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早茶喝成盛宴

把早茶喝成盛宴

早茶是粤港著名食俗。改革开放后,粤菜作为粤港文化的有力代表,乘广东经济跨越之劲风,几乎是霎时刮遍全国,成为高档宴饮的代名词。无论请客,还是吃请,一度皆以粤菜为给脸增光。那时候,人流、物流没有如今这么方便,饮食的流动还要倚仗经济的强势,不像今天,一个偏僻地方的小吃,都有可能流遍全国。所以,粤菜是风光了很多年。作为粤港饮食的重要内容之一,早茶这种南方食俗,也随之流遍各地。身为南方人,相互招呼吃个早茶,自不稀奇,但到北方城市出差时,曾被人从床上唤起来喝早茶,实在吃惊。

把早茶喝成盛宴

鼓汁蒸凤爪

在粤港,早茶既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社交形式,“三茶两饭直落”的习俗中,早茶的地位尤其不可撼动。粤港人称喝早茶为“叹早茶”,所谓“叹”,可以形容一切品味、享受,比如“叹”空调,态度非常从容。不必赶时间的街坊,尤其是中老年人,或约几个亲友,甚至独自一人,早上起来洗漱收拾妥当,慢悠悠行到几乎固定的茶楼,“叹”得一番,真是惬意。

把早茶喝成盛宴

艇仔粥

所谓早茶,并不只是喝茶,传统早茶的内容,称为“一盅两件”。“一盅”指茶,普洱、乌龙、铁观音、花茶、菊花等常见茶为多,当然讲究的人要自带好茶。喝茶并非就是茶瘾大,往往是借助养胃消食,衬托茶点风味。“两件”指的是点心,一般茶楼总能供应数十上百种茶点,大茶楼可以有几百种供选择。作为日常生活,“一盅两件”,一壶茶,两个点心,已然足够。如果招待应酬或聚会,点心会毫无节制地上。茶点上桌,或热烈吹牛,或低头读报,可以磨蹭到中午,早午两顿就这样解决了。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早茶恐怕是粤港人最从容不迫的生活内容之一了。

把早茶喝成盛宴

上汤鲜竹卷

有人总结,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用得最广泛的话是“吃了吗”。细分到各地,其实还有更体现地域特色的细节。说“吃了吗您”的,多半是北方人,他们不管尊不尊重你,都喜欢用敬称“您”。广西桂林米粉很出名,桂林人上午见面,招呼道,“吃了米粉没曾?”至于说“饮咗茶未”的,肯定是粤港人。本文行文,是顺着自己说话的习惯说成“喝早茶”,粤语里一概说“饮早茶”。有些地方路上相遇寒暄,分手前会招呼,“改天请你喝酒”,“有时间坐一坐”。而广东人多数说,“得闲饮茶。”

把早茶喝成盛宴

风味粟子饺

广西作为广东邻居,本来语言、饮食等诸多文化方面的东西深受广东影响。广东发达以后,广西有些人更是膜拜广东风气,什么都跟着学。桂林等桂北地区,饮食跟粤菜基本上没有什么关联,早茶也大肆流行了一阵。粤语地区自然更不在话下,早茶仿佛就是本地祖传风俗。招待、聚会、商务洽谈等一应社交活动,都可以借早茶形式开展。

把早茶喝成盛宴

金蒜蒸新鲜排骨

以前吃喝风盛,出差外地,接待单位会妥帖招呼吃喝。有好些年,早餐就是喝早茶。从正儿八经的早茶,变成包间内上壶茶加些点心、小菜,还有米粉和粥各一大盆为主食。接待单位来几个人,陪着一起吃一起聊,顺便谈好当天的活动。再后来,变成了自助早茶,宾馆餐厅大堂里,分门别类摆着数十种点心、小菜、主食、茶饮,来客拿房卡或宾馆发的小票自行用餐,接待单位有时也来人陪一下。这种形式,逐渐流行开来,已经成为宾馆饭店的早餐形式。不管是否有人接待,住客的早餐一般都能这样解决,大江南北,尽皆如此。真正有交情的,反而是带客人到外面街巷排档,找点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把早茶喝成盛宴

香茜陈皮牛肉肠粉

我出差最怕被请早茶。出门在外,难免夜夜醉酒,早上别说没有食欲,连喝水都觉得难受。这时候,电话不断地催,说都在包间等着了。有些熟悉的接待单位,甚至直接跑到房间,看着你穿衣洗脸,当场拘传到包间。凡是熟悉的单位接待,我一概提前声称要睡懒觉,谢绝早茶。起得早就出门吃碗米粉,起晚了索性不吃。不管是这种改头换面的早茶,还是上茶楼、饭店喝的正经早茶,我的热情都不高。流程繁琐、拖沓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一向不喜欢点心,尤其是面点。包子、饺子之类,当主食我能吃饱肚子,但拿来磨牙的话,我会坐立不安。陪太子读书能得些虚荣,想陪的人也多的是;跟人去喝早茶,连虚荣都得不到,心情和陪女人逛街是一样的。至于社交的需要,我更倾向于在酒桌上解决。

