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嵫山傳說

嵫陽山下·善心救鱉·鳥兒窪夢·精心呵護·依依惜別

兗州嵫山傳說

到了明朝初年,郭家汶上世家的一支,過汶河舉家南遷,來到楊家河中段西兩華里的一處潭水邊,重建家園,臨水而居。他們在潭水邊長滿茅草和野生蘆葦的坡地和 河灘上搭棚壘屋,墾荒種田,聊以維持生計。

時間一長,人們就把本來無名的天然形成的潭水成為郭家澆灌莊稼和飲用賴以生存的潭水,日久天長人們就稱作郭家 潭,在此地居住的村落以郭姓人氏為主,也被稱作郭家莊。 不知過了多少代,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郭家出了(傳說)個名叫郭柱子的男孩,他為人誠實,心地善良。

在他15歲 那年初夏的一天,去顏村店趕集回來的路上,途經嵫陽山南坡時,遇上一件奇怪事兒。

兗州嵫山傳說

正中午當頭,豔陽高照,突然一陣狂風吹過,忽見山頭似的一團黑雲自西南方 向翻滾而來,霎時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不過,片刻之後,就雨過天晴了,躲在嵫陽山魯班洞裡避雨的郭柱子,看到洞口的陽光,就鑽出山洞準備繼續趕路時,隨著 一陣嘩啦啦的樹葉聲,從山後突然旋過來一柱扶搖而上的龍捲風,剎時之間,天昏地暗。被眼前一幕驚得目瞪口呆的郭柱子,還沒來得及再次躲回山洞,一個黑乎乎 的東西,啪嗒一聲,落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把他嚇了一跳。攜風夾雨的龍捲風在山前山後又轉悠了幾圈後,終於朝西南方向遠去了。天色豁然開朗。這時,驚魂未定 的郭柱子揉揉眼睛才看清楚,落在面前的黑乎乎的東西居然是一隻臉盆大小的老鱉——它的嘴上腿上都滴著血,正眨巴著深綠色的圓眼睛,驚恐不安地看著他。 郭柱子有生以來還沒見過這麼大的老鱉,當時人們視鱉為吉祥之物,不象現在。很少有人食用,只有少數人不信佛不信邪的食其肉,取其鱉蓋入藥而用。這麼大的老 鱉更是吉祥的“神”鱉了。

兗州嵫山傳說

郭柱子看到受了重傷、可憐巴唧的老鱉時,又是心疼,又是可憐,又是敬畏。他從小就聽母親講過,有些生靈通人性,害不得。於是,他 趕緊走到老鱉跟前,蹲下身來,小聲動情地對它說:“我不傷害你,我想把你送到不遠處的鳥兒窪去。這裡是半山坡,附近都沒有水,你會幹渴死的……”

沒等他說 完,他似乎看到老鱉輕微地點了點頭。可是,當他伸手去搬老鱉時,不僅看到鱉蓋上有隱隱約約的很特別的圖案,還看到鱉頭上有兩道紅色斑紋,在離深綠色眼睛很 近的地方。他忽然覺得有些害怕,就立刻縮回手來,忙又對老鱉歉意地說:“我真想救你,可是,我又有些怕你,你能閉上眼睛嗎?”說到這裡,老鱉不僅閉上了綠 瑩瑩閃著淚光的雙眼,還把整個的頭和脖子都縮進了甲殼裡,一副很信任他的樣子。

郭柱子留心地看了附近沒有人,就用力把它抱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下山坡,朝不遠處的鳥兒窪(嵫陽山下一華里多)走去。路上,他感覺這個大老鱉有幾十斤重,託著它腹部的手似乎還感覺到了它的心跳。 來到鳥兒窪時,累得郭柱子出了一身汗,遺憾的是,大夏天,窪裡卻沒有多少水,最深的地方水不盈尺,方可見底。

他心想,如果把這麼大的一隻受傷的老鱉放在這 麼點淺水裡,萬一被人發現了,還是有被捉去的危險。他忽然想起自家村邊的郭家潭,那可是一個天然的深不見底的大水潭,常年水波粼粼,魚遊蝦戲,澇不見滿, 旱不見淺。村裡的長輩說,這個潭底不僅通著楊家河,通著微山湖,也通著遙遠的東海。若把它放在郭家潭裡,定是個特好的歸宿和養生之地。 可是,大白天的,他如果抱著這個大老鱉回村,肯定會被人看到,萬一有嘴饞或心狠的,前腳跟後腳地再把它打撈上來煮吃了再把甲殼賣到中藥鋪,聽說甲殼很值錢 的,豈不糟糕。想到這裡,郭柱子抱著大老鱉鑽進了鳥兒窪地上濃密的蘆葦叢裡,找了個地勢比較高並有一棵小柳樹的地方坐下來,用雙手一次又一次掏來水給老鱉 喝,等待天黑後再回村放生。

