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么看待刘慈欣说的“IT技术的增长造成人类进步的假象”?

JesSE


确实是这么回事。原因如下: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我们看到最多的现象是以下这些:

一、手机CPU每年都在升级换代。

二、手机内存、电脑内存都在逐年增多,回忆之前的手机内存只有几十兆,而现在的4G、6G……

三、宽带网速逐年提高,各种视频应用如视频聊天,在家看4k高清网络电影全都实现。

四、各种互联网服务,如叫车出行,点餐外卖等等层出不穷。

………………

以上这些变化必然会让普通大众认为,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先进了,继而认为科学很发达。


但实际上,科学是否进步够大,主要还是看有没有革命性的东西出现。例如:

光纤的出现和应用

这就是稍微革命性的东西,它让全球的宽带提高了百倍、千倍。各种运用因为光纤也才得以出现。

但是光纤的出现,以及光纤的可能应用上世纪就有了。

图为华裔科学家高锟,他1966年发表的《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并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而他也在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说,在科学界,要想定义科学是否进步很快,主要是看一些能否带来革命性的东西。咱们来举几个未来可能的例子。

能源存储,电池

如果电池技术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且成本很低很低。则,这将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试想一下,如果一块跟油箱大小差不多的电池,充满电后可以跑2000公里,且充电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那么,电动车的迅速普及就是一个必然,普及速度将快到令人眼花缭乱。

当电动车大量普及后,那么中东产油国的话语权会进一步下降。燃油车逐年减少,我们的空气也会相对好起来。

高昂的燃油成本没有了,只剩下“电的成本”,而电的成本是很低的,可以想见,未来购车的人群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常温超导

若常温超导能实现,则人类的能源使用效率会大幅提升。

图片来自Mai-Linh Doan

火箭推进技术

图片来自美国空军。

现有的火箭推进依靠化学能,这让人类登月、到火星的成本很惊人。

完全可以说,我们能向太空迈出多少步,全都取决于火箭推进技术。

但目前来看,未来几十年,现有的动力推进系统难有革命性的进步,这实在是让很多人感到绝望。

在这些人眼里,现在的太空探索方式,升空技术都跟上世纪没有本质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美苏争霸时,太空探索如火如荼,因为那时的人们坚信,21世纪将是太空的世纪,他们坚信21世纪初(也就是2018年),月球上、火星上将住着很多人。

然而现实情况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连一坨新鲜的人类大bian都没有,各国都减弱了登月的兴趣。

从一个很大的历史尺度来说,或者换句话说:

300年后再回头看看我们这个年代,也就是2018年左右,那时的人们会怎样看待我们?定义我们?

他们会将我们的这个时代定义为:

在太空探索上裹足不前的时代。

而原因,未来的人们也清楚,这就是目前的我们还不具备大举进军太空的核心技术。


寒木钓萌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和IT从业者,我觉得IT进步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确在酝酿着一次真正的科学革命。

前几天一时兴起,把一部以前没看过的经典电影拿出来看了,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就是火星救援。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火星上找到的那台早年的探测器。那台探测器笨重,体积大,确只能最非常原始的操作,而你我手上的手机比起她来,何止强大千万倍。

IT在硬件的极限压缩封装上给航天带来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以前一吨的设备,现在可能只需要100克。这难道不是为远程探索太空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吗?这从何来?从人们渴望随身携带高级手机这么一个毫无远见的商业需求而来,所以我常说,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除此之外,软件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人工智能。无论空天技术怎样发展,人类身体不能被压缩,而且任何人要去面对一个100天+的太空任务,都会各种麻烦,许多生理问题都只能打烂仗,而本质上我们需要运送上去的不是人的皮囊,而是人类的智能而已(探索阶段),所以人工智能发展好了,就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实现无人宇宙飞船,不仅可以实现更多研究计划,而且铁皮机器比人体耐操很多,飞行器会简单轻便得多,速度和任务期都可以质变。

简单设想一下探索期的未来:由气球将极轻的人工智能单元带到高空发射或者干脆由轻型火箭大批量的把人工智能单元带到空间站,再从空间站发射,不仅耗燃料极少,而且运送距离更远,这样的人工智能单元可以遍及太阳系每一个地方,每一颗星球,可以获取大量数据,续航时间不用担心,最少都是50年起步。

对了,电池还没有解决哦,但是正在解决,同样的,这个问题目前最大的需求场景,是你手上的智能手机。

人类的确在科学理论上相对停滞了很久,但是与爱因斯坦的时代不同,那个时代是从常识到反直觉的变革,现在的基础物理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本来就是反直觉的了,一不可能在家用数学和想象力推导出下一代基础理论,二不可能自己在家做做实验写写报告,量子物理的试验设备太昂贵了。

