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表示加沙袭击事件是伊朗发动的代理人战争;美国要对伊朗动手了吗?

萧异人视界


5月3日开始,巴勒斯坦方面首开杀戒,向以色列南部城市发射火箭弹,截止5日,以色列3人死亡,巴方9人死亡,双方都有多人受伤。这是2014年以来,巴以最为激烈的军事对抗。5月2日,美国制裁伊朗的高潮来到,要让伊朗“一滴油”都卖不出去。3日,巴勒斯坦的火箭弹就疯狂射向以色列,以色列的说法没问题,就是伊朗发动的代理人战争。


以色列空袭加沙后,一个无助的小女孩。

伊朗方面并没有回避,官方表态,更多的火箭弹,更猛烈的打击还要继续。

此次加沙事件,并不是哈马斯单独行动,巴勒斯坦多个武装组织都发射了火箭弹,巴勒斯坦四大武装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人阵)”,在此次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解组织领导人阿巴斯,当以色列发起报复行动后,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发出强硬的态度,让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提出救援巴勒斯坦的请求。因此,此次巴以冲突不是哈马斯一家所为,而是巴解组织对以色列发起的进攻。这才是看点。

巴以冲突发生后,各方表态很有意思,美国发表态度,支持以色列的反恐行动,埃及和联合国出面斡旋调停,欧盟呼吁巴勒斯坦停止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5日表态,并没有提及伊朗,而是单纯的对加沙的恐怖组织发起更严厉的打击,往加沙地带周围增派坦克,大炮和步兵部队。据说,以方5日打死哈马斯一位高级指挥官,此人负责从伊朗转移资金支持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打击以色列。特别有意思的是,以色列的5枚炸弹把土耳其驻加沙地带官方通讯社给炸了,又把“平头哥”带进了风暴中心。美国方面却出奇的冷静。因此,此次巴以冲突是伊朗方面对美国新一轮制裁的一个回应,试探美国方面作出何种反应。可以看出,美国并没有作好进攻伊朗的打算,四航母战斗群,300多架战机就是军事威慑伊朗,也是对伊朗的试探,看伊朗有没有战斗意志。美国并没有对伊朗采取军事手段的打算。


何由之


5月4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向以色列南部发动了最大规模的火箭弹袭击,超过600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的饱和攻击,让以色列的铁穹系统遭受了严峻考验。虽然以色列拦截了大量火箭弹,但是漏网的火箭弹仍然造成了平民伤亡。以色列随后发起报复性反击,摧毁了哈马斯上百个军事目标并炸死其一名重要官员。

以色列军方称被炸死的哈马斯重要人员是该武装组织与伊朗的联络官。负责沟通伊朗与哈马斯的资金和武器援助活动。这是以色列人指责伊朗发动的代理人战争的最新证据,但是这种代理人战争模式并不是刚刚才有的,而且不只是哈马斯武装,还有巴勒斯坦圣城旅和以色列最忌惮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

哈马斯这次发动针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火箭弹袭击事件,恰逢美国取消所有国家购买米伊朗石油豁免权的敏感档口。因此,以色列有理由借题发挥,指责伊朗通过哈马斯打击以色列,来报复美国对伊朗的的石油禁运制裁。不过这只能算是宣传战的策略和手段,并不能成为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理由。

从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到现在,美国和伊朗对抗了这么多年,如果能打、想打的话,美国早就动手了,何苦这样一直忍受伊朗的“嚣张挑战”。没有人怀疑美国能打垮伊朗,但对美国来说,惨赢跟打输没什么两样。重要的是代价和收益是否划算。可以说,美国到现在也没有真正下决心在波斯湾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在参加纽约外交论坛时透露,我们的盟友沙特和以色列一直都在游说,对伊朗发动一场战争,但是我们很清楚那是一个陷阱。克里所代表的奥巴马政府能看到的“伊朗战争陷阱”,精明的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会看不到吗?呵呵。


