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還耽誤了人?

筆尖寫字課堂


我是一人。龐中華先生是創造一個時代,但並不屬於現在。不管你認為龐中華的字如何,不可否認龐中華是民間靠寫字”功成名就“的第一人。

龐中華讓很多人喜歡練字,民間靠寫字”功成名就“的第一人。非常值得尊敬,龐中華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如果現在學習書法,把龐中華的字當成圭臬,確實耽誤自己。

書畫圈窮苦出身,靠自己的字,沒有被欽點,能夠成功的第一人。雖然我個人覺得龐中華的字並不非常優秀,但龐中華先生是值得尊敬的。

龐中華,硬筆書法家,被稱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先生真正產生“硬筆書法”這個詞,自龐中華先生後,才有“硬筆書法“的各種協會和組織。

龐中華先生是時代的弄潮兒,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龐中華在1980年前後到2000年之後,大概30年的時間,龐中華先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尤其1990年前後的時間段,龐中華先生更是代表硬筆。

上圖就是龐中華先生的字,方扁舒張,安靜平穩,但筆畫質量較低,結構也有一些問題。

可是在1980年的那段時間,龐中華先生的硬筆字較容易學,而且字沒有過多的菱角看著很平穩很安靜,對於很多喜歡書法的人來說,不夠”專業“。

看一下龐中華先生的毛筆字,龐中華先生並沒有長時間練過毛筆楷書,楷書四大家的楷書。

一人有感

20幾年前,龐中華先生就是書法的代名詞,當時”硬筆書法“真是非常的流行。也出現了一大批書法字帖賣家。這個時候,出字帖賣書就是民間書法家謀生的方式。

10幾年前,田英章先生就是書法的代名詞,出現了”田氏歐楷“,這個時候,書法培訓成了流行。這個時候,開設書法培訓班是各種民間書法家謀生的方式。

不管田英章,還是龐中華,都是創造時代的人,都值得尊重。我們現在可以非常便利的看到整個書法史的墨跡、碑帖等等,龐中華先生的字已經不屬於這個時代。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八十年代,真正從事硬筆書法研究,引領硬筆書法主潮流的人物很多,而且都比龐中華寫的好。例如: 沈鴻根、王正良、任平、顧仲安、房弘毅、盧中南、李放鳴……當年最有影響力的《中國鋼筆書法》刊物(王正良主編的)就是最好證明資料。

我覺得,龐中華與沈鴻根、王正良等人不是同路人,書法理念與追求的目標截然不同。龐中華並不是硬筆書法開創者,他一直走的是寫字之路。只能說他是很早上電視出名的。他的成功靠的是機會與運氣,並不是憑書法功夫。
△圖為,龐中華的硬筆字

正因如此,三十多年間,每一年都有大多數新入學的小學生練他的鋼筆字,社會上也有許多慕名者習練龐體字。他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成為他的粉絲,而這些人並不懂什麼是實用書寫技法,也分不清什麼叫書法、什麼是寫字,完全是一種盲目崇拜名人迷信大師的心理。

△圖為,龐中華的硬筆字

幾十年來,龐中的字帖,由於他寫的字體個性鮮明,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一直作為廣大小學生寫字課臨摹範本。殊不知,故意嬌柔造作,強調頓筆的寫法,猶如當年鐵筆臘紙“刻鋼板”,並不是取法於毛筆小楷傳統技法,應該說,是他自主研發創立的一種龐氏鋼筆字體而已,稱不上硬筆書法。

實踐證明,龐中華的字,筆畫生硬,字形扁方,寫著難受,用著費勁,即沒有實用性,也沒有藝術性,不倫不類……根本不屬於書法意義上所講的正常規範的自然書寫技法,純粹是個人寫字習慣,不宜在教育領域各中小學校普遍推廣使用。然而,他的字帖卻源源不斷的出版發行,大量的進入校園……
△圖為,龐中華的硬筆字

在眾多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青少年心目中,只記得龐中華這個名字,而不知道王義之是誰,趙孟頫是誰……更可笑的是,就連小學生錯誤執筆姿勢這樣的小小技法問題,一直都沒有徹底解決,字體貌面依舊醜陋不堪……

應該說,龐中華現象,是中國寫字教育之路錯走三十年,留下的一大悲哀的履痕!


