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见一石头上刻四字,大呼司马家危矣,为何转身杀掉猛将?你怎么看?

楊過滒


天下是是非非不断,曾经的三国乱世,已经不知道将多少英雄人物送入坟墓,如今司马懿掌权,又亲自将自己身边的得力干将送下了黄泉,本是无仇无怨的两人,为何会生出如此嫌隙?

而且这次司马懿无端杀害的还是对曹魏天下有过突出贡献的大将军,难道司马懿这样老谋深算的人晚年也不复过去的睿智了吗?

这件事还要从一个巧合说起,当年司马懿在路上捡到了一颗石子,上面写着牛继马后四个大字,其实当时曹操和曹丕早已经去世了,司马懿正是在这个时期显露出了自己夺权的野心,同时,当时的曹魏天下名义上还是曹姓之人的,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成为了司马家的。

说起来司马懿这个人,他对曹魏的天下有过不小的贡献,为什么蜀国有卧龙,五虎在手,依旧打不下曹魏?正是因为曹操手底下有司马懿这一号人物。

对于曹操来说,他正是对自己天下威胁最大的人,司马懿也是卧薪尝胆数十载才能够夺权的。

但凡是建立大功业的,有几人是只为自己本身考虑的?建立大功业者,自己享乐只是其一,而荫蔽后世确为其二。

司马懿辛苦得来的天下,自己是没多少时日享受了,只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而就是这片天下,竟然要落入牛姓人之手,这自然是司马懿无法接受的。

其实古代的时候还是对这种具有奇幻色彩的事情是很重视的,捡到那块石头本就是不祥之兆,即使是秉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司马懿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威胁。

果不其然,在他找遍全军以后,还真就发现了一个牛姓将领,其人名为牛金,是司马懿手底下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对司马懿一向是忠心耿耿,司马懿发现所谓牛姓之人竟然还是自己手底下的将军,便在也没有怀疑,历代夺权的都是一些手握兵权的人,牛金自然也具备着这种潜力,故而司马懿没有丝毫犹豫的,开始设计陷害他。

牛金被司马家请来参加一场鸿门宴,就在这时,司马家人用毒酒将他害死了。


魏青衣


人名犯地名,一向是大忌,比如闻太师死于绝龙岭,庞统殒命落凤坡,司马懿的名字虽然没犯地名,却遇见了一件类似的事。

话说司马懿是魏国权臣,此人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权术尤在孔明之上,擅长知人识人的曹操认为司马懿很有野心,死前提醒儿子曹丕要小心提防。

曹丕称帝后,对司马懿既重用又提防,做了两手准备,司马懿是个老狐狸,尽管他的个人和家族势力已经十分强大,但仍在韬光养晦,小心隐藏,甚至不惜装病,唯恐惹祸上身,使得曹丕找不到借口对他下手。

尽管司马懿十分小心,但外界仍有他篡权夺位的流言。有一天,魏国境内连日暴雨,在一处山区发生泥石流,很多石头被冲出来,司马懿正好带兵路过此地,前锋来报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挡道,石头上还刻着四个大字。

司马懿闻言十分好奇,亲自来看,果然在一块巨石上发现四个大字:牛继马后。

别人看了石头倒没什么,司马懿看了却顿起疑心,他很相信各种谶语传说,司马家迟早会把曹魏取而代之,但“牛继马后”不是说有一个姓牛的将来会取代司马家的天下吗?

司马家还没夺天下,老天爷就提醒自己,不行,自己必须先下手为强!

司马懿想来想去,姓牛,又能给自己带来威胁的只有手下一员猛将——牛金。

司马懿把牛金请来喝酒,不明觉厉的牛金虽然觉得有点奇怪,迟疑着不敢喝酒。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早就有所准备,他使用的酒壶里面暗藏机关,实际上有两个酒槽,一个装的好酒,一个装的毒酒,司马懿给自己斟上好酒,先干为敬,牛金不知真相,便放心喝酒,却喝下了毒酒很快毒发身亡。

解决了牛金,司马懿长舒一口气,他没有将曹魏取而代之,但解决了司马家的后患让他能放心归西了,一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终于篡魏称帝,建立西晋。