高峰军事观察


以色列这次虽然同样给伊朗身上泼了脏水,而但真正借机给伊朗施压的是美国。


周日,围绕着加沙地区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600多枚火箭弹袭击事件,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暗示这次袭击是伊朗方面的代理人战争。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先是回应了此次加沙袭击事件,随后表示:“为了回应一些令人不安和升级的迹象和警告,美国正在向美国中央司令部地区派遣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攻击小组和一支轰炸机特遣队,以向伊朗发出明确无误的信息,即任何对美国利益或我们盟国利益的攻击都将得到不屈不挠的力量。”

博尔顿暗示这次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行动,背后是伊朗指使。也表达了其对以色列支持的立场。


博尔顿继续表示:“美国不会向伊朗政权寻求战争,但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伊朗任何形式攻击,无论是代理人,伊斯兰革命卫队或伊朗常规部队。”

这次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南部发射了超过600枚的火箭弹和导弹,至少有四名以色列人员伤亡。

以色列在随后的报复行动中定点清除了哈马斯高级指挥官哈米德·艾哈迈德·哈达里,以色列指控哈达里是从伊朗手中向哈马斯中转资金的人物。

以色列空军在对加沙的打击行动完成之后,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声明称:

“我们在行动中击毙了哈达里, 他负责将伊朗的钱转移到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 这些资金用于建造最近向以色列开火的数百枚火箭。 伊朗需要在加沙找到一个新的负责接管资金的人”。

哈马斯这次对以色列的打击,是2014年加沙七周年战争之后最大规模的袭击行动,因为该袭击事件发生在5月2号,美伊矛盾激化,双方在波斯湾展开军事对垒之后,所以哈马斯的行动被认为受到伊朗的遥控,也无可厚非。


但显然美国有故意混淆视听,借题发挥之嫌。

历经4年大修的“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在4月13日就经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奔赴中东,4月15日,美国空军就从本土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向中东阿联酋的哈弗拉空军基地调来了数架F-35A。博尔顿所说的轰炸机特遣队是指该F-35A战机编队。


所以美国只是借机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而已,虽然美国已经有多支航母舰队活动在中东,但是俄罗斯的以“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为旗舰,“光荣级巡洋舰和无畏级大型反潜舰”三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已经抵达伊朗,基本上有俄罗斯介入,美国是不会对伊朗动手的。


中评中语


以色列对加沙的此次军事行动与美国攻击伊朗并没有什么关系。

加沙地带位于地中海东岸,是少数几块巴勒斯坦人真正掌握在手中的土地。哈马斯在这里与以色列对抗了几十年。由于阿拉伯国家不再热衷于为巴勒斯坦人出声,这儿通向埃及的拉法口岸也被埃及关闭。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修建的隔离墙)

在此次空袭加沙的军事活动中,以色列还是和以前一样,采取了封锁和空袭为主的方式,他们还空袭了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在加沙地带的办公室,引起了土耳其的不满。以色列其实一直没有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袭击,而且在内塔尼亚胡成为总理以来,以军对加沙地带的攻击更加频繁。

以色列试图用封锁和袭击让巴勒斯坦人屈膝投降,让他们成为以色列的顺民,最终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单一的犹太化国家。但加沙地带的人民在这几十年来并没有向犹太复国主义者屈服,他们没有被以色列的恐怖主义行动所吓倒。

加沙地带的战斗将是一场长期的博弈,加沙人民还要忍受一代人,甚至四五代人的时间去战斗。
(被袭击的加沙城)


虽然哈马斯一直受到伊朗的支持,但以军袭击加沙与美国攻击伊朗没有直接关系。从1979年霍梅尼革命开始,伊朗和美国已经对抗了四十年。美国对伊朗进行了经济封锁和各种制裁。美国试图通过核问题绑架伊朗的主权,现在又想通过石油禁运政策摧毁伊朗的经济命脉。

但美国和伊朗都没有做好一场战争的准备,战争不过是双方口头上的说辞,用于表明政治立场而已。尽管伊朗威胁美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他明白自己没有实力。美国也没有足够的军费和伊朗这种体量的国家作战。一个阿富汗塔利班就能让美国烧掉半个国库,更别说伊朗了。
(阿里.哈梅内伊)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不管是巴勒斯坦人在加沙与以色列对抗,还是伊朗和美国发生新一轮冲突,都是为了寻求最终的和平,大规模战争并不会爆发。


