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都是可憐人

好人,都是可憐人


好人,都是可憐人



2015年5月的時候,Olive Cooke跳橋自殺。

亨年92歲。

Olive Cooke是誰?

一個出生於布里斯托的女人,英國著名的慈善家,從16歲開始,直到死去,都在傾其所有地做好事。


好人,都是可憐人



16歲,父親從軍,她開始賣花,籌善款。

1941年結婚,婚後不久,丈夫上戰場。

1943年,Olive Cooke21歲,丈夫在二戰中身亡。

從此以後,她開始了賣塑膠罌粟花,為皇家退伍軍人協會籌款的漫長生涯,整整80多年,從未間斷過。

同時,她還捐助了27個慈善機構,所有退休金都捐得一乾二淨。

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的好人,卻沒有得到幻想中的厚待。

每個月她都會收到超過200封的信件(電話更不必說),信中的內容,不是感恩,而是對她進行逼捐。


好人,都是可憐人


Olive Cooke和她的來信


老人早已一貧如洗,她曾說:“我已經付出太多了,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她整夜整夜失眠,錢和身體都限入困境。

再加上2個月前,她寄給兒子的250英鎊離奇失竊,終於絕望,在布里斯托的Avon Gorge跳橋身亡。


好人,都是可憐人



這個新聞讓我們五味雜陳,我們既嫉恨受助者的貪婪,也對Olive Cooke的悲劇深感遺憾。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

為什麼她會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

為什麼她毫無底線地付出?

Olive Cooke死前,曾對友人Earley說,她無法說不。

——這句話,就是理解悲劇的鑰匙。

當一個人所有的生命動力,都集中在追求做一個“好人”,必會形成認知扭曲:

她會越犧牲自己利益,越有存在感。

越沒有界限地付出,越有生命價值。

而她衡量自尊和定義自我的依據,也與自己無關,而是為他人做了多少。

可惜,人性如水,見縫插針,只要你默許一切剝削,必須招來源源不斷的索取。

好人,都是可憐人


Olive Cooke不是個例。

斯蒂芬·吉利根說,無論哪裡的文明,都有類似的故事:

一個女子,守著一口井,不斷給周圍的人打水喝,但她自己卻很乾渴。

後來她才明白,她首先得讓自己不處於乾渴狀態,然後才照顧別人。

在中國,這種人也很多。

比如叢飛,比如慧芳,比如我們的某個朋友或長輩。

叢飛傾盡一生,都要資助貧困兒童,後來負債、病逝,收到的來信裡,封封都是催錢的,而非感恩的。

慧芳呢,窮極一生,都在為他人付出,一生疲累交加,毫無自我與幸福可言。

我想,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好人”這個詞了。


好人,都是可憐人


根據達爾文主義的觀點,在人類起源的最初,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緣於集體生存的需要。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慢慢內化為一種本能情感,就是做一個好人。


好人,都是可憐人


在《無間道》最後的一幕裡,劉德華站在世貿大廈的天台,對梁朝偉說: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那時,香港的天空格外靜穆,而“好人”二字,顯得那麼動人心絃。

因為,我們都知道,他說的好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人”。

不被動,沒有道德綁架,發自內心,源於真正的理性選擇,是社會的良心和人之所以人的自我證明。

可惜梁朝偉說,好,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當然,法律與道德的界限,並不是此文要討論的重點,今天要講的,依然是Olive Cooke,和與Olive Cooke一樣的取悅成癖者。


好人,都是可憐人



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說,取悅有癮,討好成癖,就是一種強迫行為,也就是取悅症,亦稱“看管人性格障礙”,是一種病理狀態。

患上這種病,你就染上道德完美主義情結。

為了從始至終保持好人形象,你不能憤怒,不能不悅,不能有攻擊性,不能有負能量。

因為,你覺得這是讓人失望的交際體驗。

  • 你會避免批評別人,以免被別人批評。


  • 你會一直給予,以免被他人拋棄。


  • 你會服從所有人,以免讓別人不喜歡。


一切被動的行善,都不是真正的崇高,而是嚴重的自我壓縮。

你變成深陷他人評價的套中人,和一個道德殭屍——情感和慾望都摒棄了,剩下一個好人軀殼。



好人,都是可憐人



好人,都是可憐人



為什麼會討好呢?

討好症的心理根源是什麼?

哈麗特·B·布萊克 《取悅》、Dr. Robert Glover的《不再當好人》和布萊柯的《討好的毛病:治療討好他人的綜合症》都有各自的解答(大家可以去翻翻),而我想說的,是自己的一點理解:

一是自我的喪失。

沒有獨立清醒的自我認知,一切圍繞他人存在。

自我的價值,依賴他人的認可;

自我的重建,依賴於他人的態度。

眾口交贊,我歡天喜地。稍有敵意,我翻天覆地。

二是被自己的畏懼驅使。

他們畏懼拒絕,畏懼拋棄,畏懼衝突或對抗,畏懼批評,畏懼孤獨,畏懼憤怒。

而潛意識中深知,做一個“好人”,是安全的生存策略。

三是受控於“應該的暴行”。

思維被很多苛刻的“應該”陳述侵蝕了。

所有以“應該”、“應當”、“必須”或“一定要”開頭的命令短語,都是一種個人規則的奴役。

一旦受控於“應該與人為善,必須助人為樂,一定要成為好人”,都會導致認知扭曲和行為變異。

有了以上原因,人就難以自由。

比如Olive Cooke,春風送暖,博施濟眾,試圖獲得肯定和幸福。

可惜這樣的幸福,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一旦稍有動盪,一切便分崩離析。


好人,都是可憐人



取悅症如不終止,無能感、內疚感和失敗感會如蛔蟲般,在取悅症病人的體內滋長。

慢慢地,長期壓抑的憤怒和怨恨,會毀掉你所珍視的人際關係。

而你試圖避免的被拋棄(“好人”們最害怕的東西),可能會變成可怕的現實。

因此,說到底,老好人也是一種可憐人。

勃朗寧夫人《奧蘿拉•莉》中寫道,“願仁慈的上帝寬恕一切好人!”

是的,你沒看錯,寬恕,不是鼓勵。

而我們自己,還是做一個自我伸展的自然人吧。熟知界限,便不會壞到哪裡去。

好人,都是可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