大約過了兩個時辰,郭柱子背靠著小柳樹抱著大老鱉迷迷糊糊睡著了,還做夢娶了個天仙般的媳婦……待他醒來時,已是傍晚時分了,懷裡的大老鱉也看不見了,他 站起身正想找一找大老鱉時,卻看到大老鱉正趴在離他不到一尺遠的草叢裡,伸著脖子眼睜睜地看著他呢。他趕緊抱起大老鱉,卻發現它嘴上和腳上原來的血跡都沒 有了,是不是剛才喂老鱉水時沖洗掉了,卻又好像剛洗過似的。可是,細緻看,它的嘴角和腳蹼又滲出了少量的新血水。他揪心疼的不得了,嘴裡嘟嘟嚕嚕的又坐了 一會,看天色已淅淅暗下來,就抱著它急匆匆地踏上了回村的路。 趁著夜色,悄悄地趕到郭家潭水邊,正想把它放生時,他忽然心事重重的,一是擔心它的傷口,二是有些戀戀不捨的——覺著大黑天的把它就這麼放在陌生的潭水 裡,有一種莫名而生的牽掛。

他緊緊地抱著它,猶豫了片刻,轉身朝家裡走去。他準備給它療傷、給它餵食,也想讓自己的父母看看這個通人性罕見的大老鱉。 到家以後,他母親坐在油燈下等他,他父親在天剛黑的時候就去顏村店找他了,看他遲遲不回家,怕他出了什麼事。母親見兒子終於回來了,還抱著一隻大老鱉,就 責怪他不該捉鱉逮蟹的,到大半夜才回家,讓大人擔驚受怕的。聽兒子講了大老鱉的來歷,母親才開心地笑了,並趕緊給老鱉的嘴角和腳蹼敷一種自制的化石粉—— 就是從村東楊家河邊撿來的那種風化白色的老貝殼上刮下來的粉末,他們認為有止血消炎療傷的功效。

接著又給兒子燒火溫飯,還為大老鱉煮了兩個大雞蛋。郭柱子 的母親說雞蛋補血的。 大老鱉跟隨郭柱子回他的家之後,被放到了一個洗衣用的大木盆裡,還放在堂屋的八仙桌的前面,像待貴客似的。它似乎也客隨主便,安安靜靜地趴在木盆裡,一副 很厚道嫻靜的樣子。郭柱子餵它吃雞蛋時,它光吃蛋清,搖頭擺尾的不吃雞蛋黃,好像非留給柱子吃似的。喜得在一旁觀看的柱子娘合不攏嘴,連聲說:“有靈性 啊,這老鱉真是通人性!” 郭柱子的父親在顏村店和幾家親戚家沒找到兒子,直到深夜時分才風塵僕僕、焦慮萬分地回到家裡。當他看到柱子和老鱉時,轉怒為喜,拍著大老鱉的脊背說:“柱 子是為了救你才回家晚的,他做得對,知道愛惜生靈了,孩子懂事長大了,我不生他的氣了,你就安心養傷在我家住幾天,再送你入水潭吧……”

大老鱉眨巴著綠瑩晶亮的眼睛,看看柱子爹,再看看柱子娘倆,淚水從雙眼裡流了出來,真是一付感激不盡的樣子。轉眼三天過去了,在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看著 大老鱉嘴角和腳蹼的傷口都已癒合好了,全家人一商量,決定還是早日讓它迴歸水族世界,回到龍宮裡,迴歸屬於它的大自然……

兗州嵫山傳說

最後,全家人決定就選在今晚。在 送它去水潭之前,柱子娘還特意把一截紅頭繩鬆鬆地系在它右邊的前腿上,依依不捨地小聲對它說:“給你做個記號,也許還有再見面的時候……”很快到了深夜, 萬籟俱寂,伸手不見五指,柱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打著火把,抱著大老鱉悄悄走到潭水邊,把它輕輕地放入水中,它翩然急切地沉入水底。可是,一家三口正想轉身 返回時,只見水面有輕微的聲音,手持火把循聲望去,大老鱉已經浮出了水面,飛揚著脖子望著他們,還用前腿輕輕地拍打水面。見此情景,柱子娘馬上淚流滿面, 輕聲對它說:“其實,我們也捨不得你,可是,你在我家住著畢竟不是長法,總得有一別,你就安心回家吧……”看一家三口俯身佇立在水潭邊與它對視著遲遲不回 家,大老鱉就在水面上打了兩個旋兒,然後才猶猶豫豫地沉入水底。就這樣郭柱子全家人與大老鱉依依惜別了。 後來,郭柱子又做了幾件拾重金不昧和捨己救人的事兒,村裡就有人說他憨。這所謂的憨,在老家(魯西南)一帶就不僅僅是憨厚的意思,還有傻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