但司马懿没有料到,所谓“牛继马后”,指的不是当前,而是数代以后。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世袭琅邪王,司马觐的妃子夏氏和一个姓牛的王府小吏发生私情,生下了司马睿,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被拥戴为帝,成为东晋开国皇帝,是为晋元帝。

这个故事绝不是我瞎编,而是出自东晋史学家孙盛的《晋阳秋》:

“又初元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司马懿自以为先下手为强,毒杀了牛金,但人算不如天算,数代以后,司马家仍未逃过“牛继马后”的谶语,真可谓造化弄人啊!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说的“牛继马后”的故事,大意是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牛继马后”四个大字,心中大惊,便把身边姓牛的人捋一捋,发现大将牛金比较符合四个大字里面的牛,于是就骗来喝酒,把牛金毒杀了。

《晋书》记载:“又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司马懿杀牛金,就是因为“牛继马后”这个说辞,怕牛姓会代替司马,坐上天子之位,所以先杀了牛姓部将以绝后患。这跟曹操做了三马同槽的梦一样,都是预示天下的归宿。

但司马懿没想到的是,这个“牛”并非牛金,而是一个叫牛钦的小吏私通恭王妃夏氏,而后生下了晋元帝司马睿。这在刚才提到的《晋书》后半句有写。

(恭王妃夏氏)

这则故事看似在丑化晋元帝司马睿的血统问题,而实际上是在神话晋元帝在皇位上的合法性,这是早有预示的。天意早有显示,牛将代马,司马懿聪明一世想预防此事发生,怎想天意难违,最终还是“牛继马后”,只是可怜了莫名其妙被杀的牛金。


此类说法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如刘邦的母亲被蛟龙上身,生下了刘邦,这种故事就是为了凸显刘邦的不平凡,都是皇权天授,天命所归的说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政治宣传。


其实,这样的故事最经不起推敲,简单来说,司马睿的血统问题,如果真的存在这种问题,司马睿又怎么能当皇帝?司马家族的成员多如牛毛,王敦、王导怎么可能拥立血统不纯正的司马睿上位?

两汉两晋时期谶纬横行,上至公卿王侯,下至黎民百姓,都相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语或一副模凌两可的古图,里面暗藏着玄机,所以就有政治人物借用谶纬来进行政治投机。

那么牛继马后,有很大的可能是某个阴谋家用来制造舆论,暗示晋朝不可避免的衰落,将来有一个姓牛或与“牛”姓有关的人来代替。

然而事实真的总是那么巧合?“牛继马后”是天命所归还是阴谋与野心的政治投机?


挚滗画畫紅尘


曹操奋斗了大半辈子,灭掉了袁术、袁术、吕布、刘表等一众豪强,统一中原大地。然而曹操所奋斗来的这一切,却成为了别人的嫁妆。



司马懿,作为曹操身边的谋士,通过超强隐忍能力和足够长的寿命,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人,然后在整垮草包曹爽之后,逐渐将接管了曹魏的政权,将曹操祖孙三代人的积蓄原封不动的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并在自己孙子司马炎手中完成了以晋代魏。

司马家窃取了曹家的江山,但是很快就找到了报应,二世而衰。晋朝的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智商可能没能达到正常人的水准,从而导致了贾南风祸乱朝政,引发了八王之乱,消耗了晋朝的国力,这才有了五胡之乱的惨象。

而更惨在后头,西晋灭亡之后,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在江南延续了晋室血统。然而,在不少史籍中记载,这个司马睿,其实并非司马家的血统,而是牛家的后人。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又初元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晋阳秋》

大概就是说司马懿在尚未掌权之时,有一年魏国境内发生了一件怪事,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石头,恰巧司马懿经过此地,发现了这个大石头。司马懿在这个大石头上面发现了四个字:牛继马后!

司马懿看到这四个字很吃惊啊,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有篡权之心,以马代曹是势在必行之事。可是,牛继马后让司马懿很不爽,马自然指的是司马家族,牛继马后岂不是说姓牛的要要取代他司马家族获取天下?


