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為何銷量開始負增長了?

gaoyan1989pm


汽車人均保有量是一個參考,但是影響汽車銷量的硬傷不解決,汽車銷量永遠也增長不起來。

首先一個就是手上的錢。

如果說國人汽車人均保有量是美國的五分之一,那麼國人人均儲蓄又是美國的幾分之一呢?這個數據很不樂觀啊。簡單點說就是國人的人均財富太少了,太多有汽車消費實力的家庭存款都被房子吸走了,保有一輛車就已經很艱難了,再購入第二輛車的可能性太低了。

其次是停車位。

美國人口密度可沒有咱們這麼大,現在很多小區裡停車位遠遠不夠,買一個停車位的價格都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買套房了,或者再買一臺豪車了。甚至是有錢都買不到停車位,你能怎麼辦?至於出門停車,現在的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停車位都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在大力擴建馬路,堵車的情況越來越少,但是停車位卻是有減無增,依舊在限制著城市加入更多新車。目前限制車輛增加的,停車位是個大頭。

再次就是其他交通發達了,分流了。

比如我住在武漢漢陽王家灣,我要去一趟光谷魯巷,基本上沒有3個小時是很難下車的,路上堵、車位難尋,而乘坐地鐵40分鐘就夠了。還有就是網約車、的士都很方便,買車的錢和保養什麼的費用足夠叫網約車跑很久了,還不用擔心堵車、磕碰、停車的問題。買車的意願自然在大幅度降低了。


還有就是遠行減少了。

曾經在外打工的人過年都要回老家過春節,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奮鬥,80後基本都在大城市安家了,很多人都是在城市過年,對汽車的需求也減少了好多。自駕遊曾經比較火,但是現在也沒有以前那種熱度了,大家都很疲憊的樣子,出去旅遊坐飛機多好。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錢少人多,如果跟美國一樣,家家都能輕鬆有小別墅和一個院子,我們的人均保有量超過美國真的是分分鐘的事了。


裝就不用修


養車成本增加,要買車位繳納管理費,車險保養年審,房價的上漲對消費能力的削弱,城市化集中居住密度高交通堵塞通行效率低,汽車價格水分太大,高速公路收費高等等


身隨影動1


賣車賺了錢沒用在改善交通上,賣地賣房賺了錢沒用在改善城市環境上,沒用在廉租房公租房建設上。買了車限行、限停。買個房限售限購、限上路。多生個孩子自己養沒人管,還要交罰款。朝令夕改,摸石頭過河。胳膊肘都是往裡面拐,坑你沒商量。


老楊 Liven


車貴、油貴、保養貴、罰款多,收費高、報廢快!最根本原因老百姓越來越窮!


行雲流水78405511


正常美帝家庭12萬美刀左右!一臺普通的車3萬美刀,汽油1美刀左右一升。美國沒有公交車,地鐵,高鐵都很少,美國鼓勵公民開私家車!中國人口多都開車不切實際,而且養車成本高。高速公路,車船稅,保險,油價8塊錢。



現在買車後就是各種坑,停車,罰款,各種限制都有,加上養車成本不停上漲


風怒35621438


歸根結底還是老百姓太窮了,有錢的是先富起來的人


一笑而過1911096


油貴、稅多,罰款多,檢驗車,保險成本太大。近幾年出現新的三座大山,百姓收入減少,實體經濟滑坡,買車的當然就少了。


大戶陳村的人


如果中國的千人保有量與美國一樣,那麼道路就是停車場!中美兩國國土面積相當,美國人口不足中國的1/4,國情不同,沒有可比性!


sysh1234


光比人均保有量,你怎麼不和美國比比人均GDP和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