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虽有感伤并不颓废,其中两句更是名传千古

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虽有感伤但并不颓废,其中两句更是名传千古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有一个被人们称为“神童”的孩子,叫晏殊,5岁就能创作诗文,才华了得,甚是喜爱。于是,次年,将14岁的晏殊以“神童”的身份推荐参加数千人的入殿考试。小小年纪的他在众多考生中很快就完成了答卷,有种“艺高人胆大,笔落惊风雨”的气势。之后受到真宗的嘉奖,并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后被拜为宰相。

在晏殊时任宰相期间,西夏元昊建国,起兵造反。于是他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束缚众将,让将士们对敌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还建议朝廷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改革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称臣。使西北的边界得以安宁。

晏殊自小文采出众,能诗善词,所以文学成就也颇高,据传他的文学作品相当丰富,有一万多篇,然而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百多篇,他的作品以词为重,尤擅小令,故有“宰相词人”的美称。他的词有南唐花间派的典雅,更是开创了北宋婉约词的清丽旷达、含蓄婉转。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清平乐》等佳句广为流传,深受读者的青睐。

今日与大家一起分享晏殊最为著名的一首词《浣溪沙》

六句话,四十二个字。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是写暮春伤怀的作品,以理性的思索与感伤来抒发对往事的回忆,虽感伤并不颓废,言简意深,脍炙人口。

词的上阕开篇一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是写词人听着新曲喝着美酒,在如此潇洒、惬意的境况里, 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还是去年同样的天气,同样的亭台,却略略有种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感,亦有淡淡的伤今之情。“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就要落下了,它何时才能再回来呢?悠悠岁月悄悄的流逝,世事也在发生着改变,由此遂发出如此的慨叹。

词的下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整首词最出彩的两句,也是备受好评和千古传诵的名言名句,很大程度上也因这两句才使得这首《浣溪沙》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此句所感慨的是在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任凭怎么怜惜也无法挽回的暮春时节里,不只是那些无可奈何要凋谢的花,令人欣慰的是,那些翩翩起舞的小燕子不就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它们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词人独自一人在小园花间的香径上踱来踱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毫不透露徘徊时的所思所想,含蓄委婉,意蕴悠长。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惜墨如金,情中有思,笔调委婉,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既有哲理性的启迪也有美的艺术享受,是宋词里最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千古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