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兩歲寶寶的詞彙量有什麼方法嗎?

羽媽幸福成長記


“兩歲時,兒童可掌握200個詞,6歲時,他們可掌握約10000個詞。要達到這種程度,兒童平均每天要掌握5個新詞。”(《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

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幫助兩歲孩子擴充詞彙量,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呢?

毋庸置疑,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是擴充孩子詞彙量最基本的方法。

一、陪孩子讀繪本。

父母堅持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孩子讀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看懂插畫,理解內容,無形中就給孩子灌輸了很多的詞彙量。小椰子剛開始學說話時就有很多詞彙是從繪本中來的,繪本中的畫面內容豐富,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事物,比如各種車輛、動物、食物等等,反覆多遍的閱讀能夠幫助孩子全面掌握相關詞彙。



二、多帶孩子到戶外玩。

天上的飛鳥和雲朵,地上的小草和蟲兒,水上的船兒和野鴨,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山上的岩石和樹木……父母將隨處可見的景物指給孩子看,父母將隨處發生的事情講給孩子聽,每一次的交流都能打開孩子認知的窗戶。一個新的詞彙重複幾遍,孩子基本上就能記住。

“研究發現,兒童只需一次接觸,就能把新詞與其潛在意義聯繫起來,這稱為快速映射。”(《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

孩子對詞彙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即便孩子當時沒有說出該新詞,但是也已經積累在了孩子的記憶裡,積累多了自然就會爆發了。

旅行可以帶給孩子新鮮的刺激,幫助孩子擴充一定數量的詞彙。“五一”時我們帶小椰子去廬山玩了兩天,就這兩天中小椰子就學會了“廬山”“懸崖”“瀑布”“落石”“岩石”等新詞彙。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真的不妨帶孩子出去旅行一趟。



三、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正確使用詞彙。

兩歲的孩子很多時候在表達上有點吃力,這時就需要我們大人及時給予幫助,可以幫助他糾正詞彙的用法,補充完整句子,捋順整個句子。小椰子遇到什麼事情總喜歡跟我們說,但有時說起來磕磕碰碰的,這時我總會耐心地幫他捋順句子,用“是不是……”“哦哦,……”這樣的句式含蓄而溫柔地重複一遍他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為完整,更為流暢。這樣,他非但沒有被糾正錯誤的懊惱,反而還很樂於接受,還會根據我的表達重新說一遍。長此以往,孩子的表達能力定有進步,孩子對詞彙的掌握也會更為精確。

四、適當地對孩子提出問題,給孩子提供表達的機會。

“你是不是不開心了?”“為什麼呀?”“它怎麼哭了?”“你說呢?”……適當地提出問題讓孩子作答,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可以在無形中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小椰子說“熊熊哭了”,我會問他“熊熊為什麼哭了呀”,他就會給出“熊熊找不到蜂蜜”“熊熊走丟了”之類的回答;比如他問“豌豆有沒有眼睛”,我反問他“你說呢”,他就告訴我“有一隻眼睛”,我再問他“眼睛在哪裡呢”,他就告訴我“在它的屁股旁邊”。



五、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兩歲孩子總喜歡問“這是什麼”“剛剛在幹什麼”之類的問題,而且總是反反覆覆多遍地提問,這時候大人千萬不要表現出不耐煩,而是要儘量耐心地給他作出回答。孩子反反覆覆問,我們就反反覆覆地回答,很快孩子就能完全消化掉我們的答案,並能把我們的答案完整地重複出來。

當然,除了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還可以通過其他媒介擴充孩子的詞彙量,比如借用故事機播放音樂兒歌,讓孩子在美妙的旋律中學習到新的詞彙。《一隻哈巴狗》《小老鼠上燈臺》等兒歌朗朗上口,很多孩子都會喜歡聽,聽多了自然就能說出來或唱出來了。


剛剛小椰幹什麼了呀


1、首先,建議家長當孩子發出聲音時,要及時給予回應。

2、在孩子想說說不出來時,幫助孩子表達想法。例如:要蘋果、蘋果加重音。【注:速度要放慢】

3、在孩子有溝通動機時,家長可以通過示範的方式,與他建立適當的溝通。例如:家長給孩子示範將手掌攤開,並表達‘要’/先拍拍自己,再攤開手掌,並表達‘我要’(這兩個為進階關係),當孩子可以表達一些簡單的常用名詞後,可以將‘要’/‘我要’與之聯結,例如:要麵包/我要麵包。

4、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儘量擴大自己的口型,可以先通過環境聲音(例如:小汽車滴滴聲)、擬聲詞(例如:小雞嘰嘰嘰)、單字(例如:要)、雙字的模仿(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名詞)等簡單的聲音、詞彙,使其增加發音頻率。【注:發音不清也不要糾正孩子,在他發出類似的聲音時,我們可以通過語言/手勢的方式鼓勵他(說的很好哦,很棒)。】

