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小号”暴露了刘慈欣的B面?你怎么看?

陈思进


刘慈欣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很少加群,所以很多小说迷不能直接与他交流。这次却被曝光他在百度注册过一个ID。这种事情不过是一个“花边新闻”,对我没有任何的触动。我从这些“新闻”里面掌握了几点“知识”:第一,百度申诉系统有漏洞,第二,刘慈欣“可能”在百度上有马甲,第三,刘慈欣“可能”有支付宝,而且认证叫做“慈欣”,第四,有一个叫做恶俗wiki的组织,专门爱人肉名人,通过揭露名人的隐私来获得自己的所谓成就感。

有人会问我,你对刘慈欣的看法改变了吗?我还是这样说,没有改变。

总体来说,刘慈欣比国内绝大多数科幻小说作家都靠谱。虽然有一次他在小说里面黑了转基因一把,其他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要说科学素养,刘慈欣未必是第一流的,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他说话很谨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往往绝不轻易解答。谨慎发言,代表了人品。一个谨慎发言的人,起码个人的人品是及格的。



至于所谓开一个马甲“吹捧”一下自己的作品,其实也无可厚非,无伤大雅。其实刘慈欣从来没有给自己刻意塑造“伟大”的形象,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想表达他的喜怒哀乐。比如,他看见同行王晋康的《十字》,作为名人的他,实在是看不上那部作品,但是碍于情面不能直接批评,但是换个身份就不一样了,可以畅所欲言一下。这不过是表达他个人的观点。

再说,这位“刘慈欣”的“马甲”有没有发表造谣信息呢?没有!既然没有,他也就坚守住了做人的底线。这样也恰恰证明,这位刘慈欣同学(假如是),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比多数网民都强。与某位一眨三角眼就谎话一箩筐的吹老师比,他们的人品就是神与虫的差距。


怀疑探索者


查看了一下shipship小号的发言,如下:


说说我的看法,目前,此事还未知真假。

也有可能是假的,若是这样,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只能肯定的是,刘慈欣可能是得罪了什么人,导致被报复。

这种事也比较常见。

假如是真的

好吧,假如是真的,那会怎样?

我个人觉得,这对于刘慈欣确实会有一个不好的影响。

但仅就我个人而言,这不算什么。

我反而觉得刘慈欣变得更真实了,我更喜欢他了。

我们不会去喜欢一个神,因为神跟我们没有交集。

但我们会去喜欢一个较为真实的人。

假设shipship真的就是刘慈欣的小号,那么……

他失意的时候,在网上抱怨抱怨,这是很正常的。

刘慈欣未获得雨果奖之前,其实是挺憋屈的。

收入不高,估计还赶不上一个网红的百分之一。

我也是写作者,我理解他过去的那种憋屈。

因为你最终会发现,并不是作品过关,然后就怎样怎样,实际上不是,名气才是最重要。

没有雨果奖,刘慈欣这辈子都不会出头。

雨果奖之前,刘慈欣的所有作品都已经写完了,但之前在社会上连个水花都不见响。

书卖得少,版税少,版税收入不如一个IT工程师,也不如一个成功的卖保险的销售人员。

但后来就不一样了。

所以,刘慈欣今天这份荣耀,不是谁给他的,而是雨果奖。


最后,小号发言可以,在未出名前。

出名后,应该删掉小号发言,哈^_^

互联网几乎是透明的,你以为你是在暗中发言,别人不知道。

但是,99.99%的网上发言的人,几乎都是透明的。


寒木钓萌老师


刘慈欣在成为一位知名作家之前,他还是一个人!

刘慈欣作为一个作家,他的著名作品《三体》获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国内无数名人甚至都在公开场合不吝夸奖之词,此外,刘慈欣还是雨果奖的获得者,无数荣誉加身。今年春节档的黑马《流浪地球》也是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无论从那个角度而言,刘慈欣获得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国内绝大数作家。当然,刘慈欣自然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也的确应该注意,可是刘慈欣在贴吧说了什么呢?

他在获得雨果奖之后在贴吧得瑟了一下,另外刘慈欣还吐槽了网友不知道自己是阳泉一种出身。

还有网友曾经在网上吐槽刘慈欣只是一个不知所谓的作家,而刘慈欣在获得雨果奖的第三天回复了这个网友。

纵观刘慈欣的所言,他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诚然,他是一位公众人物,可抛开所有身份,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刘慈欣只是在发表自己的合理观点,他更没有利用自己名气去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仅仅只是几乎真话就必须受到批判,这种结果无疑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

娱乐评论人,港片爱好者,我是”青竹乐娱“,记得关注我!


