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强大的孩子抢走了,作为大人该怎么很好地处理?

该用什么名儿


看到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我就回想起儿子这么大时,我曾经带他到小区的广场上去玩耍,有好多次孩子的玩具都被差不多大的孩子抢走了,当然也有比他大的。孩子每次就去回抢,抢不回来就哭。看着小家伙可怜的样子,我就笑,我必须要让他哭一会儿,然后才能帮他处理问题,我一般的做法是。

第一,问孩子,你哭管用吗?能把玩具哭回来吗?

对于孩子来讲,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就想要回我的玩具,因此,他是听不进你说什么的,但是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做法,反复问他一句话,你哭管用吗?你不停地哭,抢你玩具的小朋友会把玩具给你送回来吗?尽管孩子听不太懂,但是我就要给他灌输一种意识,靠哭没用,想哭我就让你哭个够。孩子也不傻,他发现我让哭时,哭一会儿他难受,自然也就不哭了。

第二,问孩子,哪一个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了,请带我找到他。

孩子听我这么说,马上就会带我去找拿着他玩具的小朋友,再看孩子,有我在陪伴,胆子明显大了,冲上去又抢他的玩具,结果两个孩子又争执到一起了,谁也不想撒手。一般情况下,两个孩子争执到一起时,都会哭,我会观察对方孩子的家长。有些时候,对方孩子家长讲理,则会让自己孩子撒手,玩具自然就回到我孩子手里。有时对方孩子家长根本不管,这时就需要我介入了。

第三,我让两个孩子停手,我把玩具拿到手,让他们站好,而后引导。

当我把玩具拿到手里后,问抢我孩子玩具的小朋友,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是他的(我指着儿子),你明白吗?一般来说,只要大人介入,这么明确玩具的归属权,对方孩子会承认。但是孩子知道了这个玩具不属于他时,仍想玩儿。我就告诉那个孩子,想玩这个玩具可以,去拿你一件玩具来交换吧。如果你没有交换的玩具,你就必须要和我儿子商量,他想借给你就行,如果他不借给你,我也没有办法。

第四,通过玩具交换分享活动,教两个孩子学会玩具互换,这是最起码的秩序规则。

我尝试过好多次类似的交换分享活动,只要引导得法,掌握好节奏,一般都能成功。在一次次交换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会告诉孩子们,好孩子不能随便抢别人的玩具,因为这不是你的,别人不让你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当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实际上就建立起了内心的秩序规则,即:玩具不是我的,我不能抢,要借,或换。当我做这样活动引导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会非常感兴趣,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孩子原来还有听得进话的时候啊,原来他们误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呢。

第五,鼓励孩子学会借出和要回,借出要讲清楚条件,如果对方不还,你有权力抢回。

如果单纯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大度,那反而会坏事。我见过很多总是让孩子学会大方和礼让的家长,待孩子稍大一些时,哪怕是被欺负也会认为自己不够强大,面对无理抢夺或有攻击性的小朋友会心生恐惧,而这恰不利于培养孩子幼儿人际关系,更不利于孩子围绕规则本身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时看到孩子抢回玩具的场面,我会认真观察,看看他从借出到提出归还要求是否做到了,如果做到了对方不还,我不会介入要回而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哪怕和对方打起来,我也不介入,除非大人介入无理对待我孩子我要出手加以保护。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题主应该清楚了,你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建立幼儿人际关系,请注意幼儿人际关系和儿童又有不同,幼儿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对自我和他我分辨不清楚的情况下,才会误把手里拿的别人玩具当成是自己的。如果想让孩子明白这个区别,还真需要你花时间,有耐心去慢慢引导呢。当孩子明白后,再教育就相对容易多了。


寒石冷月


她看我宝宝在吃果汁糊,他就一个劲的跟妈妈说,葡萄!然后我给他洗了几个,他吃完了继续说,葡萄!我又洗了两次!本以为他会对我宝宝好点,然而并没有!