但是,至今卻仍有很多人為龐中華大肆吹噓: “他是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為書法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龐中華的硬筆字符合大眾需求”……

△圖為,龐中華的硬筆字

龐中華的執筆姿勢、運筆動作很不規範,其手法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他總結歸納的“三個一”理論經不起推敲,比如,筆尖距離手指一寸遠,筆桿斜放到虎口處。不符合人手肌腱自然運動規律,導致用力捏、使勁按,筆尖著紙力度不好控制,運筆法動作不流暢……說明他對書寫技法研究甚淺。

很多學生家長們有所不知,龐中華的硬筆字體及其寫法副作用很大,小學生練他的字,容易養成怪癖難以糾正,對日後提高書寫技藝與實際應用非常不利。

△圖為,龐中華的硬筆字

要想真正的掌握實用書寫技法,必須臨摹毛筆小楷字帖,或者選擇取法於毛筆小楷,書寫動作流暢的硬筆字帖作範本,以避免學用脫節。例如,王羲之《道德經》,趙孟頫的《太極圖說》,文徵明《桃花源記》,成親王《赤壁賦》等等,上網搜一下,多的很。哪個都比龐中華的字體好多少倍。如圖: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中國寫字教育發展動態,也在不停的思考: 中國寫字教育到底應該走什麼路? 小學生應該學什麼字體合適?

我認為,小學生從一年級入學那天開始起,應該接受科學、系統、專業、正規的寫字教育,熟練掌握簡單快捷的實用性書寫技法,主要用於日常抄寫作業。尤其是所練的字體當中,堅決不能有刻意頓筆、回鋒之類,力求筆法動作乾淨利落,行筆迅速流暢自然,字跡整潔……



上述個人觀點,純屬學術性技法研討。旨在讓更多的人覺醒。

想了解〈實用型硬筆書法〉訓練方面的信息,請翻閱我發表的論述和小視頻。

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這類人,我見太多了!我認為:龐中華的字是書法是勿庸置疑的,而且很有功夫!但他扁平的風格,在今天備受爭議,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龐中華的字,和傳統的行書,如二王妍美的風格並不太一樣,他的字,有點魏碑的風格,北碑穩健,他的字結構較為寬鬆,大小變化不大。

所謂南帖北碑,雖是中國書法的瑰寶,風格卻又是迵異的!

時下,大家心中的行書,是有險峻的一面的,大多中宮緊收,主筆突出,長橫扛肩;大多內緊外鬆,典型如荊霄鵬如下:

就因為,和心中的行書不一樣,所以,有些人眼中就不能容了,覺得:龐的字就不是書法。

像這樣學書法學呆,狹隘的人很多,我說幾個例子:

但凡對書法有了解的,應該知道,“西”,這個字,第一筆往往是短橫,中橫也行。

我手機裡保存的有書家名家的手札,丁謙書信中的“西”,寫的很妖,第一筆居然一個長橫,我看這樣寫也漂亮,故而也學了下。

於是被人指了,這樣寫不對的,其實這個也理解!


再者,“有”這個字,在行書中,往往是先一撇,連著一橫,大多如些。

而我偶爾先寫一長橫再寫撇,也被人說了,你這樣寫,筆順不對!其實,這樣寫,古人也有的!

所以,硬筆書法被某些人學呆了!

書法自然不是射書,吼書,那是醜化書法的!

但書法也不能被固定在一個風格里,軟筆換個硬筆就不是書法了!扁平的風格也不是書法!換個筆畫順序又錯了!這就荒唐,狹隘了!


再者,硬筆行書要和古人寫的一樣才是書法!

來來來,你找個寫硬筆字的高手,在正常書寫速度下,寫的字能和古人結體一樣的,你能找出來,就算你贏!

你別告訴我說,硬筆書法不能應用到日常書寫!

狹隘的人太多了,龐中華的字當然是書法!