朱兴子


如果注意到一个细节,就会对突然爆发的加沙冲突有更好的理解了。

以色列5月5日宣布,把一个哈马斯武装组织负责从伊朗联络资金的官员“定点清除”了。

这是一个新迹象。过去以色列对加沙进行报复,也就是针对一些军事目标。

比如哪里发射的火箭弹,就针对哪里把这个火箭弹发射场干掉。如今这次加沙冲突,显然以色列扩大了打击面,不仅针对军事目标,也开始针对哈马斯高层。

而且从过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以色列对哈马斯高层的动向是了如指掌的,只是什么时候下手清除的问题。

这次的冲突就把和伊朗直接相关的一个负责人给干掉了,说明盯上他也有很长时间了,不可能是这次哈马斯挑衅,以色列才注意到他或者碰巧袭击把他打死,一定是随时作战准备的。

为什么这次弄死这个人?应该和以色列认定这次哈马斯挑衅和伊朗有关。

目前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以压促变和极限施压的经济制裁与外交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虽然不至于为零,但有极大损失是肯定的。

而哈马斯、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阿富汗真主党、伊拉克和巴基斯坦什叶派武装等,都是伊朗分散在周边地区,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也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的小兄弟。

他们完全可以从侧翼帮助伊朗缓和目前美国对其步步紧逼的态势。

哈马斯与以色列是邻居,过去也经常搞袭击,因此哈马斯为了支援伊朗,对以色列挑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否则很想找到一个突然爆发冲突的理由。毕竟在埃及的调停下双方几周前达成停火协议,已经相安无事很久了。

特别是阿拉伯人最终是的斋月要到来,以色列人重视的独立日也在这周,彼此都有自己的事情,一般都不会主动而为。

不过虽然双方有冲突,但不意味着战火会引发美国和伊朗打仗。这还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对付哈马斯,以色列经验丰富,也不用美国帮忙。


木春山谈天下


进入五月后,巴以冲突烈度迅速升级,盘踞在加沙地带的巴抵抗运动哈马斯多次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与此同时,不甘示弱的以色列也通过发动数百次空袭予以回应。但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巴以双方目前已达成停火协议。

在以色列用军事手段还击哈马斯的同时,内塔尼亚胡也高调谴责德黑兰是哈马斯发动袭击背后的黑手,甚至称其试图利用哈马斯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看来美国在中东几十年如一日的干涉不无成果,“代理人战争”概念已经开枝散叶。

哈马斯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巴勒斯坦大起义”中异军突起的抵抗运动,其自成立之初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彻底消灭以色列,建立一个在地理上完全的巴勒斯坦国。而在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上,哈马斯相比同为巴勒斯坦政治派别的法塔赫激进许多。

不可否认,自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后,被国际社会普遍孤立的德黑兰很快就和哈马斯找到了共通点:反对以色列。从此以后,德黑兰便开始对包括哈马斯、真主党在内的激进组织进行长期的援助,意图对以色列形成南北夹击;而这也是伊朗在缺乏地区性盟友情况下实现战略延伸不得不走的蹊径。

如果从德黑兰的角度出发,无论支持哈马斯还是真主党都是为了更有效的遏制以色列,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具备“代理人”资格,但如果从巴勒斯坦的角度出发,哈马斯并非是伊朗精心培育、扶植起来的“打手”,而是基于巴以矛盾自我建立的本地区抵抗组织。

但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的“巧合”:美国进入五月后开始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哈马斯几乎同一时间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都让人有种“围魏救赵”的感觉。但就在伊朗联合哈马斯声东击西之际,美国武力威慑的阴影正在海湾地区慢慢扩大......

近段时间,美国将会向波斯湾部署一个航母战斗群和一个轰炸机编队,其目的就是通过此举震慑伊朗并保证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至于是否会向伊朗动手?笔者以为美国目前主要有两套方案:被动和主动!