把早茶喝成盛宴

飘香葱油饼

纵是如此,有时候我还是要喝喝早茶的,甚至还得请人喝早茶。阿Q先生赴死前,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连杀头都是难免的事,喝个早茶也坏不到哪儿去。当然也不是有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人生天地间,难免要和人打打交道,难免喝杯早茶。

把早茶喝成盛宴

白灼菜心

现在,粤港本土人喝起早茶来一如既往,“叹”得很嗨。广西喝早茶倒不像前些年那么狂热了,只是亲友节假日聚会的一个选择,或者接待外地亲友。公家接待几乎没有这种形式了,包括各种企业的商务来往。一来生活节奏不知不觉中快了很多,就算有时间也未必有那个闲心,而早茶是靠闲情逸致滋养的文化。二来广西迁来不少外地人,他们定居后接受广西饮食很容易,但要隔山打牛般接受经过广西转手的粤港早茶文化,就没那么迫切了。

把早茶喝成盛宴

韩式泡菜

但是,桂粤文化相通之处毕竟太多。毕竟早茶确是比较好的社交休闲方式,聚众喝茶要比聚众喝酒受人欢迎。广西粤语地区的城镇,几乎都有一批早茶的拥趸,尤其是有些人,只把自己看成两广人,而不仅是广西人,已经把早茶喝成自己身上的一个器官,须臾不可离弃。有位老哥,老家在靠广东的梧州市,我看着他小孩长大,偶尔说喝个早茶聚聚,他小孩就很积极,周末早上六七点就跑去订座。我总磨蹭到十点多才到,连中午饭一起解决了。所以,南宁早茶还是很热闹的,一年到头少不了一堆粉丝捧场。喝着喝着,就把南宁的早茶喝成了“广式早茶”。粤港早茶可以称为“广式早茶”,广西人照猫画虎,把早茶喝着喝着,逐渐生出了自己的创意,喝成了广西式早茶,当然也可以简称“广式早茶”。

把早茶喝成盛宴

龟仔菠萝包

粤港人喝早茶,是有些传统规矩的。我是有些年没在广东喝过早茶了,不知道规矩改了多少,这年头礼崩乐坏,很多传统礼仪见不到了。一般来说,到了茶楼,服务员会给一张号牌,询问人数和喝什么茶,记到一张印刷好的卡片,上面按价钱或茶点类别印有格子,然后把这张卡交给茶客。这是点餐与记账的依据。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子来回巡游,车子上堆着各式茶点,看中什么就点什么。点好后,服务员就往上面盖上相应的戳子。戳子印的是点心的规格,点什么价钱的就按什么戳子,点几个按几个。一般分为超点、特点、顶点、大点、中点、细点六种规格,区分的标准就是价钱。有些茶点是当堂做的,比如煎蛋,可以拿卡去点,厨师帮煎好蛋,顺手同样盖个戳子。

把早茶喝成盛宴

黑椒牛仔骨

还有另外一种点餐方式,用的不是卡片,而是一张印有所有供应品的彩页,上面分门别类列着各式茶点、茶饮,并注明规格(超点还是细点),有个小方框供茶客打勾。点好后,服务员拿去传菜,点心上来时会一同送回来,上了什么服务员就在茶点名上盖个戳,还可以再加点。

把早茶喝成盛宴

脆炸鲜蔬春卷

吃喝之间,有些传统礼仪。比如头壶茶不能喝,而是洗茶、烫杯,喝了旁人会笑话。斟茶不能先斟自己的,先给旁人斟,加茶亦如此。如果服务员或同桌客人别人帮你斟茶,要以手指弯曲轻叩桌面表示谢意,称为叩茶。过去对长辈、晚辈、同辈叩茶,各有不同的相应手势。壶中水尽,只需将壶盖揭起,斜架壶上,巡看的服务员自然会来添水。结束时,喊声“埋单”,服务员会拿走单子去印出清单,看单“睇数”,“俾钱”走人。这些礼仪,都不是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的,也并非一定要如此,但浸染在这种文化中,自然而然大家都懂得,做错了旁人会偷笑。

把早茶喝成盛宴

四色虾饺皇

有位小老弟,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毕业后到南宁机关当小吏,后来他父亲也调到南宁退的休。这对父子很开通,并不住在一起,老两口和小两口各住一地,不过离得不远。既免了朝夕相问、婆媳互憎的麻烦,又不必牵肠挂肚,有事能够照应。想来感情之甜蜜,不下于人家“小别胜新婚”。周末或者放假,就约个地方喝早茶,我陪着去了几次。实话说,我不是很好这口,主要是想看看他老爹。差不多一整个上午,就随意喝着茶,往嘴里胡乱塞点东西,耳边闹哄哄的,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觉得实在是至亲的最好的交流。转念一想,难道这还不够至亲吗,有什么比得上父子间还要至亲的?