答案相当大一部分在太空里,唯一的办法,则是利用现在的科技理论+极限的应用技术发展,完成探索的这一步,至于太空移民,如果要保持人类自身的吃喝拉撒体验不变的话,则必定是下一个科学革命后才可以实现的事了,如果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得到的话,我一定会和现在的老年人我搞不懂手机一样,完全听不懂搞不懂是怎么实现的。

总体来说,我认为步子迈大了要扯蛋,人类要离开地球只能分两步走:探索-移民。

探索必定需要大量尝试,危险性非常大,而且很有必要探索危险的地方,比如最近的帕克去看太阳。这些地方根本不能由人去完成,甚至,人类本身的智能是不够的。就从最简单的人脸识别来说,目前ai已经比人本身的识别力还要强劲了,人类在太空探索阶段肯定要退居幕后,甚至仅仅只需要作出道德上的选择,99%的任务都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只有当探索完成后,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带来了新的人类转移方案,才可能移民。所谓转移,就是如何把一个活人,从地球上,运送到光年之外,而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

目前最近的类地行星是“特拉普-1”,40光年,到那个时候人类寿命可能几百岁,40年真不算太长。

可能的人类转移方案如下:

1. 冻了运过去,可能要冻几千上万年,比较扯蛋

2. 把你的大脑上传,利用光速通信,等40年,等不到也没关系,那边收到了再给你做一身肉体,再把大脑下载装上去,地球上的你如果活着就依法安乐死,你就移民到40光年外了,只不过,这个“如果”要80年,意思是,40光年外你的肉体成功复活后,这一消息传回地球还要40年,你才可以被安乐死,那么你最少都必须要在地球生活80年,我想象不出移民对于个体的意义是什么,跟念佛修仙没区别了,一辈子努力,修个仙

3. 生下来凭城市户口参与政府的量子化福利,同时在两个星球生活,这个比较靠谱

4. 逆天改命突破光速,地球到特拉普-1的航天器,3小时还包顿饭

哈哈哈哈 虽然写了不少与IT无关的东西,但是度过了愉快的科幻想象1小时


nor叔


真的如此吗?

移动支付,量子通信,似乎已经把我们带到了未来的世界。如今大火的人工智能,似乎正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SpaceX刚刚使用显卡解决了被称为“上帝难题”的湍流问题。这个问题是经典物理遗留了上百年的理论难题,但如今却被IT领域的显卡解决了,这是人类的进步吗?

我们认为,自然的规律从未屈服于那些傲慢的、自以为能掌控它而不是顺应它的人们。

科技大爆炸

人们利用GPU,到底是解决了湍流问题,还是毁掉了它?这种拔苗助长的发展方法,永远无法在自然面前立足。

但我们也不能极端,了解刘大的都知道,他是一名狂热的太空移民主义者。科技到底是否出现了大停滞?

牛顿1727年去世,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从经典物理到相对论体系,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而相对论,提出至今才刚过一百年。

所以,这算是大停滞吗?科技大爆炸不是放鞭炮,它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耗时数百年的、集小突破为大突破的、甚至充满了危险的、极为困难的积累过程。

人类不曾止步,人类正有条不紊地走向未来,尽管磕磕绊绊。


蚂蚁科学


计算机科学只是显得不那么“基础”,实际上呢,现代“基础”科学已经不能再由几个人和纸笔得出结论了。所以“基础”科学停滞了,没法再进行下去。

现在看看,一开始就定位在人类的助手,使人类摆脱重复的脑力劳动的计算机科学最近几十年都在突飞猛进,这是好事,不应该将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当成假象(这是长脑子的好事,总不能讲长脑子不长个子就是发育假象吧),更不能将“基础”科学的停滞不前当做人类要完蛋的论据(什么人工智能危机就更扯淡了),这个还不如全球近20000枚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大。

有些装逼犯找拉黑,说点语文好的不知道的,知道也不总结不去想的。

1,牛顿关于光的散射实验等等和《光学》,大家都知道,三棱镜嘛,黑屋子嘛,窗帘漏个缝。

2,光电效应是先有实验结论后有爱因斯坦的理论,而且当时欧洲对犹太人非常不友好(现在只讲德国),属于政治灾难(补发的,而且不是狭义相对论这么伟大的理论)。而一般认为发现光电效应的赫兹的实验装置(具体就不描述了,百度一下)是赫兹及其助手就能搭建的。

3,2013年希格斯因为希格斯子和希格斯机制获诺奖(1964年的理论,非常神奇的寄给cern办的刊物,而且被打回了),是因为2012年cern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看看cern简介,40国参建,80国65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内工作。

4,给予厚望的弦理论(叫弦假说比较合适),整个假说已经有50年历史,还在完善,而且估计在人类史上都无法给出完整的验证(严谨的说,不一定)。

以上内容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粗浅描述,而且用诺奖作为某种理论的评价依据(这点很不好,和拿大刘言论做论据如出一辙,都是诉诸权威的谬误),真正困难的部分,什么理论来历,具体分析,计算,逻辑推理,设备的设计制造通通没有。

