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或將立法明確教師懲戒邊界,高職“雙一流”建設將優勝劣汰

廣東省或將立法明確教師懲戒邊界,高職“雙一流”建設將優勝劣汰


本週,國家層面教育政策頻出,職業教育的‘一盤大棋’正在推進,改革逐步進行。因此,芥末堆整理了“雙高計劃”、北京東城區新政等多領域教育政策。政策變化帶來的,有機遇同樣有挑戰。

政策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對此前發佈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項目管理提出了具體的建設規劃和目標要求。

“‘雙高計劃’每五年一個支持週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辦法》提到,重點支持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符合要求的每所學校申報2個專業群,每個專業群一般包含3—5個專業。

《辦法》同時提到,“雙高計劃”按高水平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兩類佈局。其中,高水平學校分三檔支持:A檔10所、B檔20所、C檔20所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分三檔支持:A檔30所、B檔60所、C檔60所左右。

在項目選擇方面,《辦法》提到,“雙高計劃”面向獨立設置的專科高職學校,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扶優扶強。項目遴選不分所有制性質、不分地域、不分規模大小,重點支持就業率高、畢業生水平高、社會支持度高,校企結合好、實訓開展好、“三教”質量好的學校。

近日,北京東城區教委發佈《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提出從今年開始,正式實施“六年一學位”和“630”入學政策。

“六年一學位”是指,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地址及適齡兒童就讀學校實施記錄,自該地址用於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單校劃片入學學位。

“630”政策是指,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房屋不動產權證書是2018年6月30日後取得的家庭,自2019年起該家庭適齡兒童將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在東城區內多校劃片安排入學。

4月12日,廣東省司法廳發佈《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 (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規定學校和教師依法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可以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此外,送審稿對校園安全管理、教師安全教育培訓等也提出了具體規範。

送審稿提出,學校和教師依法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中小學教師對學生上課期間不專心聽課、不能完成作業或者作業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課紀律等行為可以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

一名律師告訴芥末堆記者,雖然該法規尚沒有出臺針對懲戒權的具體細則,比如教師可以採取哪些懲戒手段、如何界定懲罰力度,但之後可能根據落地情況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或者補充條例。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對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到的1+X證書制度,提出了目標要求,和具體的執行細則。

《實施方案》中提到,推出1+X證書制度,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於職業教育機構們來說,提供X類證書相關服務,或是在許多職教垂直領域已成紅海情況下的新出路。

“自2019年開始,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從10個左右領域做起,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社會化機制招募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以下簡稱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證書。”這是本次《試點方案》中提出的目標要求。

近日,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提出軍事課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由《軍事理論》《軍事技能》兩部分組成。軍事課要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記入學籍檔案。

同時,《大綱》要求,軍事理論教學進入正常授課課堂,嚴禁以集中講座等形式替代課堂教學。軍事理論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分,軍事技能訓練考核分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不及格者必須進行補考,補考合格後取得相應學分。

觀察

上週末,大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報名階段基本結束,但對於一部分應屆生家庭而言,早在3月15日武漢大學公佈《武漢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那刻起,今年的自招就已經結束了。數據顯示,武漢大學自主招生去年的報名人數為23398人,今年的官方數據還未公佈,但據推測報名人數僅為9000餘人。

武漢大學的情況並非偶爾,與2018年超85%高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都有所增加不同,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報名人數幾乎銳減超一半。究其原因,是因為今年各所高校抬高了報名門檻,對競賽名稱和名次有明確要求。

競賽規定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五大學科競賽之中,且名次也要求在省級賽區一等獎及以上。往年能夠作為“加分項”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創新作文大賽、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等文科類比賽等文科類比賽都不在名單之內。

這些都讓一直備戰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長始料未及。採訪中,考生和家長更願意用“嚴格”來形容今年的自招政策,但在從業多年的文都高考自主招生政策講師那春雷看來,“規範”似乎更為準確。

這是一個名為“廣東學習類App”的討論群,今年2月,監管新政出臺前,廣東省教育廳教育督導室的張志立作為群主組建了這個群,目的是加強兩方溝通、推動新政落地,也確實方便了企業方對執行政策中的很多問題進行解惑。

從2月15日成立至今,這個群裡有中國近200家教育科技企業,類型兼顧大中小,廣東省內外,成立時間長短等。其中既有一起教育科技、猿輔導、作業盒子這樣備受資本公眾關注的明星企業,也有一些沒有獨立技術部門的小公司。

雖然功能、體量各不相同,但當監管到來,沒有哪家企業能置身事外。而在這個群裡,一個行業迎接監管時感受到的陣痛與衝擊,體現得格外明顯。

教育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有416個本科專業被撤銷,這也意味著又有一大批學生成為了本專業的最後一屆。實際上在過去的五年,中國大學被撤銷的專業增加了六倍多:2014年這個數字還只有66。

專業被撤銷的原因不一而足。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或將有更多專業面臨整合優化、裁併撤銷的命運。伴隨著新一輪擴招的步伐,辦好開設的專業,將是高校發展必經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