把早茶喝成盛宴

脆皮鲜虾红火肠

前些日子,小老弟突然吆喝喝个早茶,叫我把父母一起带去。我很小离家求学、工作,在外面吃了小半辈子。父母却不喜外出吃饭,很难游说他们出门吃个饭。至于早茶,更没一起喝过,颇觉问心有愧,于是高兴地带他们去了。我总觉得南宁的早茶已是世传奇,很遥远的风俗了,其实每次喝早茶,常常要等座。我们约的时间是十点,到茶楼时,居然还有人在柜台边小凳子坐着等位置,亏得我们早预订好了。

把早茶喝成盛宴

芝士焗番薯

聚会喝酒,宜找个包间,可以说些见不得人的话,闹起酒来也不会当众丢脸。喝早茶,则宜在大堂凑热闹。我们去的茶楼,规模不小,大堂里就摆了几十桌,连走廊边、旮旯角,都摆了几张小桌,都挤满了人,生意之兴隆,实在出乎意料。管理、服务也如普通馆子一样,点茶点是每桌给张大彩页,爱吃什么直接在上面勾。茶也不是拿壶来沏了,一个大铝壶,装的是山楂叶子煮的水,略有清凉之效。整个茶楼桌桌都是这么一壶,不过估计想喝别的茶可以另点。茶客是中老年人多,小孩也不少,在人群里蹿来蹿去,炒哄哄的,很有一股生气,比喝酒还要热闹。小老弟的二公子,刚会走路,兴奋地围着桌子转,摆姿势照相。

把早茶喝成盛宴

鼓油王炒面

坐下来,大家传看彩页,谁爱吃什么点什么,小老弟夫妇,是经常喝早茶的。两口子轻车熟路,几乎不看单子,一口气就点了近二十样。有人专门传菜,很快就一一上来。不过,少了推着点心车子巡游的服务员,总觉得怪怪的。茶楼上的小吃,有些是填肚子的,各种米、面做的包子、饺子之类点心,粤式早茶里几乎桌桌都点虾饺、肠粉;有些磨牙吃个味道的,比如蒸排骨、凤爪,是常见名点。已点了不少点心,小老弟又点了份艇仔粥和一份炒面,据他夸口,是他在南宁吃过最好的炒面。上来后,炒得是比较干爽劲道,确实可堪一吃,但我们都没能吃完,打了个包。青菜必生灼一盘,最好是菜心或生菜,焯熟后装盘,浇勺煎过的豉油,是最受粤人欢迎的味道。我们来的这家店,看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些创新,比如说有个芝士焗番薯,用锡纸包住一个拳头大的红薯,抹上芝士,进烤箱烤出来,上桌时一揭开锡纸,一股甜香味就喷磅而出。这东西,以前没见过,不过想想现在小年轻的口味,多半是冲着他们来的,稍有年轻便不愿吃了。还有一个龟仔菠萝包,菠萝包本是常见粤点,但做成乌龟模样,也让人新鲜,把小家伙乐坏了,每个都抓住,把表面烤得酥脆的一层皮吃了,余下的,塞给他妈妈。

把早茶喝成盛宴

天下第一包

不过,喝一顿早茶,倒不是在乎什么茶点、小菜。前面说了,早茶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或消闲方式。如果是自家一个人,一盅两件,翻翻报纸,茶喝顺气了,点心吃胞了,出门到菜市逛逛,买菜回家。更让人沉浸其中的是,有几位亲朋好友一起坐着,轻声絮语,说东道西,闲下嘴来就喝口水,夹一筷子什么的进嘴。要是有耐性,可以从容磨蹭到下午,心满意足地捧着肚子揖别。大半天时间,就着一杯清茶,几碟点心,一桌亲朋,一顿早茶能喝成一场盛宴。而且,喝茶比喝酒有一个好处,人再多也不会有谁一言不合撒个酒疯。这年头,人要应酬的酒宴太多,但心平气和地团团围坐,慢咽细嚼,仔细品味,机会恐怕不是太多。

把早茶喝成盛宴

茶非现沏,每桌一壶山楂叶汤,不知道还算不算喝早茶

把早茶喝成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