5、在口語產生後,建議家長多模仿孩子說的話,以增加孩子說話的次數。

6、可以時常有目的的叫孩子的名字,並給予回饋(給他喜歡的東西,或是陪他玩孩子感興趣的玩具)。

7 、 可以陪孩子一起聽音樂,並輔助孩子做一些相應的動作,如拍手,跺腳。

8、家長在做事情或是教孩子東西的時候,儘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確保孩子看到,而不是隻一味的教。

9、 在生活中,儘量不給孩子過多的協助或是直接的滿足,可以語意引導(要嗎?要不要?要車子啊)加強對於要不要的理解以及一些名詞的模仿,促進孩子表達。

10、對於還無口語的孩子,先發展手勢、肢體溝通。如“我要”,以手勢作為溝通。用手指一指,作為溝通,表達要的是什麼。家長可以語音引導(哦,你要哦,要杯子啊)促進孩子的溝通表達、模仿發音及自主發音的表達。

11、 可教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和親人的五官,如:對著鏡子,語意引導(鼻子呢?寶寶的鼻子,媽媽的鼻子)或是找一些關於五官的兒歌,一人坐在孩子對面,演示給孩子看,一人坐在孩子的身後,然後給孩子一定的輔助,感覺到孩子有意識的動作後,減少輔助到沒有輔助。

12、在生活中,可以儘量到戶外或公眾場所走一走,在自然情境中,教孩子一些名詞、動詞等,如,寶寶,小鳥在飛哦,飛飛嘍,小鳥在做什麼呢?(高頻率的輸入)寶寶,我們一起來追爸爸了?追爸爸,追爸爸。寶貝,我們現在要做什麼?(高頻的輸入)類似這樣的引導。

<strong>

溫馨提示:

1、在家長幫助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中,儘量使用遊戲等愉快的方式,在遊戲中增加溝通互動,增加孩子的發聲頻率,不要使用強制的方式要求孩子表達。並且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孩子所表達出來的話語需要具有溝通意義,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名詞、動詞等。

2、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和特點,學說話的時間早晚各有差異,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語言發育異常請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檢查和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帶領由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在一個專門的嬰兒實驗室裡,探索了嬰兒的各種行為、語言等行為軌跡,提出了關於嬰兒大腦的新見解。其中一項很有意義的研究就是關於嬰兒早期語言。

研究者跟蹤調查了一個21個月大的孩子佩西,在他身上裝了一個詞彙追蹤裝置,能記錄一天中佩西聽到的每一個單詞和他說出的每一個單詞。

第一天的結果顯示,媽媽一天說了1.3萬個單詞,孩子說了大約2500個單詞,研究者要求媽媽增加對孩子說話的數量,隨後的數據顯示,媽媽一天說了1.37萬個單詞,大約增加了5%,而孩子說了大約2800個單詞,增加了13%。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佩西與媽媽的對話增加了38%,對話對兒童語言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對話中,孩子能獲得更多的語言信息,以及適應複雜的語言環境。

所以對父母而言,在幼兒早期時,充分利用與孩子口頭交流的機會,跟孩子多說話,輸入的詞彙量越多能幫助孩子增加詞彙積累的速度。

刺激語言的有效方法:

1、帶孩子走出去

不要僅僅是窩在家裡,到戶外去走動散步,認識大自然,看到花草樹木,藍天白雲,各種各樣的人,牽著孩子的手跟他聊天說話。

2、多讀故事書

大家熟知的小可愛嗯哼,小小年紀語言表達能力驚人,他總是能說出讓人啼笑皆非的話,這完全是有原因的。霍思燕和杜江經常會給嗯哼讀睡前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完形填空,讓他自己去想象後面一部分的內容,以此來豐富孩子的詞彙。

這種睡前活動效果好,花錢少,只要父母堅持每天做,對強化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3、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嗯哼有個外號叫“金句王”,杜江回應兒子外號時說“嗯哼之所以會成為金句王,與平時的交流有很大的關係,無論他提什麼問題,我和霍思燕都有問必答,絕不哄騙,認真交流。”

不管是給孩子讀書還是跟他講話,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參與進來,經常問問題,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孩子多說,這會告訴孩子語言是雙向的活動。

這也是為什麼反對用“看電視”的方法來讓孩子學習語言的原因,看電視是單向的,孩子只能單向的接受語言的信息,所以對兒童語言的發展作用微乎其微。

4、要豐富兒童指向型語言

研究者發現一個普遍趨勢,父母會用非常短小、簡單的句子跟嬰幼兒說話,通常會講得很慢,音調很高,經常重複,並且強調關鍵詞語,這種語言被稱為兒童指向型語言。比如我們在孩子還小時會說,“樂樂,吃飯”“小凱,扔”,簡單直接,孩子容易理解。