行書一點通


題主這個說法是準確的。

三十年文化斷層,造成幾代人的文化認知,審美標準,幾乎接近於零。

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開始復甦和飛速發展,龐中華借改革開放的東風,把一筆又呆又笨,不倫不類的鋼筆字,以書法的金盒包裝,以書法的名義,推向社會。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龐中華這種沒有任何審美價值,沒有任何書法意義的偽教材,還在源源不斷的湧進中小學校園,擺在千千萬萬不知道中國書法是什麼的中小學生的習字卓上;社會上還有無數不知道中國書法是什麼的成人在爭相學習;唯利是圖的書商,不負責任的媒體,一竅不通的業餘愛好者,鼓吹,宣揚,膜拜。豆腐渣被堆成堆,有些人就認為是高山仰止,真可謂是今古奇觀。

古代經典書法,適合學習鋼筆字的,可以說汗牛充棟。僅舉明代文徵明的書法,其小楷,行書,就特別適合學寫鋼筆字。但許多人閉目塞聽,懶得在傳統書法中找營養,習慣被人牽著鼻子走,大吃沒有營養的所謂快餐。

文徵明小楷《老子列傳》

文徵明行書《悟陽子列傳》局部1

文徵明行書《悟陽子列傳》局部2

文徵明行書《悟陽子列傳》局部3

文徵明行書《悟陽子列傳》局部4

龐中華傻、呆、笨,侏儒體鋼筆字:

在網上翻看古代書法經典,如進自家圖書館一樣方便的今天,隨便翻看,下載古代經典作品,瀏覽,比照當代優秀硬筆書法作品,非常方便。稍作比較,就會高下立見,但人們就是相信耳聞。這就是一個東西被不斷鼓吹宣揚,無限放大產生的多米諾效應。

二十年前,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還有不少用場。如今,手寫鋼筆字,除了簽名,已經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了。喜歡書法的成人,如果不從古典書法入手,想從龐中華這種濫竽充數的泥沙中淘金,想投機取巧走捷徑,必然是妄費心力,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中小學生的寫字練習,也應該花上半天時間,在網上看看,多比較幾種鋼筆字帖,選擇一種好的範本練習。最好是選擇古代經典書法為範本練習。

學習書法,入門上手的字帖選擇是關鍵。專業圈有個潛規則:學字把手學髒了,基本就廢了。學習龐中華,把手練臭了,將來想正兒八經學習書法,練龐中華形成的僵化思維,書寫慣性,極難轉化改變。

“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還耽誤了人。”這話沒錯。


一家之言,歡迎書道朋友批評指正,討論留言。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為何有人說龐中華的字不算書法,而且誤人呢?

大概真如郭德綱所說,牙疼傷著前列腺了。

首先說龐中華的硬筆字不是書法的人,請看下圖。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幾個人可以用硬筆寫出六體風格,甚至更多風格的字,還能寫的這麼好,全國上下應該不出一隻手,龐中華能算其中一個。

至於耳熟能詳的田英章,司馬彥等等,可能算上腳丫子,都排不上。

如果龐中華寫的不是硬筆書法,那沒人敢說自己的硬筆叫書法。


至於說龐中華誤人,這個可以理解,畢竟龐中華的字相對高端一些。

可能大多數人認知的書法都是下圖這種,字體清秀,方方正正的。

這是田英章的弟子,大概學了十幾年?

大眾審美觀,絕對偏向印刷體。

無論是毛筆還是硬筆,都覺得田英章歐體好,當今無與倫比。

但是看到龐中華這種字體扁平,帶有隸意的字,就覺得不像好字,是在誤人子弟。

對此,我只能說是認知水平差異。

稍有硬筆基礎的同學,用硬筆寫楷書和寫“行隸楷”融合的字體,熟難熟易應該很好判斷。

在難度上,龐中華應該如乒乓球界的中國級難度,而田英章最多算地獄級。


字水平高低,不是看外形決定的,而靠技巧,靠氣韻。

能把硬筆寫出古氣,龐中華即使當不上硬筆第一人,起碼穩居前五。至於田、彥之流,只不過名氣大,硬筆協會里很多老牌書家都不比他們差,說排到腳趾頭輪不到他們,這話有點損,但卻是事實。

