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手機用戶593184583


我是三十年前的中專的親歷者,也是二十年前中專的教師,對此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二十年前的中專學歷也就是現在的中專學歷,不會因為當時中專生源質量好,畢業生素質高而升級。事實上二十年前也就是1999年時的中專已經不包分配了,儘管學生生源質量是不錯的,畢業生素質也比較高。





先說說三十年前的中專,當年的中專分為初中中專和高中中專。初中中專往往是當年初中畢業生中成績最好的應屆生報考,我1986年就報考了中師,儘管初試分超二十多分,但複試時名落孫山,因此對此還印象深刻。當年報考初中中專無非就是因為可以農轉非,可以吃商品糧,成為國家的人。高中中專是高中畢業生高考後先錄取本科、專科,最後是中專。1989年我495分連中專分都差2分,可見當年的高中中專也不好考。說一個比例你可能就知道,當年高考錄取總人數60來萬,而同齡人口是2800萬,知道當年高考這座獨木橋走得有多艱難。說實話,如果讓當年能考上無論初中中專還是高中中專的那批學生來現在參加高考的話,估計大概率能考上211大學。不過那時的中專畢業生的含金量也是比較高的,好多人進了機會事業單位,現在不少成了機會事業單位的領導層了。


再說說二十年前的中專。我們學校在1996年招收第一屆中專生,當年的生源確實很不錯的,也是教得最輕鬆的學生,他們在2000年畢業時就已經不包分配了。這批中專生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因此這些學生畢業後有不少人選擇繼續考大學深造,就是去就業的,也往往在單位幹得還不錯。而從2000年入學的中專生,因為不再包分配,入學門檻降低了,學生生源質量差了,之後一屆不如一屆。以至後來中專生變成了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才來上了,成了差生代名詞。


可以這麼說,中專生以2000年入學為界,越往前的年份,生源質量越高 ,考上的難度越大,含金量就是越高。

以上是我所瞭解的情況,你們覺得當年的中專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二十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現在是2018年,二十年前這要追溯到2000年前了,2000年的中專生是我們縣城(河南東部)最後一屆包分配。也就是說二十年前的中專生都是包分配的。可以直接被分配到中小學和幼兒園。

舉個身邊的例子,我的表姐剛好是20年前的中專生,她是最後一屆包分配的學生。上中專的時候是免學費的,而且學校還給糧票,女孩一般都是吃不完的,也就是說上學包吃包住,畢業還包分配。可以說,現在一些大專是比不了的,可以相當於現在的重點本科師範生了(免費師範生)。

表姐是全縣第四名上的中專,當年縣重點高中在全縣招生400人(現在招生2000人),表姐讀中專的那年,只有全縣前40名才可以去讀師範,而且只能是應屆初中畢業生。如果沒有考到縣前40名,你讀中專是沒有資格的。

二十年前家長的觀念就是學生早點工作,早點就業,讀中專18歲就可以工作了,而且是可以吃商品糧,當公家人。考上了中專,可以迎來很多人的羨慕的目光。

我們來判斷一下,二十年前的中專生只錄取全縣40名,二十年後的今天,縣城重點高中錄取2000人,每年全縣一本錄取將近1800人(河南一個普通縣城),其中985和211人數已經超過400人,就算學生比二十年前增多了不少,可是怎麼也增長不了十倍。所以說,以前的中專生個頂個的都是優等生中的優等生。

筆者身邊的同事就有一些二十年前的中專生,現在仍在鄉村小學教書,其中一個考過全縣第三。現在是我的同事,為了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當時也是受當時的環境影響,覺得讀中專更有出路,才不讀高中讀中專的。他們說起來,心裡有些落寞,有些算酸澀。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的話,他們要考大學。

時過境遷,到了2000年以後中專開始不包分配,錄取的學生人數也變多了,招生的條件放寬了,慢慢中專生從逐漸是優等生變成了中等生。到了2005年左右,一些大、中專院校實行了3+2模式,錄取學生的門檻也越來越低,讀中專逐漸不是初中畢業生的首選,高中成了大多數初中生的首選。

到了如今的2018年,本科進一步的擴招,大專院校也擴招,各省的高考錄取率達到了一半以上甚至更高。中專就漸漸的不被人們所追捧。總之,筆者以為二十年前的中專生個頂個的優秀,不亞於現在的985和211的大學生。


