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為慶祝建國70週年,迎接第24個世界讀書日的到來,應國際化發展潮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於2019年4月23日開展了“牽手經典與世界同行”國際文化節。出席活動的領導、專家有朝陽區教研中心副主任郭峰、朝陽區教委國際科副科長廉欣、望京學區指導團團長曹士賢、朝陽區責任督學汪小蘭等。第六屆讀書節結合4月份在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全面圍繞“堅持文化自信 傳播中華文明”這一中心思想,以遇見《論語》和“一帶一路”文化展示為主題,旨在營造和諧、趣味、開放、共贏的校園文化空間,彰顯我國文化精髓。

創新閱讀 感悟世界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遇見《論語》學校文化節開場舞蹈《孔府樂舞》,學生們身著莊嚴隆重的漢族服飾融於深情典雅的文化氛圍中,鏗鏘有力的論語講解和朗誦有序交織在舞蹈和音樂裡,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傳統經典文化的魅力。伴隨歷史的軌跡,不論是兩千年時代的縮影還是兩千三百年前人生棋局的對弈,都帶著我們走進那個時代,體味那段歲月,或傷感哀怨的演唱,或緊張急促的配樂更是給整個表演平添了幾分韻味。

《四世同堂》中經典片段的精彩演繹如金戈鐵馬攪動天下風雲,十分激動人心,“我願北平無戰事,中國無戰事,世界無戰事”狠狠賺足了大家的眼淚。抑揚頓挫的旁白,酣暢淋漓的表演飽含著對中國的深情。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的青春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新一代學子又該如何秉承赤子之心,奮力奔跑?《奮鬥的青春》舞臺劇以《平凡的世界》為腳本,與《論語》完美結合,新穎獨特的解讀方式與符合時代特徵的小細節被各個小演員們拿捏得恰到好處,每一幕都為觀眾點亮了指路明燈,讓人拍案叫絕。除此之外,留學生們也以自己的視角完美詮釋了曾子的故事。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劉國雄校長說:“這個活動最大的意義在於為身處這個浮躁功利社會中的學生打造心靈的港灣。現如今信息科技發展迅速,人們忙忙碌碌,世界喧囂不已,對閱讀的要求更為嚴格。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學們必須靜下心來讀書,才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和境界,為未來的人生幸福奠基。”

自主探究 國際視野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高一2班茶葉組的陳筱鈺同學說,茶葉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出口貿易產品,通過這個活動她不僅瞭解了中國茶葉的歷史,還學會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這可以說是大家第一次像大學一樣去實踐、收集資料和整理,對於以後的學習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地理教研組長穆紅梅老師說:“學生這次活動表現特別棒,首先他們的態度特別認真,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孩子們的求知慾也特別強。“一帶一路”文化展示活動內容也是我們史地政三大學科教研組一起研究指導的,地理學科主要是為學生們搭框架,歷史主要教育學生古代的絲綢之路到現代的絲綢之路的傳承與發展,政治上則主要給孩子們講授絲綢之路包含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意義。孩子們對於此次活動也做了很多工作,收集資料,作圖,寫文字,都很辛苦,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孩子們對一帶一路有一個更加完整的認識。”

學校也邀請了學生家長一起參加此次活動。家長馬金霞表示,學校能時常舉辦這樣的活動對於孩子們是很有意義的,我們作為家長也十分支持。學校能給孩子們提供展示的平臺,孩子們可以在整個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提升,我的孩子在這次活動中也提高了團隊合作和與人協調交往的能力,她跟我說她是“累並快樂著”。也希望學校能舉辦更多這樣的活動,我們家長也要多參加學校的活動。

通過史地政三大學科組的學科融合,開展項目式研究,融合“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思想,學生自主探究中國古代文明和世界現代文明的相融合偉大成果,並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在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道路上,讓世界因中國而更美好,讓學生因是中國人而更加自信、自強。

激發興趣 培養習慣

<strong>

用閱讀與實踐打造校園文化空間


在《奮鬥的青春》裡扮演孫少平的郝江洋同學“臨危受命”接手這個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角色,短暫的排練中表現出了對此次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就連道具“非洲黑饃饃”都親口品嚐了一下,他表示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整個學校的閱讀氛圍都被帶動起來,每位參演者都盡心盡力把角色扮演得很到位。哥哥孫少安的扮演者蘆庚也坦言:“其實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讀課外書,但是作為一個沒有讀過《平凡的世界》,或者說只讀了很少一點的人,都可以深刻體會到在表演完這個節目以後對這個故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和感觸,我更願意去接觸這些書籍了,有了去閱讀的興趣,相信看了這個節目的人也能夠像我一樣激發出讀書的熱情。”

劉國雄校長認為,讀書可以提高學生的三個力:視力、聽力和思想力。“視力不是指生理意義上的,而是指精神意義上的。改變學生看世界的方式是這次文化節的目的之一,讓學生看得更遠、更深、更廣。在這個世界上,傾聽也是很高的一種藝術,我們該吸收什麼樣的聲音,我們要聽得更清晰,聽得更完整,聽得更科學。學校致力於把生理上的視力和聽力通過讀書轉為精神上的視力和聽力。開闊同學們的視野,提高辨別事物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的思想力的效果。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特別是現在要培養創新人才。”劉國雄校長如是說。

此次“牽手經典 與世界同行”活動的成功舉辦,是貿大附中在2018年召開全國學科研討會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對外經濟貿易的合作資源,以高品質、有特色的、國際化的風格展現了我國的文化風采,提升了全校師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文字|焦曉義 朱澤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