后面他骑着他的小电驴在屋前的那个坪开,我崽非得跟着!我也没办法,所以我就也带着我崽崽跟着跑!后面到了邻居那里,宝宝看到邻居的摇摇车,就要爬上去!邻居特别和善,看着我宝宝在那里,还跟他爱人说,给孩子接上电摇一会!不过那个瑶瑶车坏了!没完成!

那熊孩子看到新玩意了,就过来了!让我孩子滚开!还推了我一下!我就特别不得劲了!然而又不好发作!好在他妈妈说,不要推阿姨呀!不要抢妹妹的东西!妹妹先来的!

现在的孩子真的很没有礼貌!而我宝宝就没有,她虽然也不太懂事!连说话都不会。可她面对哥哥的霸道,她也根本不知道对方不愿意和她玩,还傻白甜的往上面贴!

后面哥哥坐回他的电驴了,她还给哥哥摆摆手再见呢!真是个可爱的宝宝~

不过那个小哥哥也回应了拜拜的手势,我记得他妈妈是那样说的,你看妹妹都招手拜拜了,你大一些,是不是应该回应一下啊!

我觉得可能是我想太多吧!孩子终究是孩子,但我还是不愿意看到我宝宝被人欺负,或者是要眼馋别人的东西。哈哈或许父母都是这样的吧!

秀才遇到兵,有礼也说不清。虽然我对我崽崽的教育是,让崽崽懂礼貌懂文明,最好不要动手打人,也不欺负别人!但万一遇到一个特别强大而凌霸的人怎么办?我很害怕我崽会被人欺负,比如校园的一些恶霸事件,这会给孩子留下阴影的。

所以我当时特别担心这个问题!所以事后我也尝试着去了解孩子的行为,读了育儿相关的帖子~

原来我把这件事儿放大了,毕竟当时我孩子也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也许小孩子在表达情绪的时候会和大人不一样。比如每次她遇到她的小伙伴们,都会大声尖叫,表示欢迎!而其他的孩子也是这么回应的。而且孩子之间不擅长表达情绪和社交,所以会以身体来表达!

其实,孩子被打了,我们不需要放大这个行为,或者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还手!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窝囊不受欢迎!

所以家长不应该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但是出于保护孩子,你可以在家里练习自我保护:不准打我!我不同意!

但面对欺负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教孩子懦弱的对待,让对方觉得你特别好欺负!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面对恶霸,可以选择不招惹,远离的态度!当然一定要让孩子良好的社交,不让孩子成为孤立的弱鸡!那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恶霸的欺负的对象!总之个人觉得培养孩子的保护意识和人格魅力比较重要!

所以面对孩子被欺负,家长要正确引导。让他在外面足够的自信和人格魅力。这样会让她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具备人格魅力的孩子,捡来会有出息一些,也能具备良好的社交技巧!这样她朋友多,以后你就不需要担心孩子被欺负啦!


妈妈咪呀之有娃以后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其实孩子抢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孩子在幼儿阶段没有办法认清楚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东西,在他们的一个意识里,我喜欢就可以拿走,我喜欢就是我的。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孩子好奇心重,新鲜感比较强,看到别人的东西会觉得比较好,出去通常玩 的是别人的。而宝宝的话,一旦有别人拿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想占有,不乐意,自然忍不住的想去保护。所以在孩子这个阶段,抢玩具玩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力量强的,就胜利,力量弱的,小的,经常被抢走,只能够以哭闹结束,这个要怎么办呢?家长好像完全交给孩子处理也不是办法,因为这么大的孩子,首先:语言上不太会表达,其次:行为上也会有偏差?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


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成功经验:

1.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开始会有我的概念,我在家里一定会跟孩子区分清楚东西的归属。

例如:妈妈的书,爸爸的鞋子,宝宝的玩具,宝宝的衣服,宝宝的鞋子等等。有了这样清晰界定以后,有时候想玩哥哥的车子,告诉她,不可以,这个是哥哥的,除非哥哥同意。有时候哭闹也没有用。孩子慢慢就界定了自己主权归属意识。