而隨著孩子年齡增大,父母要慢慢增加兒童指向型語言的長度和複雜性,讓孩子學習更多的詞彙。比如,“樂樂,我們今天吃的紅薯飯”“小凱,把球扔得遠遠的”等,由簡單到複雜,在長句子中獲取更多的語義語法信息,孩子才能把話越說越溜。


甜甜圈伐木累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22月左右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

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大多數孩子會說十幾句話(或更多)。除了“媽媽”和“爸爸”,最喜歡的詞包括“再見”、“奶奶”(喝的牛奶)、“寶寶”、“娃娃”、“不”……許多18個月大的幼兒還可以把兩個詞連在一起構成基本句子,當然可能動詞或其他連接詞還不行。不過他可能會說“想要球”或“我來”等雖然結構不完整,但是能表達出意思的短句。

18個月大的孩子可能仍在模仿他所聽到的成人對話。然而,隨著頻率的增加,家長會在孩子“喋喋不休”的談話中聽到清晰的話語。(如果孩子現在連至少兩個字都說不清的話,一定要在意起來了,也許需要測試一下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或者讓語言病理學家給孩子做評估)

孩子的語氣會有所變化,18個月大的孩子很快就明白語氣的不同。由於他的詞彙量還很有限,所以會用簡單的詞、詞形變化和肢體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事實上,家長可能會挺驚訝的,孩子居然能用短短几個詞、幾句話表達很多。當孩子說“餅乾”時,雖然就這麼一個名詞,但是根據語氣,家長能知道孩子真正的意思。如果孩子的語氣堅定,意思可能是:“我要一塊餅乾!”

許多18個月大的幼兒也開始用名字稱呼自己,比如“南南要吃餅乾”“可可要媽媽”,過幾個月後,孩子才能使用“你、我、他”之類代詞。

家長能做什麼

1.在這個階段,最好是以讚賞孩子為主,而不是試圖改正他在語法或詞語上的“錯誤”。例如,如果孩子要餅乾,但卻說:“要冰幹”,就算說的不對,也不要拿著餅乾糾正孩子,而是直接說“好的,這裡有個餅乾!”正確地使用單詞本身就有助於孩子學得更快,如果家長完全糾正孩子的話,有可能打消孩子說話的積極性。不經常糾正孩子會有助於提高他的自信和學習嘗試新單詞的渴望。

2.一起聽孩子們的音樂。這是鍛鍊孩子聽力技巧的好方法,家長可能會驚訝於孩子從歌曲中聽到的單詞量。


蜜桃姐姐


寶寶的詞彙量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爸爸媽媽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

那應該怎樣幫助寶寶語言發展的呢?爸爸媽媽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首先,要多跟寶寶交流。也就是儘量多跟寶寶講話,看到什麼講什麼,跟寶寶交流的時候要以對話式的,而不要灌輸式的,其區別在於講話時是否期待與他人互動。



其次,多跟寶寶講故事。從小養成講故事的習慣,對寶寶的語言以至思維發展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寶寶可以從你生動有趣的誦讀中感受語言的有趣和魅力,能學習到生活中一些不常用的語言和詞彙,大大豐富詞彙量。



第三,使用禮貌用語和“高級詞彙”。爸爸媽媽跟寶寶講話時要儘量使用正確規範的語言,避免寶寶學到一些錯誤的發音或詞彙,以後糾正起來會浪費很多精力。堅持使用禮貌用語,寶寶也會是個懂禮貌的孩子。不要使用疊詞等俚語,一開始就用正確的詞彙,避免寶寶在語言學習上走彎路。



第四,創造機會讓寶寶多說話。在生活中多鼓勵寶寶開口說話,寶寶講的多才會學得多。當寶寶講錯時,不要急於批評或糾正寶寶,那樣容易打擊寶寶講話的積極性,直接說出正確詞彙即可。寶寶有時會用動作或哭鬧的方式表達需求,這時即便知道寶寶要什麼,也要讓寶寶講出來,這樣寶寶就會習慣用語言來表達。

最後,多聽音樂聽兒歌。有律動的聲音,能讓寶寶記得更多的詞彙。


微媽育兒課堂


在情境中學習的積累。比如,坐下來和寶寶在一起談談小玩具,因為寶寶接觸得多,所以寶寶就會講: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等隨意的交流,因為有家人的表情手勢和日常習慣的暗示,寶寶也會講。慢慢地,寶寶的經驗增加了,大人不斷地幫助他擴充,詞彙量就會不斷擴大。詞彙的學習是滲透在寶寶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的,是在情境中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