所谓“假象”就这么来了,现代科学,第一脱离了单打独斗,个人智力已经严重不足,而对智力成果的验证越来越复杂费钱庞大耗时。第二脱离了人类生存的常识,给普通人的了解带来非常大的障碍(大刘也就是个讲科幻的普通人,比普通人稍强,和真的科学家科学研究还有距离)。

然后再看,计算机科学的大发展,很显然是人类自身有意或者无意的补充科学发展的短板。至于“掩盖”之言就更可笑了,计算机科学不是科学吗?一些学科的理论的艰难进步是事实,用的着用另外的科学去“掩盖”吗?

另外,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成熟以后才有的实物是一种偏见,你看过机械计算机以后就不会这么想了。甚至你把算盘安提凯希拉装置等等都算进这个计算辅助工具的范畴就更会觉得计算机科学由来已久,不是近几十年的东西。和人类是共同成长的,比有些科学还早。


ccs38


如何看待?在我眼里,刘慈欣与马斯克一样,都是狂热的外太空殖民主义者,他们都这样认为:如果人类陶醉于地球的这点沃土之上,那么等来的只有是灭亡,人类的目标只有是星辰大海。

马斯克曾在节目采访中说道:人类不该是只拥有一个地球的种族,这样人类的未来并不乐观,人类在未来肯定要拥有多个宜居星球,在不同星球上面延续人类希望。

如果你关注刘慈欣的讲座,你也会发现,刘慈欣表达的意思与马斯克有同工之妙,刘慈欣认为现代人类对航天的投入占比远远小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罗时代。加快航天发展,才能尽快让人类寻找到另一个星球。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绝大部分的人正在为着生活而奔波劳累时,总要有一小撮人会满怀担忧的看待着未来,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必须有人去做的,审视着看待未来,从刘慈欣的小说中就可以看出来。

IT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善,这是无可否认的,我始终认为,只有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之下,国家才会投入大量资金去征战太空,当初阿波罗时代为何进展飞速,那因为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后来,还是部分经济方面的原因,终止掉了。

所以刘慈欣的这句话正是包含了他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忧的不是现在,而是不可预见的未来!


科学船坞


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换个角度理解,因为这句话不是说IT技术让人类停止进步,而是IT技术让人类表面上的进步比实际取得的进步要大。而且这句话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上来说的,不代表人类中某个人的感受。

首先来说,IT的进步本身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IT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也就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用电脑来干活儿。

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无论在信息处理、通讯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来可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做好的计算工作,现在可能几秒钟就行了;原来几个月才能够寄到的信件,现在用电子邮件只要一瞬间。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人类生活的效率。

其次,IT的进步让很多传统行业有了巨大的突破。

就拿我的老本行,机械行业来说,IT技术的进步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突破,特别是CFD和FEM,也就是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让整个行业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以前要通过几年的试验才能够计算获得的数据,现在只要用电脑算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了,所以说在效率上大大提高了,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所以说,没有IT技术,就没有现在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可能要生活在一个远比现在枯燥、繁杂得多的世界中。

但是,人类的科技自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就没有本质的提高了。

虽然说IT技术的应用让各行各业都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当我们重新去看各行各业的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基本理论可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甚至于一两百年前。

就比如说刚刚说到的CFD技术,其本质还是求解NS方程【也就是下面这个方程】,别看这个方程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这个方程提出的时间是两百年前。但是直到两百年之后,人类对于这个方程的求解还是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而且刘慈欣提出来的能源技术、航天技术领域,也是同样的问题【下图是可控核聚变的试验装置】,自从上个世纪以来,人类利用能源的技术确实在进步,航天技术也有诸多突破,但是本质上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一套,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能力、还有向外太空发展的能力。

如果说,上述技术还是这么停滞不前,那么人类很有可能会被困死在地球上,这个事情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可怕的。

总的来说,IT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错,人类其他科技领域的停滞也不是IT技术的锅,甚至于没有IT技术,人类科技还达不到现在的科技水平。但是确实人类在其他领域已经很久都没有巨大的变革了,而这对于人类的未来不是一件好事。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刘慈欣说的“IT技术的增长造成人类进步的假象”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就说科学研究方面,实际上近年来成果并不多,不要说和100年前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等牛人辈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类推到了现代物理学的高峰。就是和50年前杨振宁等发现规范场论相比也简直是弱爆了!但是借助于IT技术,很多科学家也成了流量明星。比如刚刚去世的霍金,很多人觉得他应该和爱因斯坦齐名。但是实际上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时间简史》等科普书籍千万级别的销售而带来的知名度。而一个科普书籍之所以有如此巨量的销售,固然和霍金深入浅出的写作功力相关,但是其实更多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病毒式的传播。这从很多人买回《时间简史》就束之高阁就可以看出来!其他很多领域的科研虽然说近年来产生海量的所谓SCI论文,但是实际成就却大不如前。这些其实都是IT技术进步以后,作图难度大幅度下降,获取、模仿甚至改头换面抄袭其他人的作品变的极其容易造成的!