所谓“被动”也就是审势而动,即伊朗在面对美国武力威慑时没有越轨动作的情况下,美国也会选择按兵不动。所谓“主动”就是制造和提升地缘紧张态势,比如美国在近期批准了阿联酋和巴林两国包括F-16战斗机和“爱国者”导弹的军售交易,总价值接近60亿美金。最重要的是,这笔交易完成后美国在伊朗周边的导弹数量将超过200枚。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美国的阴谋诡计果然奏效了。疑似都在按美国的剧本在上演肥皂制。

美国这次极限施压制裁伊朗,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特朗普的世纪协议上。表面上看,美国和法国的4艘航母300架战机上万名士兵频临阿曼湾,并放出狠话,要让伊朗的石油一滴都卖不出去;美国国务院又批准了对阿林和阿联酋的6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这都是一个目标的两层意思:对伊朗进行极限逼迫——逼迫伊朗进行反报复。那伊朗会首先报复谁呢?肯定不是美国本身,而是美国在中东的代言人沙特或以色列。但报复以色列似乎更敏感一些。所以以色列所说的代理人战争,话糙理不糙。



老大有难,小弟出头!这是围魏救赵的意思吗?

叙利亚战争八年中,也成就了伊朗的什叶派弯月走廊——即从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到黎巴嫩真主党,最后到巴勒斯坦阿巴斯武装,由于宗教的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武装串联了起来,结成了板块。伊朗在困境中力所能及的支援他们,成了他们的老大,俨然与美国所倡导的中东小北约版块相抗衡。这次加沙地带的冲突中,阿巴斯武装所发射的几百枚火箭弹都是伊朗支援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不但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移到了耶路撒冷,还公开承认了以色列队对戈兰高地的占有权,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所谓世纪协议,就是特朗普要给巴勒斯坦最终的国际地位问题的方案。在4月21日召开的海联会上,以沙特为首的国家强烈反对这一协议。虽然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打手,但要最终实施世纪协议,必须得到以色列的全力配合。所以,为了世纪协议的顺利实施,美国必须要让以色列和沙特俯首帖耳。最好的办法就是逼伊朗去教训他们,不失为一种借力打力的最好方式。



眼下伊朗被美国压得喘不过气来。老大受人欺负,小弟们当然要奋起救助。这次巴勒斯坦阿巴斯武装首先向以色列发射了200多枚火箭弹,很明显就是有围魏救赵的意思,背后真正的幕后主导者当然是伊朗。当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但是只要中东打起来乱起来,短期战略目的就基本达到。而乱到一定的时候——火候恰到好处的时候,美国会及时出面的。所以美国这次制裁伊朗,并不是真要对伊朗动武,而是要把伊朗逼到极限,声东击西,以达到自身的战略之目标。


书中有毒


5月3日巴勒斯坦武装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450枚火箭弹,而巴以关系本来在埃及调停下已经停战了数周,忽然在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斋月”以及以色列“独立日”的前夕生出战端,本身是很反常。但如果联系上伊朗在5月2日被美国加深制裁,此前被豁免的十一个经济体豁免到期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此前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之后,伊朗反应也一度激烈,然后被以空军炸了在阿勒颇的军事仓库,最后伊朗奈何不得以色列,但转眼巴勒斯坦武装就对以色列境内发射了火箭弹。

由此可见,巴勒斯坦武装跟伊朗的关系极为密切,以色列的表示并非无的放矢,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要对伊朗动手了。

伊朗虽然此前叫嚣要美国为制裁付出代价,但很快就放低姿态,宣布不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在美伊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这是伊朗明智的选择。

因为伊朗也知道,既然美国和伊朗自对抗以来,美国从来没有主动加兵在伊朗高原上,那么只要伊朗不采取如当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过激行为,就算蓬佩奥和博尔顿怎么威胁,美国也是不会对其动手的。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如今在美国能发动战争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特朗普,而这位总统最近的举措更将重心偏向于国内建设,不管是此前的边境墙博弈还是现在的“两万亿美金”基建计划,其要旨就落于实践大选承诺,并为2020年铺路。

正是在这种考虑下,这才有了伊朗此前面对媒体的那番话“特朗普并不想发动战争,只是他身边的人想”——可以说非常精准了。

最后,美国一直对伊朗“制而不攻”的原因,除了伊朗高原北临俄罗斯,东临独联体中亚三国的地缘过于敏感,俄罗斯势必不会坐观成败以外。还因为美国并不希望土豪沙特就那么失去么一个大敌——没了伊朗的压力,沙特凭什么还要向美国花成百上千亿美金买武器?订单至少得削减好几个量级。

