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民宿偷拍,关键在斩断偷拍产业链

近日,一段聊天记录在网上引起热议,聊天记录中,一名网友称自己在山东青岛旅游入住Airbnb民宿时,发现路由器里可能藏有摄像头,侵犯其个人隐私。在几经确认后,该网友拆开路由器,发现了摄像装置和储存卡。目前,民宿房主已经被警方行政拘留20日,并处罚金500元,其经营的民宿亦被取缔。

治理民宿偷拍,关键在斩断偷拍产业链

发现暗藏在路由器内摄像头的游客,是一名信息安全工作者,此前曾通过商业安全和隐私保护培训了解到如何检查偷拍设备,否则,很难想象这个隐秘的摄像头能被发现,这一过程也被网友称为 “教科书式反偷拍”。而就在不久之前,外媒报道,新西兰的巴克一家在Airbnb民宿被发现设置了正在直播的隐藏摄像头。

Airbnb等共享住宿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居住选择,也方便了房东共享闲置住房,但在管理上仍存在不少漏洞,势必会威胁平台的信誉,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以及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亟需引起平台以及监管方面的重视。共享住宿的运营方式决定了很难完全避免类似情况出现,但是平台应该有更多作为,在把控房源质量、增加房东与住户之间的信任方面多下功夫。

治理民宿偷拍,关键在斩断偷拍产业链

暗藏摄像头偷拍,恐怕不仅仅民宿行业的问题,酒店、出租屋以及其他公共场合也存在这类问题,检索媒体的相关报道,可谓举不胜举。去年,媒体报道,陕西西安一个快捷酒店床尾墙壁的插座上,发现了一个正对着床的针孔摄像头,16G的储存卡已经拍了14G,约有1200个视频,拍摄了大量住客的不雅视频。实际上,酒店、公共场合的偷拍侵犯个人隐私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韩国,警方称大约1600名顾客在韩国10座城市的酒店内遭到非法偷拍。偷拍者利用隐藏在酒店房间内的针孔摄像头进行非法拍摄,甚至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来牟利。

个人隐私受到无处不在威胁的背后,是从贩卖偷拍设备,到偷拍个人隐私再到贩卖视频已经形成了一条风险较低而利润丰厚的黑色产业链。只要在网上购买摄像头并安装在宾馆隐蔽位置,视频就可传输到偷拍者手中,进行售卖赚钱。知情人介绍,每条偷拍的视频经过专业剪辑后,售价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不少非法网站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板块播放这类视频。不久前,山东济宁公安机关抓获一个不法分子团伙,其在宾馆客房安装摄像头,偷拍宾馆房客,并在网上出售观看账号。

网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在入住的酒店时发现隐蔽摄像头的攻略,如关灯拉窗帘,再打开手机的摄像扫视整个房间,一发现小红点就能找到藏匿在房间里的摄像头等。但实际上,随着偷拍技术的更新换代,过去的那些经验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了。更为关键的是,保障个人隐私安全,不能光靠个人的反偷拍经验,迫切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强度,加大对整个黑产的打击力度。

治理民宿偷拍,关键在斩断偷拍产业链

打击偷拍黑产,更要强化源头治理。对于针孔摄像头等用于窃视的专用器材的生产、销售,必须严格限制。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目前,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各类偷拍摄像头基本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必须规范各类的生产和销售,对擅自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特许的专用器材应给予严厉打击。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私自安装摄像头、偷拍他人,侵害他人隐私权,甚至对被害人造成恶劣损害,构成刑事犯罪的,同样不能放任。

同时,对于酒店、民宿平台来说,也要求其加强安全管理、房源管理,对旅客、租户尽到保护义务。对于因为没有尽到保护消费者隐私责任的酒店或者租赁平台,也要明确其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责任,以此倒逼酒店、租赁平台重视消费者隐私保护。对于销售、传播相关视频信息个人以及相关平台,也要加大清理、打击力度,从而严控出口。(李一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