2.带孩子出去以后,我也会帮助孩子界定,什么玩具是谁的,必须谁同意。包括经常跟小朋友玩的那几个孩子非常清楚。

3.有时候孩子会看到别人的玩具也想玩,孩子也会想玩别人的玩具。那怎么办呢?我从来不会跟自己的孩子说:“你给他玩一下,借给哥哥玩一下,你不玩了。委屈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孩子也会要求别的孩子别玩,然后借给自己孩子自己玩。”

委屈求全我觉得是不对的,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4.我会引导孩子,你想玩姐姐的这个玩具,那你拿什么东西跟姐姐交换呀,因为你想要的那个是姐姐的啊,姐姐同意才可以啊!同样,别的小朋友来拿自己孩子东西,我也会这样告诉别人家的孩子。通常孩子考虑一会之后一定是会交换,一定会舍去自己手里的一样东西然后愉快的玩自己喜欢的东西

时间久了,经常跟孩子玩的那几个小朋友都懂得相互交换玩具,也懂得去舍弃,很少发生玩具争抢的事情。

对于一岁多的孩子,肯定是没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肯定是要出面的,如果每次抢不过,就只能够委屈的退让,这个对孩子肯定是不好的,为什么呢?

1.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弱小,总是被欺负的份,自己稍微大一点,那么欺负比自己小的,但是孩子谁肯吃亏,久了只会养成恃强凌弱,总是不释放。

2.孩子会没有安全感,觉得妈妈怎么不爱自己,总是向着外人,也一点都不帮助孩子。孩子内在安全和自信心就会受挫,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小怯懦。

孩子三岁以前都是身体记忆。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

总之:孩子处于一两岁的时候,孩子出去跟别人抢玩具或者被别人抢玩具的事情,家长不参与孩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怕孩子受伤,所以父母的态度很关键。孩子出去的目的就是社交,学会跟同龄的孩子相处并且开始成长自己,父母的态度和父母说的话就很关键哦。要教会孩子跟比自己强大的伙伴交流且保护好自己是关键哦。

祝福你!


教大育小


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强大的孩子抢走了,作为大人该怎么很好地处理?

开心爸爸写过一篇类似话题的文章《孩子的东西被抢走,你会怎么办?这位妈妈的做法大家纷纷点赞!》,里面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开心爸爸移步文章看一看。

在这里开心爸爸也简单的说一说,作为爸爸,如果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走的话,开心爸爸会帮助他抢回来的。

有下面几个原因:

1、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所有权是最基本的界限。

作为育儿领域的创作者,开心爸爸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界限感。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需要明确界限感的。知道别人的界限在哪里,才能够更好的相处。

而所有权就是一个很基本的界限。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能够分清楚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之类的区别,对于自己玩具的所有权已经很清楚了。这时候,别的孩子抢走玩具的话,无疑是侵入了孩子的界限之内,是应该被批评的行为。

2、无限制的忍让会让孩子“习得性无能”

很多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应该大气一点,有的时候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也无伤大雅,但是这个还是应该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

分享是在自己愿意,我愿意给你玩并且给你玩,这个叫做分享;我不愿意给你玩,你还要过来玩这叫做抢夺!

再说了,孩子如果经常被爸爸妈妈教育着要大气,要和别人分享的话,容易“习得性无能”。以后有什么事情都下意识的先大气先分享了,而且被别人抢走也会无动于衷了,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所以开心爸爸会毫不犹豫的过去帮孩子抢回来的。


开心爸爸的日记


导读: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比他强大的孩子抢走了,做父母该怎么做?

俗话说:一样的米会养出百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家教,会导致孩子面对事情的时候,反应不同,行为不同。有的孩子看到别人的玩具,知道应该先礼貌的征询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拿来玩;有的孩子可能就会趁机偷偷的把玩具拿过来玩;也有的孩子会因为玩不到爱撒泼打滚。那么面对自己的孩子的玩具被比他更大的孩子拿走了,父母该怎么办呢?



