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酒”的你,知道“酒”字的由來嗎?

“懂酒”的你,知道“酒”字的由來嗎?

文丨貴人情團隊整理

酒,最初沒有三點,寫作“酉”,十二地支,對應黃昏和秋天。黃昏宜飲酒。古時婚禮都在黃昏,喜酒喜事,喝醉就睡,正好辦事。

為何現今加入這三點呢?

是有個傳說的,相傳在杜康最初嘗試釀酒之時,總是釀造不成功,後來有個人對杜康說,要想造出美酒,必須在一個時辰之內,往這酒中滴入3滴血,而且必須是3個不同的人的血。

這聽起來莫須有的事情常人是不會信的,但杜康信,於是杜康端著自己剛剛釀造出來的的“酒”,滿村落去尋找願意給予一滴血的三個人。

第二天杜康照樣來到村口的大樹下等待,就在快要到中午的時候,終於等到了一個剛考中秀才的書生經過,他趕忙跑了過去,真誠地跟書生說明了自已的困難,書生很爽快的答應並留給了杜康第一滴血。

第三天杜康早早地來到村口,看到昨天自己站的大樹下躺了一個瘋子,很是邋遢,杜康就在離大樹遠些的地方等著,一直等到下午,終於等到一位凱旋歸來的將軍經過。

喜出望外的杜康連忙跑上前去,向將軍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將軍很豪爽的答應了杜康的請求,這時候的杜康好不容易集到了第二滴血....

“懂酒”的你,知道“酒”字的由來嗎?

但還差最後一滴,眼看著太陽快要下山,酉時快到了,如果再不能集齊第三滴血,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

這時候的杜康看到樹下的瘋子翻了個身,他靈機一動,立馬跑到瘋子身邊,但任憑杜康怎麼說好話,瘋子就是不給最後的那一滴血,不僅如此,那瘋子還撿起地上的樹枝做利刃刺向杜康,杜康敏捷地躲過瘋子的襲擊,瘋子卻一頭撞到大樹上,額頭上的鮮血順著樹幹流了下來。

杜康機智的把瘋子引到別的地方後,立即返回到大樹那裡,取到了第三滴血。杜康激動地跑回家,把集齊的這三滴血倒入缸裡。

不一會兒奇蹟出現了,酒缸裡飄出一股淡淡的輕霧,頓時香氣四溢,十里飄香。

這正是杜康理想中的味道啊,後來杜康為了紀念這種令人迷戀的飲料,把原來的"酉"加上三點水,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酒"字。

“懂酒”的你,知道“酒”字的由來嗎?

酉旁加三水,貴在有度。若你只喝一點,微醺之時,開懷興致便會像文人那樣陶冶情操風雅不俗,你瞧張旭酒後狂草驚人和李白斗酒詩百篇不正是微醺之後?

若你稍微再多喝一些便會如武人一般,心氣旺盛向膽邊生,你瞧“武松打虎”“關羽溫酒斬華雄”不正是如此?

但若你且喝了許多,迷了心智失去自我便如同傻子容易辦壞事兒,你瞧“唐伯虎醉酒戲小姨子”不就是妥妥的例子嗎?

俗話說:“酒醉誤事且傷身,茶濃醒神又延壽。”但這並非說酒不好,酒的好在於少量飲用,小酒方能怡情,要不然便會像那唐伯虎一般,失了分寸實為不妥。

唐伯虎其人世人皆知,江南四大才子,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人都能背出一句詩:“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有一日伯虎與夫人徐氏攜手去了丈母孃家,現今很多小夥子一談丈母孃色變,我想唐伯虎也是如此。他第一次娶老婆家,畢竟大家都知道那時候都是媒人說媒過禮,當事人並無親自登門一說。

唐伯虎少時愛喝酒,喜不自勝常常將酒壺掛於腰間,丈母孃託人打聽後知曉他能喝。不僅準備了好酒,還特意備諸多豐盛的下酒菜。

如此盛情怎能不領,於是唐伯虎順水推舟頻頻敬酒,理由千千萬,杯酒使勁兒喝,再深厚的酒量也架不住這仗勢,不過多久他便爛醉如泥。

眼瞅著女婿都倒了,這酒自然是無法繼續喝下去於是丈母孃便讓徐氏扶他回房。

睡了沒多久,恰巧唐伯虎的小姨子路過廂房,她見姐夫酩酊大醉,連被子都掉到地上也不知道。

酒醉入睡不蓋被自然容易招惹風寒,那便是不好的,於是小姨子便踩著三寸金蓮走入廂房之內,將被子撿起為其蓋上。

這人睡的迷糊似有美夢,但身上的觸感還是可以感知得到的於是便以為是那嬌妻徐氏,這一感知不得了,抬手就要拉扯小姨子要將他抱在懷裡。

未出閣的姑娘怎能如此遭人非禮!小姨子自然是惱怒的,於是小姨子很是生氣便在牆上留言,她是這樣寫的:

好心來扶被,不該拉我衣;我道是君子,原來是賴皮;可氣!可氣!

後來才子唐伯虎醒後發現牆上的詩了,我想他定然是慌張的,一是怕老婆誤會,明明對小姨子沒有歹心這要是誤會了太影響夫妻關係;二是怕丈母孃誤會,娶了一個女兒還不夠,把她女兒全部娶過來就太不像話了。

他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於是就在小姨子的留言旁邊也題了一首詩,他是這樣寫的:

酒醉爛如泥,不分東和西;我道房中妻,原來是小姨;失禮!失禮!

其實這首詩是有寓意的,一方面交代了自己並非出自本意輕薄了小姨,一方面告知他人,我唐伯虎與我妻子的感情甚是融洽。

本來吧這個丈母孃聽聞小女的控訴很是生氣,就差點要大卸八塊的那種。可當她瞧著牆上的詩後,心中已瞭然。

我說讀書人真是不一樣,誰都能提筆寫詩,這不,連丈母孃都作詩一首拉妻衣,

不防拉小姨;怪我多勸酒,使他眼迷離,莫疑!莫疑!

然誤會是解開了,但是事情畢竟已經發生,若你嘗過愛情便知醉後滋味,若你擁有深厚友情,便知與他人同喝的歡暢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