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论是否真的是宇宙普世真理?

嘟嘟的大树


本着科学的态度,我们也不应该用科学的严谨性去衡量科幻的天马行空,本来科幻的核心就不是科学而是幻想,不违反基础科学的幻想,这种幻想不需要任何证据(否则就是科学了),所以,黑暗森林理论不是宇宙普适真理,它甚至不是科学。

黑暗森林法则说白了只是大刘极具想象力的大脑虚构出来的东西,他本人也不会在意当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理,黑暗森林中的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等很难在现实中有直接体现。所谓的猜疑链,说白了与我们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像,本质上是一样的。

以目前人类在外太空的活动来看,我们丝毫不避讳与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的任何接触,人类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联系外星人,甚至不会考虑如果发现了外星人他们是恶意还是善意,总之,先找到外星人再说。

如果黑暗森林法则真的成立,人类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掩盖自己,而不是向外太空不断地发射人类文明信号,甚至发送携带人类文明信息以及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飞行器,旅行者一号。

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上的飞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未来世界,了解外星人可能的存在方式和道德法则,而不仅仅局限在人类目前生活的世界。

但请不要用严谨的科学去定义科幻世界,这是对科幻小说电影的误读,任何科幻小说和电影都会有科学上的所谓不严谨,比如《流浪地球》《星际穿越》,但当你总是盯着这些所谓的不严谨,说明你本身就忘记了它们不是科学而是科幻。

同时,也不能用科幻小说电影里的情节法则定义现实世界甚至科学,我们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这也是科幻小说带给我们的东西,但说到真理,就绝不是仅仅想象能做到的了!


宇宙探索


黑暗森林理论是三体的核心,也是大刘对费米悖论的解释。我本人并不认同黑暗森林法则。首先解释一下黑暗森林理论:

黑暗森林法则:

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两大重要概念

1、猜疑链: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为善意文明。

2、技术爆炸: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

我反对的观点

黑暗森林逻辑上没有问题,因此我反对的是它的假设,也就是前提。

第一,文明会不断扩张,导致相互争夺生存资源。这一点我认为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可能不同文明没有需求交集而没有竞争。打个比方,海豚文明和老虎文明即使都扩张到了极限也不会有竞争,因为老虎只会生活在陆地,对它来说海洋没有需求,因此海豚没有威胁,也没有竞争。


第二,技术爆炸。这一点我也认为不够有说服力,技术爆炸知识对人类历史的一个总结,而不是什么自然规律。或许再过10000年人类也不会有变革性的技术突破,那时候我们就不会说技术爆炸了,而会说技术停滞。并且,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哲学上人的认知很可能有一个界限。

综上,黑暗森林法则猜想成真的可能性并不大,否则,我们现在应该会受打击了。因为我们暴露目标的事情干过很多次啦😄!


阿厉与机器狗


先自己回答一下。

刘慈欣在代表作《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中提出“黑暗森林”理论。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相信一定也困扰了很多人。那么,宇宙是否真的遵循黑暗森林法则?要解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人类现有理论体系入手,找到它的前提条件,从而推导结论是否正确。

我认为,黑暗森林理论的前提有三个,一是宇宙资源有限,而智慧生命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因此竞争不可避免;二是进化论在整个宇宙普遍适用,生存和繁衍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三是宇宙尺度太大,任何文明都难以感知其他文明的存在。

第一条,宇宙资源有限,竞争不可避免。这不好判断,毕竟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界。但对于一定技术条件和认知水平下的局部区域而言,宇宙的资源确实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智慧生命的欲望是否是无限的,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智慧生命只有人类自己。对于人类而言,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去探索未知,控制一切,人类的欲望的确是无限的(那些妄想阻止人类发展进步,回到原始社会的想法注定是徒劳)。尤其是进化到当前阶段,人类在地球上已经没有对手,这更加加速了人类欲望的扩展。由人类推而广之,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未知意味着不可控、意味着威胁,对未知的恐惧必然在文明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实不止人类,对于高等生物(哺乳动物、鸟类)而言,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也是普遍存在的,突然的一声巨响会吓得小猫小狗拔腿就跑,而当它弄清楚怎么回事以后就不会那么急着逃窜了。因此,第一条很大概率上是成立的。

第二条,进化论是宇宙普适真理。由第一条,在一定区域内资源必然有限,竞争是必然存在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显然是成立的。对于地球生物而言,生存和繁衍是永恒主题,那么对于宇宙中的其他生命而言,这个理论还成立吗?我觉得是成立的,因为如果没有生存和繁衍,这样的生命根本就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宇宙的熵在不断增加,万事万物都将归于沉寂,因此只有那些将生存和繁衍作为第一目标的物种才有可能延续。因此进化论具有普适性。

有了前两条,就足以证明宇宙是一个残酷的角斗场,任何文明要想延续,都不得不与其他文明作斗争。但是没有第三条,还不足以证明宇宙是黑暗森林,以至于一个文明发现另一个文明就必须立即予以摧毁。