第一:父母不需要强迫孩子去谦让

有的父母可能会碍于面子,这时会让孩子去谦让,但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每一个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表不想让是天性,如果成人总是用谦让分享来要求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就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久而久之也就会形成别人来抢我的东西,我就要让。还会影响孩子物权意识的建立,而物权意识建立得不好的,孩子长大以后会表现在偷东西,老好人等行为上面,谦让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孩子自己自愿的,谦让的前提是快乐,如果孩子不快乐,那么即使父母强迫孩子谦让,也是没有意义的。何况,让那个孩子理所应当的享受别人的谦让,本身对他的成长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大人来告诉抢玩具的孩子:“如果你想玩,必须经过弟弟妹妹的同意”

一般孩子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伙伴的时候,会不敢上前去争取自己的东西,这时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帮助,特别是孩子还只有一岁多,语言表达能力尚还不够完整,父母可以对抢玩具的孩子说:“这个玩具是弟弟的,你想玩的话,先经过弟弟的同意好吗?如果他同意的话,你就可以拿去玩”,用真诚微笑的眼睛看着他说”。给孩子一个积极正确的引导。



可能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不教孩子学会分享呢?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大约从两岁左右就开始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孩子物权意识的发展规律大致是这样的:

0~1岁的时候,我的东西都可以拿

1~2岁的时候,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2~3岁的时候,我的东西你不能碰

3~4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引导下可以分享

4~5岁的时候,集体的东西也是自己的

5~6岁的时候,就可以主动分享了。




在孩子三岁之前,家长最好不要劝孩子去分享,因为不利于孩子对物权意识的建立。三岁以后,父母可以试着建议孩子去分享,但是前提条件一定是不能强迫孩子,当孩子到了4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就会偶尔主动的去分享了。

第三:如果自己还有多余的玩具,可以把多余的玩具拿给那个小朋友玩

有一次带孩子们在楼下玩恐龙,一位奶奶带着孙子也在楼下玩,小孙子看到儿子的恐龙很想玩,但儿子又不肯分享,这时我把袋子里还剩的玩具拿给那个小孩子玩,因为儿子的玩具对那个小朋友来讲是很新鲜的,这也就大大减少了他对那个恐龙的兴趣,孩子也能接受,更是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哭闹。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专注幼儿心理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妈妈,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如果我的文让你看了有收获或者喜欢,欢迎关注我。

乐欢爸妈


自己孩子的玩具和零食被别的孩子抢夺,任哪一位家长的心里都会不舒服,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尤其是在作为全职爸爸陪伴元宝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对此,我通常会是以下这几点处理方式。

提醒孩子重视自己的权利

陪着孩子玩,不可能时刻守在孩子身边,因此,玩具被抢夺的情况往往会在你不经意间发生。元宝就经历过不少这样的情况,尤其是被大孩子抢走后,元宝往往是懵的,这个时候,我首先会告诉元宝,这是你的玩具,是属于你的,如果别的小朋友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抢走了,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可以去找他要回来。

通常,我会视情况鼓励元宝去找对方,也会陪着元宝一起跟对方孩子要回玩具,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孩子逐渐建立这样一种认知,我的东西是我的,你不能随便拿走。同时,也会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告诫对方孩子遵守规则

在陪孩子跟对方要回玩具的同时,我会告诫对方孩子,不可以抢夺小朋友的玩具,要征求对方的同意才行,不然叔叔也可以抢走你手上的玩具。

对于我这种讲道理+吓唬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有家长陪同,通常都是比较讲道理的,会提出拿玩具交换玩,或者将抢走的玩具还给我们。不过,也有个别无人看管的较大的孩子或者是家长在一边看手机、看热闹、无视这种冲突的孩子,对我的告诫不予理睬的,那我通常就会采取最后的处理方式。

提醒孩子们遵循自愿、平等交换的原则

随着元宝年龄的增长,物权意识的加强,当然,也包括体格、力量、胆量的增长,要从他手上抢走玩具已经不那么容易了。现在遇到被抢的情况,更容易陷入争执、僵持的阶段,我会告诉对方孩子,你不能抢弟弟的玩具,如果你想玩,你要征求弟弟的意见,弟弟同意才行,而且,你必须有可以交换的玩具拿给弟弟玩。