青竹乐娱


这有什么?抛开他的诸多光环,在未出名前作为普通人,做普通的事有什么好争议的?并且他也没有说什么太出格的东西吧?

这些黑历史还正好使刘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更真实了。

就那点东西,某些人就像鲨鱼闻到了鲜血的味道一样。

好像每次出现一些被推崇的正面人物的花边信息,总会有一群人就凶猛的扑上去,当他们以圣人标准要求别人时,不要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人在做些什么。

同时,本身人肉刘慈欣小号的这个关注点就很奇怪,我们难道不是应该关注这个查大刘底细的人到底是何居心吗?

这人是谁?他还有哪些手段?他做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的信息还安全吗?这个所谓某网友有没有趁机敲诈勒索过别人?此行为是否已构成犯罪?

吴京酒驾→屈楚萧小号→刘慈欣小号

挡了谁的路?

加一张刚刚发现的图(开个玩笑):


国际小晓生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很多人很多事,所以来答一波。

首先要说的是,请不要现在就摆出“是也没什么”的自以为理解的立场。

其实这时候争论所谓的“社交小号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愿意相信什么。

但在大刘没有给出自己的答复之前,我们这些人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去默认那就是大刘的小号。即便我们可以理解那些言论发生在一位名人身上,但一切尚无定论,请不要说出“是也没什么”这样的貌似原谅的话。

因为这种看法的基础等于认可了所谓的社交小号和相关的信息。

但也可能压根就跟大刘无关。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所谓的“社交小号”和因此引发的舆论聚焦是否正常?

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要人肉刘慈欣?

以及为什么相关的内容如此轻易传播开来?

这就是我的疑问,我觉得每个人在唏嘘之前或者在说着“人无完人”来表现自己的某种道德上的宽容之前,先想想这几个问题。

我并非阴谋论者,但纯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刘慈欣形象受损,确实有一部分人能够收益,大刘作为一名作家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能量,但自《流浪地球》之后,即便《三体》上映成谜,大刘都将成为科幻界(小说和影视作品甚至游戏)举足轻重的人,这就具备了被搞的资格。

而这次贴吧小号的事件,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事儿,没什么影响。但是理解“破窗理论”的人可能明白,一个人的声誉最怕的就是种在潜意识里的东西,就拿这次事件来说,很多人都会认为那些话语确实应该出自刘慈欣,因为我们比照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会认为“是也没什么”,很正常的事情嘛。但如果过了两个月,再有人爆出刘慈欣出轨什么的,大部分人可能已经忘了两个月前发生了什么,但会下意识里立刻相信这件事。

因为贴吧小号这个小事将刘慈欣的人格拉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我们察觉不到,但我们已经形成印象。

我觉得这如果是一桩阴谋的话,大概用意在此。

第二个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个人隐私在这个社会甚至这个时代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我丝毫不惊讶,我惊讶的是人肉这种行为,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居然有点备受推崇的意思。

记得很早前就有类似的人肉搜索的事情,在我感觉,一个正常的法治社会,出现这种人肉别人的事情就跟古代“侠以武乱禁”一个性质,其实质都是对公众安全的一种公然侵犯。

一个人犯了罪,或者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我们要起的作用是千方百计帮助法律系统做出正确的裁定,而不是绕开法律用自己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道德观念去裁定。更何况,很多人做出这种“侠义行为”的初衷本身就不够站得住脚。

以前我们可以说相关机构有职务缺失,所以民众才会有自发的人肉搜索,但现在为什么还是如此,我们凭什么权力去肆意获取别人的个人信息并且传播?

所以我觉得即便刘慈欣人设崩塌,也没有人肉搜索这件事更值得我们讨论。

第三个问题,懂得尊重真的很难?

看到一些评论,又在说早想到大刘是这样的人,就再也不看他的书。

很想跟这些人说,那请您放下大刘的书,没事倒是可以去看看别的书,比如那本社会学名著——《乌合之众》。

我们国人也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才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后来互联网浪潮到来,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我有时候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是坏。

因为我们缺乏对知识的认识,这将导致我们只是存储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运用知识的人。这里会产生很大差距,前者会让我们成为别人思想的搬运工,而后者让我们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人。

很不幸的是,在这个时代,尽管大学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但人们似乎越来不愿意独立思考。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不是一个狭隘的世界,宽广的视野至少给了我们更多包容的目光。

为什么要说这些?