第三条,宇宙尺度大到任何文明都难以感知其他文明的存在。这一条是最难得出结论的,毕竟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空间太有限,我们也从未发现其他文明的存在。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宇宙尺度真的很大,或许真的很难感知其他文明的存在。但就人类而言,这个样本实在太小,不符合统计学原理,也没有理论推导可以使用,算是一半一半吧。

综合来看,黑暗森林理论是宇宙普适理论的可能性确实不小。这样,如果人类发现了外星文明的存在,那时也很可能是地球的末日。

退一万步讲,就算第三条并不成立,但前两条成立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这样,宇宙存在的所有文明都是人类的竞争对手,只是大家事先已经知晓了对方的情况,又无法做到立即消灭,从而采取一种制衡的战略,确保自己不被消灭。要在这样一个满是竞争对手的角斗场生存下来并延续文明火种,看起来也会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

宇宙很可能并不像我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那般美好,它很可能充满血腥与杀戮。当你仰望星空时,成千上万的敌人可能也在注视着你,准备随时对你发动致命一击。但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并不能因此放缓,敌人不会因为我们落后而心生怜悯,从而放弃绞杀我们的机会。相反,文明延续的危机感促使我们加快探索的步伐,只是我们必须做得更加隐蔽,类似旅行者号携带文明信息造访外太空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再做了!


嘟嘟的大树


先抛答案:不是。

刘慈欣在《三体》对宇宙社会学进行了分析,总结基本公理如下: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他做出以下推论:

“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猜疑链: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所以黑暗森林法则归纳为:每个文明就像在森林里的猎人,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一旦在宇宙中发现另一个文明,要么潜伏起来不被对方发现,要么毫不犹豫消灭对方。

但招财猫认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一万年以前森林里的猎人相遇,大概率是先判断对方意图,大声呼喊,通过手势和表情传递信息,如果是对同一猎物的归属有分歧,可能会产生争执。只有两个长期仇杀的部落,在争议猎场相遇,才会毫不犹豫直接杀死对方。

地球文明已经完全解决了食物问题,我们肯定不会跟外星人争吃的。

一个能实现星际旅行的文明,对能源的利用肯定远非我们能理解的程度,至少是已经实现可控核聚变,曲率飞行,利用暗物质或反物质能量等等,外星人肯定不稀罕地球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更不稀罕宇宙中随处可见的氢。因为这样的高等级文明,生存半径是非常大的。

这样的高等级文明相遇,双方是能够建立沟通和交流,来判断对方善意或恶意。因为宇宙实在是很大,双方也有可能建立合作(征服和驯养,获得奴隶也算合作)。

回到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对吧?…乍看有理。

众所周知,氧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地球上人口一直增长,氧气总量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基本不会因为争夺氧气去杀死另外一个人——因为地球上氧气非常充沛,根本不稀缺。

同理,维持文明生存的物质,在宇宙中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充沛的,外星文明没有必要跨越几个星系,发动一场太空战争,来消灭另一个文明。


旅行顾问招财猫


我个人非常喜欢刘慈欣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作品里透露出的那种冷酷无情,甚至有点冷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不仅体现在《三体》之中,也体现在大刘的短篇小说《吞噬者》等作品中。

而且,我也觉得,宇宙间如果真有N种文明,那么,黑暗森林法则也许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种宇宙哲学观。

试想一下,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其实都是亲戚。如果往前溯源30多亿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起源于同一个祖宗:第一个原生细胞,或者第一条能够自我复制的DNA。

我们人类,与路边小草,不仅同为碳基生物,而且,居然有30%上下的基因完全相同。香蕉与人类共享着约60%的相同DNA。果实蝇的病原基因有61%和人是相同的。家牛和人的遗传基因大约有80%是相同的。

我们甚至与细菌、病毒,也是同根同源,也是远房亲戚。

当我们吃一根香蕉的时候,当我们踩死蚂蚁的时候,当我们被流感病毒感染的时候。我们会倾听香蕉的感受吗?我们会在乎蚂蚁家族绵延多少亿年的蚂蚁文化吗?病毒会同情我们患病难受吗?

如果连基因密码如此相同,同为地球上的碳基生物,甚至同一个祖宗下来的远房亲戚之间,都没法子互相理解沟通。

试想,如果存在某种外星生物,它们可能都不是碳基生物,都不是DNA结构的生物。你跟它们攀交情,讲道德。那不是比蚂蚁跟你讲道德还可笑吗?

《吞噬者》里就有这么一幕,人类向恐龙演化的吞噬者攀交情,诉说人类几十万年的文明历史。吞噬者扒开一个蚂蚁窝。这蚂蚁种族可是有数亿年历史。人类在摧毁蚁巢时,会在乎是否毁了蚂蚁文化吗?

