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增收40%以上 长江润发“大健康”产业迈入新征程

本报记者 曹卫新 见习记者 陈红

自2015年谋求转型开始,长江润发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医药业务领域、医疗服务领域潜力企业之后,在大健康产业转型道路上表现出优异的成绩。近日,长江润发发布年度报告称,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46.74亿元,同比增长56.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9.69%;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长9.82%。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记者注意到,长江润发自2016年收购海灵药业等优质医药资产后,迈出了向大健康转型的第一步,公司业绩连续3年增收40%以上。

对此,长江润发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到2018年公司通过多项并购,快速进入医药、医疗产业,对并购的公司外拓销售、内抓管理,实现总体平稳健康快速发展,2016-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亿元、3.35亿元、3.67亿元,基本实现了公司的目标。”

医药占比不断提高

据了解,长江润发于2010年6月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原为电梯系统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电梯导轨系统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16年,公司转型医院健康产业。目前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医药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生产电梯导轨,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投资和健康产业投资。2018年5月21日,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发布的《2018年1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显示,公司所属行业已由专用设备制造业变更为医药制造业。

长江润发自2016年转型大健康开始,业绩开启上升通道,医药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也不断提高。2018年,公司医药收入达到33.6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1.91%,同比增长了75.33%。

从产品来看,粉针剂、冻干粉针是长江润发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粉针剂营业收入为19.1亿元,营收占比为40.9%,同比增长109.08%;冻干粉针营业收入为11.6亿元,营收占比为24.9%,同比增长23.64%;实心导轨营业收入为7.7亿元,营收占比为16.5%,同比增长13.94%。

对于医药占比的不断提高,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称,2018年随着一致性评价、两票制、GPO联动、分级诊疗、重点品种监控合理用药等政策的推进,公司积极应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营销模式由招商代理模式向自营模式转型,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构建新的营销体系等。

而提及粉针剂营收的大幅增长,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告诉记者,“公司下属企业海灵药业主要围绕抗感染类医药制造业务,形成了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2018年公司积极推进各省份的招标、挂网,加大学术推广活动,实现对药品终端领域的覆盖,销售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深耕细作大健康产业

自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长江润发在医药健康领域资本运作频频。2018年3月份,公司全资孙公司海灵药业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以自有资金9600万元收购湖南三清药业有限公司80%股权,获得了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批件、专利和关键设备。

为了丰富产品种类,进入中药产品领域,2018年9月份,长江润发还完成了对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信”)的收购,加紧布局更加广泛的消费终端市场。据了解,华信制药以主打阿胶系列产品,在品牌排行网举办的“2018年度中国阿胶十大品牌评选”中,华信制药的华信品牌为列第二名。2018年,山东华信为公司增加了净利润4443万元。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设立了长江润发圣玛(苏州)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涉足医疗服务领域。长江润发称,此举是公司在医疗服务业务上新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公司产业转型发展,突出主营业务,公司明确了清理亏损电梯导轨产业的目标,置入与公司战略发展具有协同效应的资产。

转型“医药+医疗”双轮驱动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是长江润发既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对于2019年的发展,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称,在医药方面,将积极寻找创新药+生物药等品种,通过并购、合作、购买等方式进行合作,扩大医药品种和规模;在医疗服务方面,继续围绕妇产科领域进行布局,以无锡怡和妇产医院为总部基地,加快在海口的投入建设,加大与国际IVF机构的合作。”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未来公司将剥离电梯导轨产业,成为真正的大健康产业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