通常,我这么讲道理,十个孩子有八个会选择交换或者放弃,剩下那么一两个耍横的,如果在我的鼓励下,元宝没有把对方推开放倒,那我就出手了。

对无理取闹的,直接敲打

元宝2岁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去社区的幼儿活动室玩耍,有一个看上去3岁多的小姐姐,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有一天在活动室又遇上了,元宝每拿起一个玩具,这个小女孩就一把抢过去,来回了7、8次之后,我看对方的奶奶坐在那里只管笑、无动于衷的深情,终于忍不住了,抓住小女孩的手跟她说,如果再抢弟弟的玩具,叔叔就会揍你了,她奶奶赶紧把孩子抱走了,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姑娘了。

元宝喜欢吃葡萄干,每天从幼儿园接他回家的路上,总要边吃边玩,有时候遇到一些孩子看到他在吃葡萄干,会围上来问他要,大多数孩子表现的比较有礼貌,或者是在家长的约束下没有过分的行为,但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个别孩子会直接堵住元宝,咄咄逼人的要零食吃,甚至伸手来抢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都会一脚踏入两个孩子中间,隔离两个孩子,然后严肃的看着对方孩子,告诉他,如果想吃,需要征求同意才行,不能动手抢,否则,叔叔会揍你的。

结束语:我们需要教育孩子谦让,但是绝对不是让孩子忍让,当自己的利益、尊严受到损害和挑战的时候,需要勇敢的面对,积极的争取,更要让孩子意识到,我的权利,我说了算。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我会去找那个大孩子,告诉他这个玩具是我们的,然后把玩具拿回来给我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才15个月,没有能力守护自己的玩具,当爸妈的有责任帮助他把玩具取回来,给孩子做好示范,让他了解他对于物品的所有权。

很多父母不好意思跟另外的孩子计较,因为对方也是孩子,肯定也是家长陪着一起玩,对方家长完全没有教育自己孩子的想法,你还干嘛顾及他们看法呢?

很多回答说告诉孩子哭没用,要求孩子把玩具要回来的。孩子才一岁多啊,父母都不保护自己,把自己推出去,孩子还多茫然无措啊。父母做孩子的后盾,孩子会知道没人敢欺负自己,自然就会变勇敢。

如果一遇到问题,父母只会指责他没用,孩子感觉自己孤独无依靠,肯定会害怕与他人起冲突,很可能变得唯唯诺诺。

我就是这样一个“护犊子”的妈妈。

女儿从前性格软,被比自己小的孩子推倒都不知所措,我思考之后,决定亲自上阵,我会严厉的对对方说:你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几次之后女儿就会反抗了。

带孩子去游乐园,如果孩子先拿到的玩具被别人抢了,我不会逼女儿抢回来或者说她没用,我会直接去把玩具拿回来,对对方孩子说:我们先拿到的,等我们玩够了你再玩。

我用行动来告诉女儿规则,现在女儿自信又活泼,因为她知道身后有妈妈坚定的支持,永远不会批判她,永远爱她保护她。


陪宝宝慢成长


儿子2岁时,我上班回家,发现他拿了辆指甲盖大小的一辆塑料小汽车,就是那种买饮料送的那种。

婆婆说,白天带孩子下楼玩,小姨夫正好在,顺手带了儿子的一辆合金小汽车玩具,想哄着他玩。



结果到了小区,一个4岁左右的男孩,看上了我儿子的合金汽车,非要拿着玩,我儿子在广场拿着汽车跑,男孩就从我儿子手里把车抢走了。小姨夫他们看着儿子注意力没在车上,就顾着看小花小草小鸟了,也就让那孩子玩了。

