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區:“智慧科創”趨動產業振興

東營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改革推動,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的投產達效,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新動能。

东营区:“智慧科创”趋动产业振兴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華麗轉身”

在東營區石油裝備企業採訪,記者深深被企業高度凝聚的創新發展共識所打動。山東德仕石油工程集團創新依託微生物、表面活性劑等完成的“三次採油”技術,實現了對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廢棄油井的再次高效開採;僅有四十多名員工的東營泰爾石油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抗高溫、可酸化等堵漏技術走在了國際前沿,實現了對國內複雜地塊採油施工堵漏的100%成功率,已得到突尼斯、意大利等眾多石油國家的高度認可;成立僅十餘年的山東永利精工石油裝備有限公司致力於油套管新型材料和特殊螺紋的研發檢測,發展成為了國內石油油套管接箍行業中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生產企業;山東科瑞集團堅持“科技為先、創新驅動”理念,持續提升技術研發力和品牌競爭力,保持了在國內石油石化裝備製造行業的領軍地位,併為全球80多個國家5000多家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產品……

东营区:“智慧科创”趋动产业振兴

石油裝備產業作為東營區的優勢傳統產業,如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在石油裝備產業“落地生根”?

東營區引導企業在研發、創新等各個環節同向發力,籌劃建設中國石油人才服務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設立全國首個能源技術交易中心,為企業提供全球油氣領域高層次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知識產權交易、資產資源整合等整體解決方案。東營區拓寬引才渠道,與北京技術市場協會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黃藍戰略研究智庫”,吸引高端裝備製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的36位專家入庫,激發了企業創業創新活力。截至目前,東營區石油裝備領域已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設立山東石油裝備研發中心、山東海洋裝備研發中心、API認證(山東)培訓中心等科研培訓機構3個,引進和自主研發技術成果853項,獲國家和省科技進步獎3項。中國石油大學、勝利油田鑽井院等16家高校院所和企業發起成立了石油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行業聯合攻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东营区:“智慧科创”趋动产业振兴

創新驅動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

日前,山東慶瑞科創園成立簽約儀式舉行,標誌著這個高科技產業園區正式落戶東營區。該科創園項目佔地328畝,由東營高新區、東營區財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慶瑞科創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園區圍繞智能製造、機器人、新能源、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開展校地企協同創新發展,著力打造產業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和軍民融合產業集聚平臺,促進創新要素有效集聚和優化配置,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

東營區持續推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圍繞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工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力科技支撐。目前,東營區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已經發展到26家,初步形成了以天東製藥、寶莫生物為代表的生物產業,以利豐環保、勝動機械為代表的節能環保產業,以勝軟科技、廣域科技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業,以勝舟新能源、高佳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東營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陳潔瑜 繆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