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先生方星海


關鍵先生方星海


“穿透資金流動中的人和事”


關鍵先生方星海



1997年2月25日,北京早春。

下午六時,美國高盛投行的5位高層被帶進了中南海紫光閣,準備拜會時任中國副總理朱鎔基。排在隊首的是總裁亨利·鮑爾森,排在隊尾的該機構投行部執行董事李山。

“我的學生怎麼都不回來?”

當在迎客松畫屏前向李山伸出手時,朱鎔基突然問。“…會回來的。” 李山倉促應答,措手不及。

那一年,在美國華盛頓,世界銀行一位33歲的經濟學家、投資官員正全力留意中國。在美留學工作12年後,這位年輕人認為回到祖國的時機已經成熟。

但是,籌備兩年中,他都未能尋獲能讓其施展所長的職務。

1986年,“鄒至莊經濟學留學計劃”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資助了兩位學生,他們可以赴美在經濟學領域繼續深造。其中一位是李山,而另一位則是這位年輕人——方星海。


關鍵先生方星海



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的5年,方星海在世行的工作職責是研究印度尼西亞宏觀政策,併為後者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提供建議。“我從未想過要永遠留在美國,在那裡,只是為了更透徹地瞭解美國,並從不同的角度瞭解發展中國家,包括自己的國家——中國”。

直到1998年,他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周小川詢問方星海:你是否願意回國 ?在確認兩人有著“不謀而合”的想法後,他坐上了從華盛頓飛往北京的航班。

從34歲到54歲,20年過去,這位年輕人已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不論是在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雄心中,還是如今設立科創板中的大開大合,但凡對於中國未來浩浩蕩蕩的金融改革有所好奇,都應該關注這位正在走上舞臺中央的“關鍵先生”。


方星海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建行協調委員會辦公室主管,他被指派要處理的第一個麻煩就格外棘手。

1998年,成立已三年的中金公司因為中外股東之間的衝突而備受困擾。中金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券商,早期最大的中資股東是中國建設銀行,最大的外資股東是摩根斯坦利。

彼時,雖雙方在公開場合都否認相互之間存在著重大分歧,但矛盾已經顯而易見:作為一家投行,摩根斯坦利同樣是中金在中國業務的主要競爭對手。

那年8月份,方星海作為中金公司的中方股東股東代表,被委派到中金參與管理工作,他必須要努力使雙方最大程度地達成共識,以平息這場衝突。


關鍵先生方星海



對於這段經歷,方星海在3年後曾將其總結為“最滿意的作為”,他認為自己“在中方股東和外方股東之間扮演了完美的紐帶角色”。在後來的近十年中,中金公司雖矛盾重生,但已適應了當不同體制、不同文化碰撞時,以國際標準作為自己的標準。

在建行系統履職的多數時間中,方星海都在積極遊說這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國有商業銀行儘快上市。

他認為,銀行上市在補充資本金之外,還有更深刻的含義。“不上市,不進行產權改革,國有銀行很難成為獨立企業,只能相當於政府的部門。這些年銀行自身也缺乏創新,沒有動力,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自我發展的惟一道路。企業不重組,對戰略投資者也難有吸引力。”

這些在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淺顯道理,在當時卻是難以完成的任務。那時候,四大行歷史包袱沉重,政策性業務佔據了很大比例。國有商業銀行1998年不良率為33%,1999年達到41%。

2000年,方星海離開建行系統,在銀河證券管委會成員兼秘書長職務上短暫工作了不到一年。

對於回國後的頭三年時光,方星海曾總結: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是在努力尋找能夠最大限度施展自身才華的位置,儘管浪費寶貴時間讓人心痛,但在那段時間的摸索中,讓我很快補上了瞭解中國現狀這一課。


2009年秋天,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隨訪的高層決策者中,經濟領域最核心人士是當時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勞倫斯·薩默斯,他以超級聰明和接人待物的慣常輕謾為世界知曉。

但是,在到達上海之前,他就通過一位共同的朋友約請方星海,希望兩人能一起共進早餐。11月16日早晨6點半,兩人在上海麗思卡爾頓酒店見上了面。

此時的方星海已經展露出自己對金融制度改革的決心,尤其是在將上海建設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中,他的角色已舉足輕重。

香港是世界級金融中心,但方星海告訴薩默斯先生,香港的金融體系完全獨立於中國內地的金融體系之外,因此香港不可能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金融市場,而上海將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關鍵先生方星海



兩年後,他再一次公開表達這種信心,“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海成為在岸人民幣中心的速度”。

此番言論暗示香港在未來僅擔當從屬角色,這很快引發香港官員及銀行界人士的擔憂。

在上海金融辦這家地方政府機構中,方星海獲得了充分的信任。他推動大力引進股權投資企業,並將之作為促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他和薩默斯見面這一年,上海籌建了首批消費金融公司。

很快,上海還在全國率先試點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並允許境外PE先結匯再投資,以促進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2012年上海探索金融國企高管中長期股權激勵計劃,2014年上海金融辦著力推進上海戰略新興板的建設。

這些大膽的改革讓上海攤上眾資奔流,很快聚集了主要的金融機構和市場。

2013年秋天,當方星海離開上海,奉命到北京赴中財辦任職時,時任上海一位高層官員親自設宴為其送行,並肯定了他的貢獻與能力。


方星海並沒有中國多數官員給人的刻板映像。在公眾場合露面時,他時常會穿一件寬大的西裝,而腳下可能並不是約束的黑色皮鞋,而是亮黃色的登山靴。

他會自己提一個碩大的黑色皮包出現,面對外界的詢問也並不會用一些場面上的官方話術去應付。

方星海代表著如今正被委以重任的群體:那些具有國際視野和雄厚學術背景的技術官僚。

而這背後,是中國推進金融業開放與市場化改革的決心。


關鍵先生方星海



在赴任上海金融辦之前,方星海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的職務上工作過5年,任職期間,他力推證券行業的改革開放。

這些改革包括允許國外券商兼併經營不善的證券公司,兼併後保留原公司牌照和業務範圍,並給外方以控股地位。

如今,16年過去,當時的這些改革設想已成為如今中國金融服務業開放的方向。

2015年秋天,方星海在中國資本市場遭遇動盪時受命履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其被信任可以在金融市場化改革上發揮重要作用,並得到了力薦。但是,在此任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不得不忙於應付資本市場的穩定與修復。

直到一年前,當中國與美國在雙邊貿易上發生範圍更廣層次更深的紛爭時,他終於被授命在金融開放上提供一攬子決策,尤其是在資本市場開放領域。

剛剛履新中國證監會主席的易會滿,已確認證監會2019年重點推進的工作是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

這給了方星海推動大步改革的歷史機會。

過去幾個月,在科創板的設計、設立並推進中,他已擔當了關鍵角色。一個承諾了多年的基於註冊的上市制度,將取代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批准出售股份的繁瑣程序,並承載著金融改革和支持新經濟使命。

55歲的方星海早已學會在自身理想與灰色現實中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而勇氣與謀略正給他帶來好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