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是“看人”,如何做投资前管理层尽职调查?

巴菲特说他的收购决策过程非常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看人”。

投资前管理层尽职调查,针对的是投资选择和决策判断,一般发生在投资前尽职调查环节,目的是针对企业的管理层,也就是标的投资企业的“人”。大部分的投资活动就是投“人”,就是投“团队”,尤其是要看准团队的领头人。

一、什么是投资前管理层尽职调查

1、投前尽职调查

传统意义上尽职调查大致分为四个模块:财务尽调、法律尽调、业务尽调和其他尽职调查事项,这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和管理层尽职调查等。

2、投前管理层尽职调查

所谓管理层尽职调查,主要是对管理团队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评估,对管理者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估,以及对激励体系进行评估,帮助投资者判断合作对象是否适合、合作团队是否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而协助进行投资决策。

二、为什么要做投前尽职调查?

信息不对称是投资机构进行投资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这一定程度上都是与“人”包括企业家、核心管理团队紧密相连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业者的价值观不同。中国有两种创业者,一种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他们做企业的目标比较长远,希望做大做强。另一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拿到钱是目的,这种观念相比前一种就显得比较短视,在该种价值观支配下,很容易产生造假和其他不良行为。

所以,在进行投资时,除了关注公司的业绩和发展等信息以外,企业家和管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最重要的是判断其诚信水平决定下的合作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带领企业取得预期的业绩等。

三、投前管理层尽职调查主要关注什么?

1、关于企业家

企业发展的初始原动力是由企业家带来的,所以很大程度上企业家的作风、想法、策略都对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第一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他是谁?

(2)他是否值得合作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3)他对企业经营的想法和做法如何?

(4)他的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对其评价和态度如何?

(5)作为投资人,该如何与他打交道?

2、关于管理团队

企业未来商业计划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探讨过程需要投资人与管理层进行多次深入的沟通,沟通对象包括创始人、大股东、覆盖所有的职能部门的高管。理想管理层的表现是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去实施具体的计划,在探讨过程中能够充分是不企业的现状,了解企业的潜力,对可能遇到的瓶颈也有对策。

(1)有能力、有意愿:最理想的状态,目标合理、管理层得到的激励得当,与公司利益一致

(2)有能力、没意愿:在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里比较常见,特别是管理层在该公司平均就职年限在5-8年以上的时候,往往安于现状,不愿冒险,更有甚者搞内部派系斗争,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司利益至上。

(3)有意愿、没能力:常见于初创企业,团队经验不足,意愿很足;

(4)没意愿、没能力:初筛时就会被否定。

四、投前管理层尽职调查的操作要点

管理层尽调,评价的是“管理”这一“人”形资产,“沟通”是最主要调研渠道,要与企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沟通。

1、高层管理人员或核心团队访谈

与企业安排好的管理层沟通,而且是在掌握行业和企业基本请教下的深入沟通;同时切忌访谈中对问题清单逐个询问和记录,需要把问题以及自己希望得到的结果进行仔细整合并做到融会贯通,有的放矢。

2、中基层员工沟通

在尽调驻场期间内,尽量的与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的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不同方面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佐证的信息或者核查的线索,聊天的对象没有任何限制。

3、尽调过程中需关注几点:

(1)“第一桶金”及被投资者的成功史;

(2)被投资对象的声誉;

(3)社会关系,一个谨慎的投资者有必要确定被投资对象是否真的拥有所声称的社会关系;

(4)成功要素,及确定成功交易的关键要素,如企业家的机会捕捉和商机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战略眼光、团队建设等。

五、投资人如何有效利用尽调机构和尽调结果

各类尽职调查工作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应该同时进行,甚至有时候管理层尽职调查可以作为整个尽职调查的前置步骤。

管理层尽职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将直接决定交易的可行性,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非常重视调查工作,将其列为尽职调查环节的。

喜欢的话就请点个赞,或请持续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