司马懿越想越不对劲,自己谋划这么久,岂能让姓牛的捡了便宜?司马懿想来想去,当时魏国境内姓牛之人,名气最大的人是大将牛金,司马懿遂设计了一把鸳鸯壶,一边是美酒,一边是毒酒,假装邀请牛金小酌几杯,从而毒杀了牛金。

司马懿本以为毒杀牛金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此牛非彼牛,他毒杀的只不过是一个假牛,真牛还在后面。

司马懿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之外,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伷,这个司马伷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司马觐。在司马家获取天下之后,司马觐被封为琅邪王,死后谥号为恭。

司马觐的王妃夏氏,也不是安分守己的女人,竟然和一个叫做牛钦的小官私通,竟然还怀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东晋的开创者司马睿(晋元帝)。也就是说,司马睿应该叫做牛睿!

而马继牛后这四个字,就以这样一种方实现了。


小镇月明


先说说司马懿的逆袭之路,顺便哀叹一下司马懿的扮演者之一波叔的堕落之路。


司马懿,在三国上可谓是最大的赢家,除了足智多谋,最重要的就是能忍能活,他的一生当中,“目送”走了曹操曹丕父子,甚至还熬死了曹魏第三代君主曹睿,同时也耗死了当时应该算智谋界王者级别的诸葛亮。

他就像当今的钉子户一样,只要弄不死我,我就往死里跟你耗。他更像是游戏里面的大后期英雄,在曹魏集团第一代智囊团都在世的时代,至少荀彧荀攸贾诩什么的都活着的时候,司马懿除了给曹操献上联合孙权打击关羽这一战略方针之外,也就没献过什么计策,当然就这一个方针就已经很厉害了,大家要知道曹操差点被关羽吓得要搬迁。

司马懿前期人生黯淡,并没有之前提到的几个谋士贡献大,跟郭嘉就更不能比了。曹氏对司马懿的印象一直就不好,就因为有一次曹操看到了司马懿回头的时候就头转脖子不转,目光跟头野狼一样(所谓的狼顾之像)。觉得他狼子野心,所以曹氏就一直防着他。直到曹操及第一代谋士都死的差不多了,司马懿就多年媳妇熬成婆了,渐渐开始掌兵带军,只有存世的他能称得上是诸葛亮的对手。

可惜曹氏几代君主依然是边用他边打压他,处处提防。最后熬到曹芳时代,给曹魏打了三十年工,当了三十年孙子的他终于忍不住了,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氏,掌控了曹魏的军政。



司马懿看见的四个字又是什么,为何大呼“司马家危矣”,杀掉的又是哪个武将?

有一年在魏国的境内,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石头,恰巧司马懿看见了,石头上写着四个字:“牛继马后”。

那位说了,这四个字还不是谁故意搞恶作剧刻上去的?错,还真是天然纹理形成的,司马懿没那么小儿科。

司马懿看到这四个字,若有所思,他想到了曹操“三马食槽”这个梦(三马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食槽者,食曹也),再看了看“牛继马后”四个字,细思极恐。

司马懿心里想,几个意思?合着以后我司马家要凉凉呀,而且是要凉在姓牛的手里,既如此,姓牛的就必须死!

正好他身边有一位大将叫做牛金,牛金早在曹仁还活着的时候就跟他一起出生入死了,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员大将,还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那也不好使,司马懿就对牛金动了杀心,于是有一天他就找牛金喝酒请客吃饭。牛金一个粗人,没想太多也就答应了,他万万没想到司马懿用的酒壶是鸳鸯壶,有两个酒槽能自己控制倒什么酒的那种。司马懿给自己倒好酒,给牛金倒毒酒,最后司马懿得偿所愿,牛金就这么被毒死了。

我还记得今年春晚时刘谦的魔术,就一个壶能倒出好多种饮料,原理就跟刚才说的鸳鸯壶差不多,当然了构造上比鸳鸯壶要复杂的多。

司马家最后“危”了吗?我当时看《虎啸龙吟》那部剧中,司马懿政变那一桥段的时候,弹幕上都在疯狂刷“窃取来的朝代,国祚不会绵长。”


果不其然,一语成谶,虽然司马懿把牛金杀了,可是此牛非彼牛也!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之后,到司马炎儿子那一代西晋就凉凉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紧接着西晋就灭亡了。

西晋之后就是东晋了,一口毒奶应验的时刻来临了,东晋的皇帝司马睿,其实也可以叫牛睿。

为什么呢?