為了表示我不是惡意譏諷後二人,以及我對此二人廣大粉絲的敬意,我也填上對自己的評價:我的硬筆水平,即便排到頭髮,也輪不到我。


梁宇航


我認為龐中華傳播漢字書寫,目的就是把漢字寫的規範,整潔,美觀,常言道:字如其人!在中國人眼裡,把字看的很重要。然而很多高深守舊的人硬是想不通這個道理,似乎只要學寫字,就非得往"書法家"的行列併入,總是挑三撿四,這一筆不對,那一筆也不對,我想說,大師們,我們學寫字,只是為了應用,把以往不好看的字變的好看一點就可以了,美的標準就是,你自己覺得好看就行了,你要是覺得不好看,你可以不看,但要左一個誤導,右一個垃圾的來評判人家,人各有所好,或者是你自己主觀原因認為他的字不好看,或者說在自己的內心,就已經將他的硬筆書法認為是軟體書法書法一類,然後在軟體書法的類系中相比較,從而認為他的書法不怎麼樣。但不要忘了,他是硬筆書法!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者換一種思維來想這個問題,藝術難道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凍得嗎,梵高在生前為什麼極少有人認可他的作品,難道是他畫的不好嗎?批判龐中華的這類人,你覺得你真的懂什麼叫書法,什麼叫硬筆書法嗎?

龐中華對我們的書寫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木易祖一


為龐中華老師鳴不平。龐中華是一個時代的印記,由他而始,硬筆書法風靡全國走向繁榮。說龐中華鋼筆字不是書法的,大多是缺乏藝術細胞、書法審美不高的噴子。龐中華對中國當代硬筆書法的貢獻就不說了,僅硬筆書法功力、造詣、修為,與如今比較流行火爆的所謂硬筆大師相比,仍可甩他們幾條街。



(一)相比於當下不少硬筆名家雕紅刻翠、惺惺作態,龐中華的字流暢自然、硬朗厚重,個性特質十分突出。早年貧困,自制竹筆練寫字。從事地質勘探工作,他一個書包裝紙筆,幾十年行遍大江南北,與硬筆書法相依相伴。他的書法學養是樸素而純正的,因此他的筆尖流露的是最自然最天然的書法情懷。



(二)相比於當下不少硬筆名家直搬古法、誇張造型,龐中華的字引碑入顏、筆勢雄渾,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龐中華的字,舍小巧而取莊重,剛直寬闊,而且楷、隸、行都很擅長,從功夫造化來講,絕對是一流的。



(三)相比於當下不少名家靠收徒、炒作來營銷知名度、搞商業化運營,龐中華樸素真摯的藝術修養、藝術情懷,更值得尊重、敬佩。現在很多人靠翻寫古人出名,信息時代人們太忙碌,沒時間也耐不住性子,求的是“吸睛”“人氣”“跟風”,快餐式文化消費流行吃香。而龐中華老師似乎並不熱衷於此,被媒體冷落的背後,反而更見文人的風骨。


抱庸妄談。


抱庸詩書


如果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那其他人的字也稱不上書法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龐中華”這個名字風靡一時,在全國掀起了一股硬筆書法熱潮。每個硬筆書法練習者,無不臨摹臨摹龐中華的字。

作為現代硬筆書法事業的主要開拓人,他的書法是一個時期的代表。龐中華的硬筆字融匯了毛筆書法中的隸法和魏碑筆法,字形扁平古雅,不管現在的人喜不喜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字深得大眾喜愛和追摹。難道那個年代的人都不懂分辨?難道那個年代學他的字的人,都被耽誤了?


隨著硬筆書法的發展,諸多硬筆書家應運而生,市面上的硬筆書法字帖琳琅滿目,人們對硬筆書法風格的選擇也多了起來。龐中華的字畢竟是硬筆書法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楷模,是他開啟了中華大地硬筆書法的大門,推動了硬筆書法發展浪潮,他的字就是這股浪潮裡的中堅力量。

雖然現在他的字顯得“過氣”了,但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現象,我們不能“過河拆橋”——他的時代一過,就給予貶低否定,還牆倒眾人推。我們可以不喜歡,但不能主觀地傷害。

無論學哪位書家的字,都會有利弊,畢竟學習者不是書家本人,書家的寫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習者。所以在臨摹字帖時,要擇其適者而從之。還有些人不管學誰的字,都會被耽誤,那是方法不對、或是天賦太低,如果人人都能練成,那書法就太簡單了。


倚齋聽風雨


弱弱的問一句,你提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代表比龐中華的水平高?還是中國有多少人的硬筆水平比他高?那為何在他之前都幹嘛去了?還是不如他的人都被他耽誤了?早知道會被耽誤為何還要學習他的字?又曾經耽誤了誰?舉個例子?

