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大豆产业该如何发展?

张路Vacant


实话实说,虽然我知道很多人对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以为它还可以重现当年的辉煌,重回世界之巅。可是,现实很残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并不看好国产大豆未来十年的走势,至少在总产量上面不会有太大的起色,国内大豆消费还是得依赖于进口。除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发挥自身非转基因特点以外,国产大豆已经没有能力和机会再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相对抗了。

说完这些,并不是钟情三农太过于悲观,而是我国目前的大豆生产水平以及我国的耕地面积所决定。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国产大豆亩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严重落后于其他大豆种植强国。
其次,我国的耕地面积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进行太大规模的大豆种植。
最后,我国今后的大豆消费量还会继续保持旺盛,而且远远高于国产总量。

所以,即便是举国上下对于实现国产大豆彻底振兴的呼声非常的高涨,但是很遗憾,国产大豆也不可能在十年时间里就能做到从现在亩产120公斤,总产1600万吨跨越至亩产200公斤,总产量1亿吨以上。

那么,今后,国产大豆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笔者以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提高国产大豆的种植水平,尽可能的增加亩产量。目前,我过大豆平均亩产只有240多斤,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太大改善,和美国目前保持的世界最高水准亩产400多斤还有很大差距,和巴西,阿根廷等国也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今后国产大豆可以在提高亩产水平上多下一些功夫,争取在五年或者十年以后,将亩产提高至300斤左右。
第二就是保证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购销活力,拓宽消费渠道,让大豆种植者能够将自己手里的大豆卖上一个更好的价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和促进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保证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第三就是国家层面应该划定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域,以国家意志来抵御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于国产大作的冲击,否则,国产大豆种植效益差,种植面积小,总产量低这情况之下。处境会越来越艰难。

未来十年,国产大豆还不具备与进口大豆相抗衡的实力,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依旧会大大超过国产大豆总量。
但是,国产大豆如果能够发挥育种,以及科学种植等各方面的潜力,至少可以使我国本土生产的大豆总量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在面对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时有底气。


钟情三农


未来10年大豆农业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其实是现在很多农民朋友非常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北方的农民朋友。因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在北方,可是现在咱们国家的大豆价格却非常的不理想,有的甚至想卖出去都特别的困难。我们国家每年需求的大豆量非常多,高达1.1亿吨,但是每年有9000万吨的大豆都是靠进口,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很多农民朋友的不满,在这里老张其实想要说一点大家不爱听的话。



很多人现在都在抱怨咱们的大豆只会依赖进口,造成了国内大豆种植户的生活苦不堪言。实际上这种想法啊,是很片面的。这是因为我国按照现在1.1亿吨的大豆需求量来算,我们国家的大豆亩产平均在120千克,也就是说大豆的亩产量非常低,甚至低到了什么地步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我们现在的大豆完全依靠国内种植的话,那么我们整个东北加上华北地区,每年全部种植上大豆,按照每亩大豆120千克的产量,仍然不能够满足我国每年1.1亿吨的大豆需求量。说到这里相信明白事理的朋友都会知道,我们的大豆目前的状况来看,是不可能完全的取消掉大豆进口,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依赖于大豆进口。这个情况啊,目前来看是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一旦我国进口大豆的途径出现增大的障碍的话,国内的大豆市场就会乱套。所以现在我们,从国外进口大豆实际上是有效的转嫁种植成本,否则的话,我们国产的大豆,玉米,小麦等全部将会不能够满足目前的民众需求,会有很多人缺衣少食。

因为大豆种植的产量比较低,所以注定了大豆种植如果不能够进行规模化的种植,很难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个问题不光是一一线的农民朋友非常的头疼,很多的农业专家其实心里面也非常清楚。但是我们国家的农业人口基数太大了,6亿人口在农村这个话题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变得无比的沉重,而且现在农村很多都是五六十岁开始与社会出现脱节的人在耕种,如果我们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么这些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又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矛盾,所以在老张看来,现在的农村问题其实非常的错综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一两个调整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对我们的政(请无视)府实在是误解太多。

讲清楚了现在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现状,那我就来说一下未来10年大豆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老张认为未来10年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会逐渐的走向集中化,因为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简单的话说就是以前一个人最多能够种三亩地,那么现在一个人可以种植5亩地,这就是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必须得到提高,所以未来10年大豆种植产业也必须面临着生产力的提高,要么在亩产量上得到改善,要么在生产耕作模式上得到改变,纯粹的依赖进口,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风险太高。


老张谈三农


未来10年大豆产业该如何发展?
笔者以为,未来十年时间里,不要指望国产大豆击败进口大豆,还是应该务实一些,在提高亩产水平多下功夫。
同时,尽可能的保证我国的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不出现大幅度的增加或者减少。我已经不止一次的说,指望国内高达一亿吨以上的大豆消费全部自给自足肯定已经是不现实了,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年以后都是如此。今后的国产大豆只能在提高亩产上做文章,在种子面积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的让国产大豆的自给率再高一些。

国产大豆现状:依托政策,维持现状。
2018年,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新高,达到了1.3亿吨左右,与此同时,生产总量也来到了1600万吨左右,比去年高出了100万吨左右。但是,这样就不能够改变我国大豆消费严重依赖于进口现实。
去年一年,我国共进口了8600万吨左右的进口大豆,其中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些国家的转基因大豆。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总产量方面和我国巨大的市场供需以及庞大进口总量相比,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即便是在2019年国家明确提出了国产大豆振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的大豆种植户发放了大量补贴,保证种植面积增加,促进种植积极性,但是今年的最终产量恐怕还是会在1800万吨以下。

提高亩产,保证面积,未来十年国产大豆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国产大豆必须要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尽可能的提高亩产产量,是因为目前的国产大豆平均亩产太低了,已经有将近15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2008年前后,我国的大豆亩产水平就已经接近了250斤,可是到了现在,还是在240多斤左右,已经多年停滞不前。要想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产量必须要提高上去,而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无法开辟大规模种植的背景下,提高国产豆亩产也就成了可行之计。如果能够在5年、10年以后达到了300斤,缩小一下与世界其他大豆种植大国与强国之间的差距,也是极好的。既然已经失去了与国际大豆强国竞争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机会,国产大豆就好好经营好国内市场吧。


粮油市场报


请问:目前我国自己生产的大豆总数量能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吗?答案是:不能。请问:未来十年我国生产的大豆能满足我国的市场需求吗?答案应该是:能。道理作简单,既然我们进口的大豆是转基因品种,如果我们国家的农民也种植转基因的大豆品种,总产量理应能满足我国的大豆总需求。如果用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就没有问题了。如果用这种方式去处里问题,也能让我国的种大豆的农民,既能达到增产,又能达到增收,并且还缓解进口量过大,找回中国种大豆农民在世界大豆市场的份额。于此同时,也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我们不但要偿试学习外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也要学习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我相信这符合"洋为中用"的逻辑,这种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我们当然要学。所以说:大豆生产也可以垮似的发展,我也相信那些专家也一定会提出一些解决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合理化建议。历史的经验再次证明,自力更生为主的理念是对的。我们只有学习外国人的先进技术,补充自已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生634


首先是弄明白农民进城买房的优点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