司马懿有个孙子叫做司马觐,他的王妃,和一个姓牛的小官私通,剩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司马懿害怕的 “牛继马后”就这样干净利落地实现了,没错,就是这么“神奇”。


历来现实


曹操还梦见“三马同槽”都没见他杀了司马懿一家,可见司马懿确实心狠手辣,这事说的是司马懿看见石头上的“牛继马后”四个字,之后想起来曹魏有个大将叫牛金,于是将其杀害。

《晋书·元帝纪》记载:“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司马懿)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

牛继马后

司马懿的一生不仅漫长,还非常善于隐忍,司马懿亲眼见证了曹魏是如何夺取汉室江山的,而如今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想要夺取曹魏江山,他为子孙后代扫清障碍,自己运气也不错,熬过了曹氏三代人,曹魏元老级别的老将也相继去世,即使有几个刺头也被司马懿镇压,原以为可以安心度过,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一块石头,这个石头的出现让他寝食不安。

这块石头竟然是黑色的,非常奇特,黑色石头本来就不多见,让司马懿不安的是石头上的四个字“牛继马后”,这四个字都是石头上的裂纹组成的,天然形成,当时被称为“玄石图”,上面的字也被看成是天命符应,也就是说这在后世是会得到应验的。

司马懿认为牛在马的后面,紧随其后,那不就意味着自己司马氏以后会被牛氏取代?和曹氏一样的结局,想起来背后一阵阴凉,于是就将苗头转向牛氏,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思前想后,发现身边果然有一位姓牛的将军,这人便是牛金。

牛金剧照

毒害牛金

牛金能征善战,非常骁勇,是曹魏后期的大将,跟随司马懿东征西战,所向披靡,战功赫赫,尤其是在军中的威望甚高,原本就猜忌多疑的司马懿最终下定决心将其毒害。

这天司马懿请牛金前来喝酒,摆起了鸿门宴,牛金对司马懿一直也有所提防,两人面对面坐着,司马懿拿起酒壶,牛金心想这酒指定不能喝,司马懿老奸巨猾,先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牛金看见司马懿安然无恙,心里倒是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了。

紧接着司马懿给牛金倒了一杯酒,牛金非常豪爽的喝完,正当他放下杯子,两眼看见眼前的司马懿,司马懿的眼神犀利,以他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出,这是司马懿杀人的前兆,牛金牛立刻站起身来决定告辞。

司马懿说了一声“牛将军,你今天怕是出不了这个门了。”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牛金倒地的声音,原来司马懿特意为牛金做了一个鸳鸯壶(也叫阴阳壶),壶内有美酒和毒酒,只需按下开关,便可以控制倒出来的是毒酒还是美酒,牛金怎么会想到这些。

牛金死了,司马懿并没有多开心,他认为既然是预言,哪有这么轻易就破除的,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些,事实证明,牛继马后最终还是应验了。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之后,建立晋朝,晋朝到了司马觐做皇帝的时候,司马觐的妃子夏侯氏和一位叫牛钦的小吏通奸,妃子还为牛钦生下一子,便是司马睿,司马睿之后又做了东晋的皇帝,也就是晋元帝。

想想司马懿千算万算,还是斗不过天算,明代的李贽,每次写文章都将东晋称为“晋牛氏”。不过这也只是后人杜撰的,可信度并不高。


羽评郡主


三国后期,曹家已经从繁花盛开经历到叶落草枯,而司马懿家族却枝繁叶茂。司马懿陪伴了曹家三朝,可谓超级隐忍的元老级别。他目睹曹操虽然大权在握,因顾及“乱臣贼子”的帽子会扣到自己头上,却不敢称帝,曹丕简单粗暴,逼迫汉献帝禅让,刘家江山改姓了曹。他是否提前想到,曹家的江山会以同样的方式被司马家族掠去呢?


