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上千人用10年時間,花費數億研發出的方舟編譯器,不值?

今天我們聊一下華為方舟編譯器的事情,跟據華為的介紹,在2009年華為就成立了針對編譯器的研發項目,從時間上看這跟華為自己的操作系統研發時間非常吻合,可以講華為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在著手搭建自己的系統生態了。

從2009年成立研發團隊之後,一直到2013年華為都在研發編譯器HCC,最終在2014年搭建起了編譯器的主架構,在2015年推出編程語言CM,這個時候華為的編譯器項目可以講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因此便在2016年該研發團隊擴充成為了專門的實驗室,從那時候起,方舟編譯器的研發工作正式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最終才得以在2019年跟大家見面。

華為上千人用10年時間,花費數億研發出的方舟編譯器,不值?

其實從方舟編譯器的研發經歷來看,用了9年的時間、幾億美元的投入、前後上千人的研發隊伍,整體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方舟編譯器屬於底層編譯,說實話這種研發工作是最不容易出成績的,我們不要看華為目前有這麼多取得突破性的技術,但其背後則是數量更多的失敗項目作為企業發展的代價。

所以這就不僅有人會有疑惑,為什麼華為非要執著於這種投入大、見效慢的項目呢?我們都在講所謂的“資源整合”,直接拿錢買現成的解決方案不是更省事兒嗎?這一方面跟華為的發展經歷有一定的關係,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外部市場環境逼的自己沒辦法,只能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生存下去。

華為上千人用10年時間,花費數億研發出的方舟編譯器,不值?

舉個小例子吧,在2000年初的時候,華為因為錯過了小靈通的發展技術,當時自己的業務發展非常艱難,而那個時候中興正因為小靈通業務賺的本滿缽滿,之後到了2004年前後,市場上興起了一種叫做“數據卡”的聯網硬件,憑藉這種“數據卡”可以讓電腦實現無線聯網,而當時在歐洲地區主要的參與者就是華為、中興跟思科三家企業。

而這個時候華為企業產品質量算是不錯的,但是相對於中興來講,華為的供貨速度則明顯跟不上,為什麼呢?原因就是這個“數據卡”裡面有一顆通信芯片的核心元器件,當時華為、中興都是由高通供貨,但在高通那裡中興的優先級別是遠在華為之上的,因此每次都是中興具有更多的先發優勢。

華為上千人用10年時間,花費數億研發出的方舟編譯器,不值?

於是乎在那個時候,華為就開始著手研發自己的通信芯片,後來才有了華為的巴龍芯片,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說明什麼呢?首先市場環境一直都是不公平的,無論是什麼行業,只要你的核心技術依賴於外部,那麼你就必然會收到牽制,這個時候的你要麼就忍氣吞聲,要麼就發奮圖強,而華為明顯選擇的後者,華為這種居安思危的精神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做交換機的時候,也都有體現,很多其他廠商都選擇做個組裝廠,但任正非團隊則堅持選擇退出有自主知識產權去的產品,這才一步步做大。

所以來講,這並不算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你想要發展壯大還是小富即安的問題,而且一般選擇小富即安的企業,多半也都被市場所淘汰,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是市場逼著你不得不這麼做。

華為上千人用10年時間,花費數億研發出的方舟編譯器,不值?

既然說到這裡了,送給大家一本書《華為傳》吧,講述的就是華為自誕生到最終發展壯大的整個過程,上文中的例子也是援引於這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給我發私信“華為傳”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