我想到了杨振宁和翁帆。国人很多人评价杨振宁的时候总喜欢用他娶了翁帆这件事来否定他的成就。这不仅狭隘,这还体现出我们在三观教育上的巨大缺陷。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有违道德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三观的不同。有时候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农人不会明白爱情对生命多么重要。但是不是因为不一样就要赶尽杀绝?

同样道理,杨振宁娶翁帆碍别人什么事了?怎么就不能产生爱情?

又或者,大刘养了小号,发点什么东西,又有什么?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永远不缺少看热闹的人。

但我想,至少请那些还能自己动脑子,并且还恪守着什么的人说点什么吧。

不管怎么样,像杨振宁、大刘这样给我们整个人类都留下东西的人,是值得我们做一些事情的。

以上。


好人长安君


在满足了大家的八卦心理之余,这无疑让我们更加的坚信了一点,再牛逼的“大神”也始终是个活生生的“人”。

生而为人,孰能无杂念。

生而为人,孰人无有七情六欲。

生而为人,孰人又没有个顾忌和忌惮,敢于在网络上实名说出实话的人,又有多少呢?

当你在陌生社交的网络平台上骂街、黑人、吐槽、装逼的时候,你会愿意直接暴露自己的身份吗?

如果不会,那就将心比心,不要可以的给别人安上“圣人”的标签。

毕竟,大家都是“凡人”。


薇父私房


作为三体迷,如果确认某账号是大刘的社交小号,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更谈不上大刘的人设变化。正常人怎么会对一个自己只是喜欢他的小说的作家有什么人设设定?当然,十几岁的小屁孩,或本身就是精神病患者的除外。此其一。其二,如果我因为某种原因成了某类名人,无论美名还是恶名,我一定第一时间去注册小号,在这弱智道德婊众多的网络世界,难道写了几本小说就意味着失去了发表自己真实观感的权利?而道德婊的大量存在本来就意味着大号发表的每一条观点都会被祂们以鼻子贴着腋窝闻臭的方式找茬, 这不,注册个小号也成了罪过本身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太阳E10000


很多起点大神作者第一部小说没人看的时候都去别的人气作品交流群打过广告,吹嘘自己作品好看,有的用大号,有的用小号假装读者吹捧,目的无非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肯定。有更多的读者。就拿我最喜欢的凡人修仙传作者忘语来说,刚开始写作时成绩惨淡,甚至到维持不下去只能去做兼职的地步,也去别的大神评论区,贴吧打广告,后来越来越多人喜欢他的作品后,才不这么做了。所以,用小号给自己打广告,吹嘘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作品,阅读自己的作品,理解自己的作品,是很正常的行为,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指责的。硬科幻受众本来就少,希望大家能多一些理解,当你自己开始尝试写作并且想通过写作来生存时。估计就能理解大刘们的无奈了


误枕花眠


喜欢刘慈欣的作品,佩服他惊人的想象力和宏大的叙事。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我鼓励”,否则早就磕死在成功的路上了。更何况,如果自己都不能成为自己的粉丝,别人有什么理由要成为你的粉丝呢。

极有可能,通往成功的路上,刘慈欣也曾经是孤独的。因为可以想见,一介草根的成名路,不可能有很多掌声和鲜花,也不可能有很多的粉丝簇拥着,没有谁是戴着“光环”降生的。

有小号、有私心、能够自我鼓励的刘慈欣才是真实的刘慈欣,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了“超自信”,但在生活中他还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本质上,刘慈欣用小号吹嘘自己的行为,和马云在淘宝创业之初给自己刷单,以及马化腾化身小逗比找用户在QQ上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只是成功路上的彩蛋而已。


商业创见


在过去几天,“三体迷”注定不会太开心,因为这个中国科幻圈国宝级的人物的公众形象,因为一番网络人肉,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危机。

真可谓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在当今国内的互联网中,水军、键盘侠、喷子多如牛毛,唯恐天下不乱。

之前,因粮食是第二大的大宗商品,而随着货币战争、能源战争之后,接下来将是粮食战争,这从中国每年必须进口上亿吨转基因粮食(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就可见端倪了,做财经金融的我自然要关注。

可由于转发几篇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科技日报》等有权威公信力的国家级媒体的转基因科普、辟谣文章,都会引来一群喷子。(这儿所指的喷子,是指那些胡言乱语、甚至对他人恶意的攻击、诽谤之人,这要是在欧美,是犯法的!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

不过,做为大刘的铁粉,建议大刘沉默是金,不理即可,不必浪费时间。

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