曹丕,曹叡选拔人才时,只把眼光盯到自己家族里面,导致人才缺失,到了后期司马懿不断的培养心腹和人才并引荐到朝廷内部,带兵打仗的一切事,都由司马懿独揽大权。他在等待一种逆袭的可能。他看着曹家三代君主离开人间,第四代君主曹爽上位,他发动高平陵政变,灭了曹爽,并把曹家灭门,司马懿的儿子们龙腾虎跃,随时都能把曹家江山取而代之。


有一天司马懿突然发现一块大石头,石头并不稀奇,主要是石头上的四个字“牛继马后”让他惴惴不安。谨小慎微的他,是这样理解的:姓牛的人要取代司马家族!司马懿的心里顿时像吞了铁块一样沉重。他虽不是高瞻远瞩神人,但有未雨绸缪的手段。他在思索,这个“牛”人到底是谁?如果司马家族的江山真的被姓牛的取代,那就会有类似曹家的另一场血雨腥风。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牛人揪出来杀了,以绝后患!他的儿子告诉他金牛还活着!金牛是个什么东东?原来金牛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他跟过曹仁,现在跟着司马懿杀遍大江南北,有很大的军威。司马懿马不停蹄地和儿子们商量除死金牛的方法。人生有晴空万里,也有狂风暴雨,金牛的暴雨人生来临。



《宋史·符瑞上》记载:“先是,宣帝有宠将牛金,屡有功,宣帝作两口榼,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自饮善酒,毒酒与金,金饮之即毙。

司马懿作为金牛的上司,他邀请金牛来家做客,司马懿准备好了毒酒等着他。金牛看到美酒和丰富的菜肴,大概意识到,“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并且此宴席大有鸿门宴的味道。以他对司马懿的了解,这老头狡猾、奸诈、心狠手辣。所以金牛拿起酒壶先给司马懿满上,敬了司马懿一杯,探探路子。他看着司马懿饮完才放心开喝,不久毒发身亡。原来司马懿的特制酒壶有玄机,所以司马懿喝到肚里的酒没有毒性。



司马懿以为从此后顾无忧,他哪里想到是自己错杀了一员猛将。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 ,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

西晋初年,司马懿的孙子琅邪恭王司马觐娶夏侯氏为妃,夏侯氏不守妇道,竟与王府一个姓牛的小吏勾搭上,这也太巧了,石头上的牛人几十年后就这样出现了。夏侯氏生下了牛小吏的儿子司马睿,司马觐喜当爹,把司马睿当自己的血脉培养,让他继承王位。这件事史书有记载,司马睿不是皇族的血脉。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宋书》、《魏书》、《晋书》和《旧唐书》等也都有记载。



317年4月司马睿“司马懿的曾孙”在建康正式称王,于318年正式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懿千算万算,最后司马家的江山还是让姓“牛”的无意中夺走了,司马懿知道了会不会气活呢?


小姐姐讲史


说的是”牛继马后“这个图谶吧?


魏明帝时,司马懿曾经见到一块黑色石头,上面画着一匹马和一头牛, 而牛跟在马的后面。司马懿认为这预示着以后会有一个姓牛的取代司马氏。恰在此时,司马懿麾下有一个姓牛的将军,屡立战功,司 马懿怀疑此人便是取代司马氏家族的那头牛,于是司马懿用毒酒害死了这个将军。

司马懿自此以为高枕无忧,岂料到了西晋末年,一个姓牛的小吏与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私通,在王妃身上留下了种。后来王妃生下了 一个儿子,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司马睿的生父便是那名牛姓小吏,所以东晋王朝的皇帝不是司马懿的血脉。此事见于诸多正史,然而古今史家对此多有异议,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南朝史学家沈约编写的《宋史·符瑞上》记载:先前,司马懿有个受宠的将军牛金,屡立战功,司马懿在酒壶上做了手脚,自己喝下正常的酒,让牛将军喝下了毒酒。牛将军喝完毒酒后立刻毙命。司马师不解的问:“牛金是名将,可以重用,为何要害死他?”司马懿说:“你难道忘了那块石头吗?上面画着马和后面的牛。”后来,晋元帝司马睿的母亲夏侯妃,与琅邪国姓牛的小吏私通,因此生下了元帝。

