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扶貧車間”唱響幸福歌

兩年前,為鼓勵農村留守婦女、空巢老人及因病、因殘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半勞力人群,城固縣利用廢棄宅基地及農家庭院等閒置土地,建設簡易鋼架結構“扶貧車間”。

桔園鎮陳家灣村的“扶貧車間”由此而生。

兩年來,村民的“守成”迎來了“收成”。按照“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和企業訂單收購的模式進行食用菌培植,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用地困難、產業銷售有風險等諸多難題。的確,依託“扶貧車間”項目,換種方式耕田種地,祖祖輩輩都是莊稼人的村民從土地裡刨出“金疙瘩”,村集體活力充沛:建成日光溫室和設施大棚10畝,主要發展食用菌種植,年產值150萬元,可實現利潤40萬元。

從項目醞釀到落地,陳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陳向前心裡始終裝著一本明白賬,“扶貧車間的初衷和目的是讓大夥增收致富,今年會將純利潤的50%分給大家。”

“以前家裡有兩畝柑桔,一年辛辛苦苦下來日子照樣過得很緊巴。”說起現在的好光景,桔園鎮陳家灣村貧困老黨員陳振漢彷彿一腳踏上了金光大道,“自家廢棄的宅基地上建起的扶貧車間可以用來種黑木耳,每年能增加3600元收入。兩畝荒地入股了村裡的千畝荷園項目,土地流轉每年能拿到1500元,荷園收益了我還有分紅!”

如今的陳家灣村是遠近聞名的“三變改革”試點村。

8間佔地6畝的“扶貧車間”已經搭建完成並投用,參加務工的人員在幾個車間裡忙碌。誰曾想到,兩年前村裡提出修建“扶貧車間”種植食用菌時,反對的多贊成的少,分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食用菌能不能種好?種出來好不好賣?市場風險會不會大?

“我先帶頭試一試,能賺錢大家一起幹!”陳振漢的一句話,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

說得好不如干得好,要幹就甩開膀子大膽幹。村黨支部成員薛中善耐心做群眾的溝通工作,同時積極與漢中三道中瑞公司聯繫,尋求技術支持和食用菌銷路。為了實現規模化經營,村黨支部整合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30.3萬元入股分紅,利用閒置多年的荒地搭了8座扶貧車間,主要發展食用菌香菇、木耳等,貧困戶每股可分紅80至150元。“扶貧車間”建成後第一季度純收入超過3600元,這讓貧困戶看到了更多希望。

現在,桔園鎮陳家灣村抓住“三變”改革這一難得機遇,全力打造現代農業、旅遊觀光、產景融合的田園綜合體,發力實現鄉村振興、村民致富,闊步邁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康莊大道。(楊建平 周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