结果他们要回家的时候,想拿回我们的小汽车,结果男孩拼死的哭,不给,他家家长就把那个指甲盖大的小汽车给我们,说让俩孩子换着玩玩,第二天再换回来。

我儿子没玩过那样的车子,正好感兴趣,也就这样了。

然后,那个家长和那个4岁的男孩再没出现在常去的小区活动场地。开始我们还带着小汽车,后来也就没再带了。



至于怎么做,关键看孩子的情况

1.当时我在场的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我也会允许他们两个换着玩一会儿,但是一般情况下,走的时候我会再要求按回来。就盯着他们大人要回来就好了。孩子可以哭的不给,大人你又跟她不熟,盯着要回来他能怎样。

不然容易出现我们这样的情况,孩子当时虽然感兴趣,但是到最后却拿了几百块钱的一辆车,换了一个白送的那种。

2.假如大还是抢走的,是我儿子正玩的感兴趣的玩具,我会带着孩子找大孩子要回来,不给就找他们家长。

3.那个大孩子要是跑了追不上了,我也会在他背后喊“你拿了我们的东西,这是不对的,别让我再遇到你”。

一是威慑,避免他下次出现抢孩子东西。

二是也为大孩子好,即使他抢了东西沾沾自喜,也需要给他一定的心理负担,让他意识到这样不对。

其他,我还能怎样?

我是晨光微晓,懂英语,爱绘本。两个孩子均自3个月开始亲子阅读,9岁儿子已在曹文轩主编的《十月少年》发表作品。

晨光微晓


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强大的孩子抢走了,作为大人该怎么很好地处理?

小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地用大人的眼光去对待,觉得自己孩子“被欺负”了。个人建议,作为大人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他当时的反应,再来决定要不要干涉。


1.孩子不介意,大人不干涉。

孩子玩具被抢了,若是并不介意,继续随手拿起身边的玩具很开心的玩了起来。这个时候作为大人就不要将矛盾扩大化了,让孩子自由玩耍即可。

2.孩子介意,但是年龄小,不知道如何表达,家长要帮助孩子。

对于不到3岁的小孩,玩具被抢了很着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懂得表达焦虑、愤怒,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不停地哭闹,这个时候,作为大人应该表现出同理心,让孩子不要害怕失去,表明妈妈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可以这样说:“不要难过,宝贝,妈妈会帮你的。这个玩具你玩了好长时间了,而姐姐她也很想玩,所以现在她拿走了,那我们就给她玩一下,等会儿妈妈和你一起去再把它拿回来,好吗?”从而缓解一下孩子不安的情绪,让孩子不再哭闹。等宝宝情绪平静之后,再一起去问那个孩子将玩具要回来。

3.孩子介意,也想拿回玩具,鼓励孩子自己表达。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此时孩子的语言已经比较丰富了,则可以鼓励孩子勇敢拿回自己的玩具。“姐姐,玩具你也玩了一会了,可以还给我了吗?我们做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好不好?”虽然分享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的礼仪,但是对于蛮横的小朋友,也要教孩子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物权意识。



总之,小孩子之间有争抢玩具的行为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善于引导。

你好,我是希妈,多平台自媒体人,致力于孕期知识分享、0-6岁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留言、讨论!

希妈育儿


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

第一,孩子这会儿不想玩,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并且告诉孩子,你不想玩,让哥哥玩一会儿好吗?

第二:孩子想玩了,教孩子说:我们找哥哥要回来,要跟哥哥说:这是我的玩具,请还给我。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小,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先表达,家长可以跟着解释一下。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第二点?

因为对孩子这种表达意愿的训练真的是开始的越早越好。哪怕孩子不说话,用动作也要表达一边,家长可以在旁边解释:妹妹想要自己的玩具。如果是家长给夺回来的,孩子就会逐渐有依赖性,下次还让你帮忙要,一次二次自己总是说不出话,那到了幼儿园肯定受欺负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孩子之间的交流更管用,我试过了:大人去要,孩子有可能还耍赖不肯给,毕竟自己妈妈也在,大人弄不好不是翻脸就是不开心。如果孩子自己说,大点的会莫名的不好意思,家长也会有歉意,这就等于和平解决了,还锻炼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