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集團要“借殼上市”?原來四通股份一直就想賣…

“唯美系”受讓四通股份18.88%股權


昨天,大家都在慶三八的時候,陶瓷行業爆出一個大新聞:四通股份股東轉讓18.88%股權,唯美集團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等接盤。

四通股份(603838,SH)3月8日晚間宣佈,公司實控人、部分股東擬將持有的公司18.88%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

華夏君注意到,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與唯美集團董事長、總裁黃建平,常務副總裁謝悅增,副總裁鄧建華的諸多資料重合。唯美集團旗下擁有馬可波羅、唯美LD陶瓷兩大品牌,年總銷售額近百億,是建築陶瓷行業規模最大的集團企業。

根據四通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蔡鎮城、蔡鎮茂、李維香、蔡鎮鋒、蔡鎮通及其一致行動人蔡鎮煌、蔡懌旬、蔡懌爍,公司股東蘇國榮、蔡培周等,分別與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簽署了相關股權轉讓協議。

上述股東擬將其合計持有的四通股份5035.5萬股股份(佔比18.88%)分別轉讓給黃建平等三人。轉讓價格為9.12元/股,轉讓總價約為4.59億元。

但是,該股權交易對四通股份的控制權不會有影響。因為四通股份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1.19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44.45%。

值得注意的是,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三人也已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他們三個人已經合計持股近18.88%,成為四通股份股東中的重要力量。

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此次為什麼要入局四通股份?按“權益變動書”中所言,他們增持四通股份是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尚無增減持計劃。這是真實的想法嗎?唯美集團是否已經開啟“借殼”四通股份的計劃?

四通股份主營“日用藝術陶瓷”


我們還是先來認識四通股份。四通股份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新型家居生活陶瓷供應商,產品覆蓋日用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全系列家居生活用瓷。

四通股份於2015年7月1日在A股上市。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5億元,同比增4.25%;淨利潤5330.81萬元,同比增49.75%。應該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業績。

但是,實際上,自四通股份2015年登陸A股之後,公司業績表現平庸。2015年、2016年四通股份業績略有增長,但2017年營業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 0.20%;實現淨利潤4177.78萬元,同比下滑30.16%。現金流5489.34萬元,同比下滑36.71%。

而根據媒體的報道,實際上,四通股份早在2016年3月,做家居生活陶瓷的四通股份就準備改道教育產業,失敗後則又想變身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而這個可能與業績無關。

3月5日終止被“康恆環境”85億借殼


3月5日晚間,四通股份(603838)發佈公告,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購買康恆環境100%股權。

此前,按照康恆環境的戰略,借殼成功後康恆環境將成為四通股份全資子公司。四通股份將轉型為固廢處置領域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

而在2018年8月23日,四通股份購買康恆環境的交易預案顯示,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本次交易中擬置入資產作價85億元。

康恆環境成立於2008年,主營業務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環保設施的投資、開發、設計、建設,生活廢棄物的清運、轉運、處理和處置,道路機械清掃保潔等。2015年-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6億元、7.4億元、10.51億元。

四通股份在本月5日正式終止此次重組時稱,由於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推進期間宏觀經濟環境及國內外資本市場情況發生較大變化,交易各方認為繼續推進本次重組無法達到各方預期,若繼續推進存在較大風險和不確定性。

上市不滿1年欲改“教育產業”


而實際上,對康恆環境的賣殼還並不是四通股份第一次賣殼。四通股份曾在上市不滿1年就欲改道教育產業——購買啟行教育100%股權,但最終在發佈公告後不到兩個月就宣佈放棄。

2016年3月23日,四通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將於3月24日起連續停牌。到了6月30日,四通股份公佈了45.57億元定增預案。

四通股份當時稱,佈局教育產業是想在原有陶瓷核心業務穩步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探尋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實現公司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由於剛剛上市三年就籌劃賣殼的公司十分少見,因而四通股份的重組事項也備受監管層和市場的關注。所以最後,重組案沒有通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唯美集團“借殼”四通股份通過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瓷磚行業的龍頭之一,唯美集團目前還沒有登陸資本市場,而其已知的資本運作也非常少,這家公司在外界看來,一直是很務實,且專注於主業。

而在同行裡面,蒙娜麗莎已在2017年12月成功上市,歐神諾則在2017年7月借殼帝王潔具成功上市,變身帝歐家居。東鵬控股2013年成功登陸港股,2016年退市轉而謀求A股上市。

這兩年,一直有傳聞說,唯美集團和新明珠集團等龍頭企業都在籌備上市。此次,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入局四通股份,自然會讓人聯想到“借殼”這件事情。唯美集團是否在學習歐神諾“借殼上市”,讓四通股份也玩“蛇吞象”?這點確實很值得行業人士關注。

華夏君認為,四通股份兩次向證監會申請重大資產重組之所以未被通過,是因為其從生活陶瓷行業轉入完全陌生的教育、垃圾焚燒領域,在管理層看來“賣殼”的嫌疑很大。而這一點是近年來被資本市場重點監管和限制的。

正因為如此,四通股份在臨時股東會上表示,“公司自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之日起一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同時,公司將圍繞主業不斷做大做強,未來將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拓展新的經營業務,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及盈利能力。

唯美集團是建築陶瓷行業的龍頭,在業務上剛好與四通股份的生活陶瓷形成互補,兩家資產重組也是業務重組。重組後新公司業務相互賦能,可覆蓋整個大家居領域。而這樣,“借殼”的嫌疑完全就可以被打消。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唯美系”三大股東黃建平、謝悅增、鄧建華等新股東進入四通股份後,接下來應該會有更精彩的故事書發生。

四通股份實際控制人還有被動減持風險

華夏君注意到,在這次向“唯美系”股東轉讓前,蔡鎮峰、蔡鎮茂、蔡鎮煌、蘇國榮、蔡培周的持股份額均為100%質押。

雖然,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後,蔡鎮城等人持股比例將降至36.11%,與其一致行動人的合計持股比例降至44.45%。因此是,四通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變。

而且,上述有關股東在未來12個月內暫無增持或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但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他們還是可能存在被動減持的風險。

深度 | 唯美集團要“借殼上市”?原來四通股份一直就想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