当然在埃及势力收缩的情况下,美国也不觉得仅凭沙特就能抵挡的住土耳其的扩张,而留下伊朗,无疑能更好的在中东形成平衡局面——尤其是在美国将重心转移出中东,逐渐撤军的现在。

- END -

看见我们,发现世界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真实星球


真实星球


美国5月2日重启对伊朗的石油禁令制裁,近期美国在叙利亚袭击了伊朗的石油运输车队导致伊朗重大损失,以色列长期以来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进行空袭,伊朗遭遇的这些打压和损失不会一忍再忍,伊朗必然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伊朗为了扩大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支持一些什叶派国家和伊斯兰激进组织,这其中包括也门胡赛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这些国家和组织都是伊朗的小弟,伊朗向他们提供资金、武器等方面的援助。

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制裁和打压会使伊朗蒙受巨大损失,伊朗要想进行反击,通过哈马斯再合适不过了。这样不用自己出面,哈马斯通过火箭弹袭击以色列,这也可以算是伊朗间接对美以打压的反击。针对哈马斯的袭击,美国和以色列也心知肚明,因为美国提出与伊朗就伊核协议重新谈判的条件之一就是伊朗停止对中东激进伊斯兰组织的支持,并从叙利亚撤军。

美国目前重启对伊朗石油禁令,而且从国内调派一支F35战斗机编队到中东阿联酋军事基地,无疑美国在加大对伊朗的军事威胁。但是目前来看,美国对伊朗采取的是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双管齐下的策略,动武还没有摆上日程,所以美国近期不可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铭苏先生


在遭到由哈马斯完全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射至以色列本土的大约250枚火箭弹袭击以后,中东小霸以色列当然不会吃这个亏了,必然会采取强烈的报复措施,固然以色列出动了大批战机,在遭遇袭击的第一时间针对巴勒斯坦境内的目标实施了空袭,就连北约成员国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驻加沙地带办事处,也未能幸免遭到了空中打击。针对本次来自巴勒斯坦控制区的火箭弹突袭,以色列第一时间谴责是伊朗发动了代理人战争,并快速给予了回应;在美伊双方大博弈的背景下,中东某一地区突然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或者突然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事实上都在外界的预料中。

毕竟伊朗自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已将触角延伸到了中东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是非常有实力的,且对外持续输出宗教和革命,自然成了美以等国的眼中盯,必将拔除而后快。

以色列人说加沙袭击事件是伊朗发动的代理人战争,此话其实不假,稍微关注中东国际事务的推文者,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从黎巴嫩真主党到叙利亚政府军,从也门胡塞武装到到巴勒斯坦阿巴斯武装,包括什叶派一个两极化的伊拉克最大宗派组织,也成了伊朗什叶派政权的盟友,伊朗的什叶派弯月走廊已成一定气候,足以和美国所倡导的中东战略联盟(MESA)也即中东小北约板块相抗衡。


随着美伊就伊朗出口石油展开的封杀和反封杀,中东地区的局势将更加持续动荡不安,巴勒斯坦首先站出来,对以色列本土发射了火箭弹,就是对伊朗的强烈支持,毕竟当下的伊朗遭遇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困扰。5月2日开始,美国扬言要将伊朗外销的石油归零,一滴油都别想从波斯湾运出去,当下的老大被美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危机关头小弟站出来对老大有所表示了;当然,本次火箭弹从巴勒斯坦控制区飞到以色列本土,背后的幕后主使者不仅以色列外界都认为就是伊朗。

现在,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归零这件事上,似乎又并不着急了,因为网络上并未传来美海军航母编队对伊朗油轮采取阻拦和封堵,伊朗的油轮依然在海上跑得非常欢。

看来,美国人希望是中东持续动荡起来,最好是乱成一锅粥,国际油价蹭蹭望上爬,符合美国的利益,毕竟现在的美国已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得益于国内页岩油开采技术的突飞猛进。

至于美国人和伊朗开战,估计大概率不会发生,地面进攻光是兵力调动、战车、直升机、燃料等后勤保障到位,最起码得准备三至六个月,用远程巡航导弹攻击,或战机精确制导炸弹打击,都要消耗大量的美元,对现阶段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这仗真心打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