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氣又毫無辦法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做過,日本人的分析太精準

令人生氣又毫無辦法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做過,日本人的分析太精準

相信大部分人都做過和遇到這樣的事情——發了微信對方不回覆,過一會卻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動態。微信沒有微博和LINE的已讀功能,只要不更新朋友圈,不和共同的朋友聊天,故意不回暴露的可能還稍微好點,要是有已讀顯示功能,看到對方已讀卻不回覆,真的很火大,又不能隔著網線打他;要是真的很久不回,有很擔心是不是出什麼事了,主要現在人一天不玩兒手機的很少,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憂慮。


令人生氣又毫無辦法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做過,日本人的分析太精準


日本人專門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幾種結論。

一,看過,忘了

這種情況是最多的,很多上班族每天手頭工作不停,想做完某件事再回復,結果一轉頭就忘了,再回已是好幾個小時以後。

二,不愛看手機

這種人現在比較少,十個裡邊不一定有一個,不過少 不代表沒有。人是會變的,可能在一起的時候對方是手機不離手的,之後變成了不愛玩兒手機的也有。

三,覺得沒必要回復,看過就當回覆過了

這個比例佔得不少,雖然我理解不了這種想法,你當看過回覆了我又不知道。有的人認為出現“已讀”提醒就代表“我看過了,我瞭解了,好的”,大多數人還是想要一個肯定的回答的,這麼想的人要是能花一秒鐘打個“嗯”也行啊。

令人生氣又毫無辦法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做過,日本人的分析太精準

四,不知道怎麼回覆

有時候看完了真的不知道怎麼回覆,需要好好糾結一番,在這段糾結的時間內,就會讓別人有看過不回覆真討厭的想法,不過這種人應該真的不是故意的,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會經常這樣吧。

五,想見面說

文字不能清晰地表現出來當事人的情緒,有的人就需要當面說才行。

六,對方內容讓自己不快

比如連續十幾個30多秒的語音、比如被有直男癌的人教育、比如對方太自說自話、比如被狂發表情包、比如被逼的太緊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故意不回的做法。

七,手機丟了,沒有信號了,這是真的不有辦法回覆了呀。


令人生氣又毫無辦法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做過,日本人的分析太精準


所以很多時候有人會抱怨,啊,人和人交流好累呀!說句話都那麼難。本來發明QQ、微信、LINE就是為了讓交流更便捷,如今卻成為了社交的煩惱。

大家對這種現象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