而北朝史学家魏收编写的《魏书·列传第八十四》则记载:“冒用西晋皇族后裔之名的司马叡,字景文,是晋将牛金的儿子。当初司马懿生琅玡王司马伷,司马伷生琅玡王司马觐。司马觐的王妃是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牛金通奸,于是生下司马叡,因冒姓司马,仍然为司马觐的儿子。”

唐朝宰相房玄龄主编的《晋书·元帝纪》采用了沈约的说法,称司马懿毒死了将军牛金,后来琅玡王妃与姓牛的小吏私通,生下晋元帝司马睿。


但也有人质疑晋元帝司马睿是牛氏之子的说法。隋朝史学家王邵说:“沈约、《晋书》编造离奇的说法,称琅琊国一个姓牛的人,与夏侯妃私通,生下晋元帝司马睿,因此又叙说早先司马懿用毒酒杀牛金,而石符验证了此事。我分析此言,他们说司马睿是晋将牛金的儿子,我计算了下年代,全不相干。”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同王邵的话,他在《史通》中批评沈约和魏收:“沈约著书,喜欢诬蔑前代,写晋史则故意编造离奇的说法,写宋史则多加诽谤的言论,前代史书记载,已经讥讽他谬误了。而魏收依附北朝,尤其喜欢诬陷南朝,收集南朝的流言蜚语,添油加醋。于是称司马睿出自于牛金,刘骏上淫路氏。可谓是助桀为虐,幸灾乐祸。不久后他断子绝孙,死后又遭辱尸,大概是他私下胡编别人的丑事导致的吧。”

另外,关于“牛继马后”的符谶,还有一种说法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取代东晋。刘,牛,读音相似。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取代西晋。犍,意为公牛。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檐雨阶苔


故事追溯到古代三国时期,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正处于对曹操家族发动政变,成功得到皇位之际。

正当司马懿想要过几天安稳日子时,却在路上行走时,无意间捡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字。

司马懿看清之后,顿时胆战心惊,认为司马家族有危险了,随后杀了身边的一员猛将。这是为何呢?

一、略懂占卜术,看出石头刻字天机。

在三国时期,除了诸葛亮具有占卜术外,另外一位懂此术就属司马懿了。

司马懿捡到的石头上刻着“牛继马后”四个字,当他看到这四个字后,害怕到后背直冒冷汗。

脑海里突然回忆起,曹操在世时曾经给他讲的一个梦,说有三匹马在食槽里的吃草。之后,司马家就代替了曹家。

而正值他以为大权在握之时,突然出现这么一块刻字的石头,这让司马懿不得不防啊。他认为这是上天在通风报信,预示着将来司马家族会被姓牛的家族取代。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看父亲满脸焦虑的表情,就急忙上前询问原由,司马懿神色紧张地对儿子说:

“牛金还活着。”

其实在三国时期,牛金并不出名。他原本是曹仁手下的一员猛将,后来又成为司马懿属下,曾跟着他四处征战。

在曹魏军营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对曹家一直是忠心耿耿。

司马懿一想到牛金时,就立即产生了除掉他的想法。

二、谋计策清除,尽力扫净一切障碍。

司马懿带领司马家族历经三代人几十年的征战,好不容易打败曹氏家族,为子孙后代拼下今天的绩业,不能就这样前功尽弃了。

因此必须扫净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而在当时牛金对于司马家族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

牛金毕竟是德高望重的老将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杀了。

于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想出除掉牛金的计策。让司马懿请牛金喝酒,然后趁机杀掉他。

司马懿为牛金摆了一出“鸿门宴”,还专门制作了一个酒壶,壶内分两层,一层装有好酒,另一层装有毒酒,又叫阴阳壶或者是鸳鸯壶。

然后邀请牛金来家中喝酒。牛金一直提防着司马懿,开始说什么也不肯喝酒。

为了取得牛金的信任,司马懿先为自己倒了一杯好酒,一饮而尽,先干为敬了。

然后给牛金倒了一杯毒酒,牛金见司马懿喝完没事,一直提防着的心就落地了,也非常豪爽地把酒喝了。

牛金哪里能想到,司马懿竟然在酒壶上做了文章呢? 最终还是被毒酒害死了。

三、自己年事已高,不管对错都必为之。

司马懿当时年事已高,倘若自己不在了,如果真的是牛金取代了司马家族,那对于司马家来说,将会带来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司马懿也知道,牛金不一定就是石头上刻字所指的那个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因此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以绝后患。