其次,人类在IT技术的推动下,也变的更加浮躁。人人都希望看到爆炸新闻,都希望看到划时代的成果!但是科学的发展那个不需要十年磨一剑、甚至百年磨一剑!而为了获得关注,进而获得巨额资金资助。因此,这些年世界各地科学研究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就拿现在美国人卡我们脖子的芯片事件来看,2001年至2003年这样一个芯片发展的关键时刻,陈进的汉芯造假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现在看是非常大的!

总之,人类是到了必须理性使用IT技术的阶段了,如果继续过度使用IT技术,只会使科研事业停滞不前,甚至退步!


地震博士


一个文明的未来,它的结局是开放的,多样性的,是有种种可能的,可遗憾的是,没有人在意这些,人们只认同那些他们认为有发言权的人。谁规定人类的未来必须是星辰大海?必须是星际旅行?宇宙太大了,大到我们这个文明哪怕倾尽一生,也无法完全探索它,甚至到人类文明灭亡的那一刻,人类兴许还没走出太阳系。若真是如此,那种星辰大海的雄心壮志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要知道,人类想走出去,太难了但是——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建一台巨大无比的主神计算机,在这个计算机里模拟一个、多个乃至无穷个宇宙的话,那么所有的宇宙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无需花费时间探索它,我们了解关于它们一切的一切,我们主宰着它们,掌控着它们,并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观察着这些宇宙中诞生的生命和文明,就像那些高等文明曾经观察我们一样……

我们真的没必要一定要走出摇篮探索宇宙,因为那没有多少意义,谁能保证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不是高等文明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呢。



安静的宇哥


我认同大刘的观点,IT技术的强势发展确是蒙在人眼上的彩带,表面看到的是色彩斑斓,实际上遮挡了基础科学多年毫无突破的表象。

IT技术的出现是科学技术的突破,但是最近几十年IT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也只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改变不了科技本身停滞不前的事情。很多人认为现在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关口,认为人工智能会是新科技革命的关键,但是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引领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其实早已出现,那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出现了几十年但是人类在这关键技术上却原地踏步。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学会了利用化学能源,不管怎么去提高化学能源的利用率也改变不了它只是一种低级能源的本质,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达也只是更加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能源,改变不了本质,可能会让人类的生活水平大飞跃,但是永远无法让人类的科学大飞跃。核聚变好比开源各种先进应用科学好比节流,开源永远比节流重要。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可控核聚变真的大规模运用了板砖都能飞出地球,到时候人类就成为太空种族,相关的技术必将突飞猛进,而反管人工智能,它只是一种为人类辅助的技术,可能大大提升现有技术的运用,但是确无法解决根本的能源问题。能源是一切技术的根本,第一次蒸汽革命大大提升了化学能的利用率,第二次电能的出现让人类得到了一种更加便捷的能源(虽然电能只是一种中介能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使化学能源的利用达到了极致,而未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也必定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急需一种比化学能源更加高级的能源,而它就是核聚变,没有核聚变人类永远无法大规模走出地球,走不出母星的文明永远只是原始文明。



千秋入画


只代表大刘个人想法吧,估计科技界大多数人是不会赞同他的。

题主没有分清“科学”和“技术”,人类近几十年来,在科学上没有颠覆性的突破,但是技术上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爆发点,尤其是it技术的进步,让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

大刘是个连微信都不爱玩的人,有人说,那是大刘潜心创作,没时间玩微信,可是呢,其实大刘几年没写东西了!而且还不玩微信。这说明大刘个人对it没兴趣,也没什么研究,他小说中涉及it的内容几乎完全脱离本宇宙的现实,只属于大刘宇宙。

所以作为这方面的”外行”,大刘的这种评价完全是一家之言,也可能是他对自己的技术恐惧症的一种表达吧,和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人类的进步,是一个演化的过程,it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目前来说,的确在政治和教育方面有所滞后,人类还没找到依靠it技术提升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能力的方式。

但是,海量高速信息,电子智能辅助思维,这些新的技术动向,未来必将拓展人类智能的极限,人造智能早晚要超越人类,而现在最考验我们智慧的,是在电子智能出现之前,如何确保地球的电子智能是一个平和智慧善良的存在,这是地球人类的义务!而不能像三体中那样,认为宇宙是个黑暗森林,我们要弄出一个侵略成性的电子智能来保护自己,不然的话,先被降维打击的就是我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