所以霍金等人都是提醒:不要试图与外星生物接触。大刘的观点,也是许多科学家观点的一个艺术体现。

也许,在如同原始丛林般的黑暗宇宙面前,所有的情感都是多余的东西。所谓的人性、伦理、道德,就像《三体》里的圣母程心一样,不仅不能救人类,而且还会毁了地球、毁了银河系,甚至毁了整个宇宙。

黑暗森林法则,的确深深震撼了我。虽然的确非常阴暗、非常冷血,但是,在宇宙里,最管用的法则就是物理规律。竞争也许是如同原始丛林里一样,即使如北京猿人那样人吃人,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因为,道德这种人类社会的东西,在浩瀚宇宙面前,可能根本就是多余的东西。


科普平论猿


假如有发展到极致的外星科技,什么都对他们没意义了,或许就到了风清扬那种境界,都遨游太空了,而且宇宙自身说不定也有类似于宇宙警察之类的强大文明存在,不然宇宙早出问题了,别和外星文明说什么能源资源,他们说不定早就不缺这些,人类自己太局限,而且宇宙自身说不定也有平衡的机制存在,不能是所有文明想怎么改规则都行,违反天道本身也是要付出代价,不是某些拥有强大科技的文明任意支配的,更多的是顺应规律的大前提,黑暗森林法则能适用的领域会非常局限,经不起推敲


MichealWoo


理论上没有问题,无法辨别。但我更相信生物体的扩张本性。对于动物,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以使得自己更好的生存。对于人类,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也表明自己的扩张本性。阿凡达故事不就是讲未来星际殖民吗,一个高等级的星球文明对一个低等级的星球文明怎么做才对自己最有利?肯定是攫取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不是直接摧毁它,摧毁代表了消除竞争威胁,也代表了浪费资源。

三体入侵地球便是殖民,可到了高级星际文明,难道就换成了摧毁吗?正确的做法我认为是殖民。



洛阳观


地球谁也没踏出过,就地球的生存法则来讲~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文明需要岁月,岁月并不需要文明。以此推开去,黑暗森林法则必然存在。太空不说,就说南,北美洲,就说美国的建立,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就是很好的例子。要么你隐藏,要么你被消灭,没有其他。


用户5950071415926535


不请自来。

一个前提:对科幻领域不够了解,以下内容纯属个人理解。

第一,《三体》属于科幻文学中设定取胜的一类,比起叙事更引人入胜的是他的设定。

当中最精巧的设定莫过于三体文明发现地球文明,毫不犹豫发起了对人类文明的进攻。

因为生存是文明第一需求,而宇宙的资源是恒定的,所以必须去摧毁另一个文明减少资源的消耗。

人类对于三体而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虫子。

在罗辑破解这一绝境,将地球当做一个巨大的信号站不断向宇宙发送信号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一设定对三体文明而言同样适用。

即他们也是虫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设定。

就像刺激战场里的既定规则一样,100个人你必须把除了队友以外的人全部杀死,因为毒圈(资源)不断地缩小,要么就独占整片地图,独享所有资源慢慢等死,要不然就在毒圈外先死。

如果说第一部第二部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刘慈欣的理性,那么第三部死神永生就是他的悲悯。

地球与三体一起暴露了,两只虫子以绝望之势一起进行着逃亡。

多像我们人类进化史,在几千万年前,我们也是“虫子”,随处可见我们的天敌。

在黑暗中不断奔跑,不断逃亡。慢慢进化为庞大而拥有情感的生灵。

如果说,三体只进行到第二部,那黑暗森林法则缺少了“动机”,套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与文明的规则就是:为什么文明之间必须要杀戮对方才能保证生存?而不是像当今的国与国,人类对环境、动物的合作共赢?

但是刘慈欣继续创作了《死神永生》,巧妙地躲过了这一陷阱。

我们无法逃避冷冰冰的丛林法则,可因为情感,也因为生存,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黑暗森林法则不一定是宇宙普世真理,但确实是一个缜密的设定。


曾枯荣


当下“刘慈欣热”已经不止局限于科幻圈了,他的《三体》系列如今已经成为各界大佬的钟爱之物


然而《三体》系列毕竟只是科幻作品,其内的“猜疑链”和“和黑暗森林”理论虽然解释了“费米悖论”但也并不是毫无破绽,因此将书中的“宇宙黑暗森林”状态强加到现实宇宙是很牵强的行为,毕竟书中产生黑暗森林状态的根本原因就是“宇宙物质总量不变,但文明的数量和物质消耗量则以指数增长”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黑暗森林就是由“僧多粥少”引发的,有限的宇宙资源总量使得宇宙中所有文明不得不处于敌对状态,毕竟不论是在书里还是现实中“生存都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割肉活友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文明与文明之间。


刘慈欣笔下的黑暗森林状态之所以能存在,全仰仗于他打破了一条名为“信息传递速度不能超光速”的宇宙规律(智子就是打破规律后的产物)该规律被打破意味着宇宙中的文明扩展范围变成了无限大,进而也就大大增加了与其他文明“狭路相逢”的几率,进而就会产生资源争夺战争与黑暗森林状态。

然而在现实宇宙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并不能超过光速,也就是说如果未来人类到达4.22光年外的比邻星(最近的恒星),那么地球上的人类和比邻星人类的通讯时差将达到4.22年,由此就能看出现实宇宙中文明的扩展范围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根本不可能像三体宇宙里一样出现疆域绵延数千万光年的文明。


所以说黑暗森林理论是基于“信息传递速度超光速”而诞生的理论,因此它注定只能存在于小说里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

如果“信息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真的是一条铁律的话,未来人类文明的星际扩张将使得整个文明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