一師者


我本人就是1992年考入中專,俗稱小中專(初中畢業)。成績在學校算是優等生了,記得當時上高中可以進最好的班。不過上中專可以專戶口,成為商品糧戶口,同時老家的田地也一併沒有了。當時還要準備糧票,每個月國家還補貼15元或者是飯票。在校學生分統招生、定向生、委培生。只有統招生和定向生享受補貼。覺得那時候學生素質還是挺高的,現在也驗證了這一點,在縣鄉這一級政府部門,有許多人已經擔任領導了,他們現在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覺得如果那時上高中,如果成績都保持不變,應該是211或者985之類的大學。那個時候,國家急需一般技術人才,只有靠這種方式快速積累,這一批人給我國基層建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現在都差不多退休年齡了。


電工師傅啊啊


我說下自己,大家去分析吧!本人七九年高中畢業,當時大學和中專分開考,只能二選一。我學習成績一般,父親說,你報中專吧!我就稀裡糊塗的報考了中專,誰知一發命中。當年我們學校三個畢業班,有許多復讀生,考上中專的只有我和另外一個應屆生。有些復讀生看不上中專沒報,應屆生報考了考上的卻很少。我考上了很出老師們的意料,因為我屬於那種默默無聞很不起眼的學生。那時候的考題很普通,我記得作文題是《說時間》,很適合平時讀書多,日常知識積累多的學生,我大概就得益於此。我考上的第二,第三年,好幾個學習和我差不多甚或不如我的同學先後考上了大學,我也曾發過後悔,有所遺憾,抱怨自己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一輩子沒進過大學考場。後來在職自考了大專,脫產學完了本科,也算完了自己的大學夢。

總結自己的前半生,文憑固然重要,但關鍵是人活一世,要有自己的思想,會思考,有觀點,善於分析總結,這樣才不會總是原地踏步。否則,文憑再高,書也白讀。


思想sx


本人86年初中畢業89年高中畢業,當時的中專有兩種方式,一種初中畢業直接考中專,另一種高考錄取的中專,本人很不幸高中畢業進的中專,初中讀中專是四年制,高中讀中專是兩年制。當年我讀中專,學校有兩年制和四年制,兩種學制。初中時學校一般都會把最拔尖的學生留在本校讀高中,全年級10到20的才讀中專。89年高考在全國縮編錄取人數的情況下(可以百度當年為什麼縮減錄取和縮減的人數,也是第一次考後填報志願),本班級錄取本科大專中專共13人,一個班級50多人。當年一般年景錄取率在28%左右。讀中專有糧票,補助金,基本吃飯很少花錢,一個月家裡給30元。慚愧慚愧


行路者6969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人理解我們當年考大學的艱辛。我是84年考上大專的,那年本科分數線458,我考了456,由於報考自願時沒有報本科學校,所以只能被一所大專學校錄取。那是我的目標很低,只要能考上那怕中專也行,就能找到工作。那年我們高中畢業生100多人,考試大學的僅6人,其中有2名是因為當年國家降低了中專錄取線後才被錄取的。那時候國家一片淨土,人們還不會腐敗,高考監考很嚴厲,沒有替考現象。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是根本考不上大學的。農村人只能上高中後考本科大專中專,只有城市戶口的人才能初中畢業後考技校,相當於中專,技校試題當時對我來說很簡單。我上高中時,教室沒有電燈用的是煤油燈,晚上十一二點睡覺,早上五點起床,每週只過一晌星期。每天很少吃飽過。當時老師責任心極強,在學生面前不計報酬,想方設法給我們找複習資料,為了我們起早貪黑,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可是現在很少有這樣的老師了。如果人生可以倒回來的話,以現在的條件,我們當年考上大學的那些學生最起碼都是一本以上重點院校!


225107198


我98年上的中專,四年。97年考中專應屆生沒考上,複習了一年。當時我們那都是擠破了腦袋考中專的,學習不好的才上高中,都說好中專包分配,很多好學生都複習,我也是其中之一。。。哈哈。複習一年後,中考時感冒了,發燒頭疼,考的很差,只上了一個普通的財經學校,平時不如我的都考上師範類學校了。我不想復讀了,就去了。心想這下好了,混四年就畢業了,還包分配。結果從2000年畢業後的學生開始不包分配了。凌亂中,也無心學習了,大街上出現了網吧,從此踏上了不歸路,第三年開始每學期只去報到下,然後給班主任送禮,不去上課,天天混跡在網吧,見美女無數,後來還當上了網管,租個小房子,成了炮房,每天狂轟濫炸呀。就這樣糊里糊塗的畢了業。。。。。畢業考試都沒參加,讓班主任給隨便填了下考試成績。畢業後參加某銀行招聘考試,竟然考上了,從此絕跡於網絡直到現在,兒女雙全,有房有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算小康生活了。看看那些昔日上高中和考上師範的同學們,比他們過的好。知足了。