事实上,司马懿也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捍卫着司马家族的权势。

后来,司马懿利用自己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手段,确实成功的帮助子孙打下了扎实的根基,统一了天下,长达四十多年时间。

但是当到了东晋时期 ,石头上刻的“牛继马后”,还是得到验证了。

据史上传说,东晋的第一位皇帝司马睿,即晋元帝,是司马觐的一位妃子夏侯氏的私生子。

父亲是一位叫牛钦的仆人,自司马睿继承王位开始,司马家族的江山实际上就被牛家取代了。

想来,再机关算尽、神机妙算的司马懿,也无法算出50年之后的事情来呀。

就更别说去破除预言了。换言之,任何人都无法违背天意。

事实证明,历史的发展都是顺应着一定规律的,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博物馆


事实上石头只刻三个字,曹操身死,曹丕继位,威逼汉献帝甚于其父,在继任魏王的同年代汉受禅,建魏国称帝,年号黄初,大封群臣,当上皇帝第四年,凉州张掖地区柳谷口先是久旱无雨,赤地百里,后来又像发了疯似的下雨,大雨不停,造成泥石流,从柳谷口的山上流下很多石头,石头中有七匹石马,一头石麒麟,一头石白虎,还有石牛,八卦,星图等象,其中有一石特象灵龟,背上写着三个字:大讨曹。当地官员便把异象上报,只说有麒麟石虎等物,曹丕认为是祥瑞,颁告天下以安定臣民,其事在《资治通鉴魏纪》中有记载。


这件事的细节最高层不知,而下面的官员象术者得知后纷纷前去探看究竟,议论纷纷,认为上天如果降祥瑞,应在禅代前,哪有事后补降的道理?何况“大讨曹”三字,让人细想不寒而栗,字面看难道是大家讨伐曹家的意思?猜归猜,没有敢上奏给曹丕知道。(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人们还在现场发现了另一个奇特现象,就是七匹石马先流下来,后面就跟着一头石牛,在众象数者的参详下,破解了这一现象,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牛继马后。这一消息当时过于敏感,只是私下猜度,地方官员及少数人知道,朝廷不知有此事。


曹丕死,魏明帝曹睿在位,诸葛亮开始北伐,往魏国西北方狂揍,曹真之后换司马懿领军对阵蜀汉,你来我往之后,司马懿权势渐大,长期驻在雍凉,也得知了这一传闻,时已形成谶语,行伍之人听后一笑置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睿后期,东北方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率骁将牛金等人往讨,一年平定,众人各自升官,到此时,司马懿功高盖世,已隐然成为曹魏元老重臣的领军人物,也是世家豪族根本利益的代表。

这时的司马懿福至心灵,想起柳谷口上天示警的事,对大讨曹有所心得,觉得这样的形势,世家豪族取代曹家是早晚的事,不出意外自是司马家为首,大讨曹不难理解。而牛继马后则颇费思量,思前想后,给他想出名堂:莫非在我之后,姓牛的会取代我或我后代的位置?以老司马的人奸心狠腹黑,心动即行动,把这个目标定为朝中的牛金,牛金时封后将军,又是曹操时老将,确有可能在老司马嗝屁之后取代他领军的可能。于是设宴,邀请他饮酒,在酒中下毒毒死了他,自以为除去心腹大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则谶语继续流传,待到西晋建立不久,司马家德行不足自取灭亡,八王之乱祸害天下,导致五胡乱华一发不可收拾,司马懿的三子司马伷先有灭吴大功封大将军,又封琅琊王,其子司马觐继王位,后妃有人难耐寂寞,与府内一牛姓小吏私通,生下一子,即后来的司马睿,西晋灭亡,司马睿继父位,在豪族王导的扶持下,渡过长江来到江东,继承西晋衣钵,史称东晋,柳谷口上天示警和谶语一说至此应验,牛金死得冤枉。这件事在《晋书》《魏书》都有记载,后人甚至直接把东晋称为牛氏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