記者餘濤 瞿慧一 通訊員萬永莊 曾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