迷眼的灰塵


一九八九年,我從部隊退役回到老家縣城,在縣商業系統參加了工作,因為在部隊業餘時間學的是新聞寫作及文秘專業,便被安排在了局機關辦公室從事文字工作。後來,工作時間長了,對系統內的一些事情也有了逐步的瞭解。

我參加工作時,那時的商業系統是個熱門行業,可以走後門買點緊俏商品,如自行車、縫紉機等等,想進來參加工作沒關係還真辦不了,或者是要必須有個過硬的學歷。當時最吃香的是中專學歷,我們地區有兩所學校專門為全區商業系統培養人才,一是地區商校,培養一般的商業職工,二是商幹校,意思是商業幹部學校,專門培養商業管理人才。還有地區師範、農校、鐵路技校等,都是培養中專學歷人才的。據局機關人事科的一位領導介紹,那時縣裡的中學生畢業後,學習成績好的,優先上中專,上三年出來就可以參加工作有的還是幹部身份。成績一般的,就上高中,三年後再考大學,大學畢業後才能參加工作。同樣是參加工作,大專生要比中專生多上五六年,按當時人們的看法,這要少掙不少的錢啊!所以,那時候的中專生,牛得不得了,好單位爭著要,一般單位中專生根本不考慮。正因為商業系統是個有油水的部門,所以,許多中專生爭著搶著去,哪怕是去下邊的公司商場站櫃檯也願意。據當時的縣勞動從事部門統計,一九八幾年的商業系統,是全縣幹部身份人員最集中、人數最多的系統。

說個不恰當的比喻,那時的中專生,比現在的大專生,甚至本科生都容易在縣城找到工作。

不幸的是,又過了幾年,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商業系統業務萎縮,許多企業改制,人員紛紛買斷工齡,成了下崗人員。而在此之前,有超前眼光的,紛紛離別商業系統,投奔別的部門單位,公檢法、紀檢、物價等部門,現在還有許多業務骨幹,都是從商業系統調入的。沒有走了的,只好另尋就業門路,本系統下屬肉聯廠有一中專生,自考獲得了學士學位,竟然開起了肉鋪、賣起了豬肉,這在當時,被當成了自謀職業的典型,記得我還和地區報社來的記者合作,就其事蹟寫了一篇報道發在了地區黨報上,遺憾的是,過後時間不長,這位學士就不知了音訊,後來聽說是到外地城市發展去了。


鄉下退伍兵


我就是個老中專生,86年初中畢業,考中考的時候,重點高中差5分,普通高中排第二,唸了一個月高中,定不下心來,結果又去初中補習了,目的就是考中專,那年代學的那個砸實啊,結果87年考中專在我們初中我考個第二名,很不錯的成績啊!而俱我看來,當時能考上中專的都是好苗子,只是自己的選擇不同而已,那時候我們什麼也不懂,只知道考上中專就可以成為國家幹部,對農村孩子來說就可以農轉非,那年代相當的有誘惑力。時代不同了,你說當年的中專相當於現在啥學歷?我感覺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大專或者是二本吧!你覺得呢?


豆乾滷蛋廠家65123962


我是82年的中專生。當時區(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鄉、鎮)中學一般是三個應屆班一個複習班,總人數二百多個人,80、81兩年每年考上的人數都是個位數,大概3個點的升學率,我那年考上了十幾個,應該有五個點的達線率,而且我本人是唯一的應屆生,總分也是第一,比第二名還高了十多分。當時區下面還有幾個鄉(副科級的鄉)中學,他們中考基本上是年年光頭的。反正那個時候要想考個中專,在班裡沒有前三名的成績,又不作好複習的準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至於當年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這個的確不太好說。就我個人而言,如果當年不上中專而是上了省重點高中,我覺得隨便考個211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當年考上中專不上的話,是可以直接去上省重點高中的,但是很少有人會捨近求遠,考上中專不上的)。轉眼間37年過去了,我們也都到了天命之年,回想起來感慨萬千,只能說我們這些中專生是當時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