不管怎樣,龐中華在中國硬筆書法發展的初期階段,是有一定的領導與建設意義的。是可以寫上中國硬筆發展史的。就是現在中國的硬筆屈指可數的人也就是那麼幾個。隨著人們對書法的認識,眼界等等水平的提高。對他的硬筆書法藝術水平有一些看法是很正常的。你認為有可取的就學,認為不可取就不學嘛!但是一味有意地貶損是不公平並且是沒有素養的表現。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最起碼我是這樣認為的。



翰墨因緣


為什麼有人說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還耽誤人?”我覺得這個問題這樣表述不正確,我覺得龐中華的功勞,對於中國硬筆書法事業的發展是無人能比的!現在很多中青年書法家都是受到龐中華的影響而走上書法道路的。在我看來,龐中華是一種精神!

我們來看看龐中華的一生就知道了:

一,幼年自制竹鋼筆

龐中華小時候家裡很窮,給別人放牛為生,偶然看到村子裡的老師有一支鋼筆,但是卻連摸一下的機會都沒有,那個時候鋼筆還是奢侈品!

聰明而又想學寫字的龐中華就自己用斑竹做了一支竹鋼筆,他用這支竹鋼筆抄寫詩詞,做課堂筆記,這支筆陪伴了他整個童年時期,直到他後來到了重慶,他的大伯給他買了人生中第一支鋼筆。

小小年紀的龐中華就知道自己動手來做竹鋼筆,這簡直就是一個創舉,這是很多人都不會想到的。

二,從地質隊員到硬筆書法家

龐中華在重慶畢業後,投入到了地質隊的工作當中,在深山老林裡,龐中華始終沒有忘記讀書寫字和拉手風琴,這培養了他的自覺學習習慣,為他後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在深山地質隊裡,龐中華嘗試著寫了一本《談談學寫鋼筆字》,但是這本書他一直等了十年才出版,也就是一九八零年才出版,這本字帖出版後,引起了轟動,也改變了龐中華的身份和人生,他從一個地質隊員變成了全國聞名的書法家,到各大院校去講授硬筆書法,還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央視開辦書法講座講解硬筆書法的人,從此,龐中華三個字緊緊地和硬筆書法聯繫在一起,龐中華成功了,但是背後的心酸卻只有他知道。


三,創辦硬筆書法協會

龐中華出名後,從地質隊出來,專心做起了硬筆書法,他在河南開辦硬筆書法函授學校,事業做得順風順水,然而,他也曾遭遇挫折,導致他的學校關閉了,他痛定思痛,決定到北京,在北京他創立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並擔任主席。

從此,龐中華的人生就與硬筆書法為伴了,回顧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艱辛。如今的龐中華很少有消息了。


但是,關於龐中華的討論卻沒有停止,比如就有人說龐中華的書法不是書法,而且還耽誤了人!我想說,龐中華的書法怎麼不是書法,耽誤了誰呢?

龐中華掀起了中國學習硬筆書法的熱潮,讓千千萬萬人拿起筆寫字,說小了是寫好字,說大了是傳承中華書法文化,這有什麼不好呢?

龐中華只有一個,所以他的書法只有一個面目,這很正常,記得有人說過,說龐中華字不好的人只是沒有學到家,我覺得很有道理。書法是什麼呢?為什麼說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那什麼樣的字才叫做書法呢?


至於說龐中華的書法耽誤了書法愛好者的學習,我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時侯,首先應該看到這個人的優點,以及自己是否具備這些優點,才可以加以評論,而龐中華的貢獻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他是一個具有時代性的人物!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