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百年前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觀點?

阿爾卑斯山下的水


100年前的五四運動是愛國反封建的運動,反封建必定就想起了,儒家思想,清朝末期腐敗,加上慈禧太后專制,帝國主義侵略,割地賠款,使中國陷入了極端的困境,按封建制度的規律來說,一般任何一個朝代末期都是腐敗的,都是快完蛋的,剛好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碰到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那麼清朝政府更是無力抵抗,只能處處捱打的,像豆腐一樣任人宰割,有些人把封建社會末期腐敗的自然規律,認為是儒家思想的錯,儒家思想只是說的是做人的準則,這種做人的準則,不僅是封建社會在用,就是現在當今的臺灣人和香港人也在用,儒家思想,以仁者愛人為中心,即使做不到仁者愛人,也要做個君子,君子即是有理想,有擔當,有抱負的好人,仁義禮智信,即使是現在放在平民百姓身上也是應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基本準則,現在許多人缺乏的就是,無禮無信,像三從四德,也是女性應做到的規則,女性沒結婚前從父,結婚後從夫,夫逝世後從子,當今社會不是也是這樣嗎?沒感覺到哪裡有歧視婦女的現象啊?這裡所說的從不是順從,而是一起生活,當然現在不從,可以離婚,儒家思想,所講的上下級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如何做人,都是當今實際在用的,儒家思想只是一個做人的準則,封建社會就是利用了這種準則,國泰民安,就是因為他有這種準則,中國才不像歐洲那樣四分五裂,就是因為有這個準則,元朝清朝才認可,才能民族大融合,當然,孔子思想並不是革命思想,在每個朝代的改朝換代的時候,孔子思想是沒有用的,五四的時候,國難當頭,那個時候孔子思想也是用不上的,只有馬列主義思想才能救中國,但是國家太平的時候,平民百姓還是要具備這種,道德思想規則,論語大部分是可以古為今用的東西,並可以發揚光大,給他賦予社會主義的新的道德內容






飛舟硯池


打倒孔家店,這是無比正確的!沒有西漢的獨尊儒術,就沒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的家天下。儒學的精華是什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中庸之道,讓人們學會和稀泥,沒是非;學而優則仕,讓中國的教育陷於應試教育的泥潭不能自拔……好多好多,這種束縛中華髮展的學說不應該打倒嗎?五四運動,絕非浪得虛名,不是一場盲目的運動,能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也絕不是瞎喊出來的。矯枉必須要過正。



孔子是先賢,被我們稱為“至聖先師”。儒學是國粹,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五四運動”,也被稱為是那個時代進步的學生和青年的愛國運動。

(孔子)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五四運動”中,進步青年們,還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呢?今天的青年人們,又該怎麼來理解當時青年人們的那種行為呢?

一、“孔家店”成了總出氣筒。

中國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走進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貧窮,落後,愚昧,隨之而來的是國內戰亂不斷,紛爭不休。國際上沒有地位,受欺負捱打。先是和英國打,打不贏。接著和法國打,還是打不贏。西洋人打不贏,連東洋人也打不贏。再接著,八國聯軍聯合打中國,輪番上陣。割地賠款越來越多,中國人也越來越窮,越來越弱,中國已經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五四運動”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爆發的。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可是戰勝之後,不但沒能獲得應有的利益,利益反而受損。中國人在那時候,徹底看清楚了自己在國家上所處的地位。

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很多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走到那一步,都是在中國傳播了兩千年的“儒學”這種主流意識形態造成的。

當然了,從今天回過頭來看,我們知道,這個結論多少有些偏頗。但不管怎樣,“儒學”和“孔家店”,就成為那個時代的總出氣筒。

(五四運動)

二、“孔家店”遭遇躺槍。

我們之所以說孔子和儒學“躺槍”,是因為五四青年們想要砸爛的那個“孔家店”,並非孔子的學說,也非真正的儒學。

孔子在春秋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一個很不成功的政治家。他對當時戰亂紛爭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只有大家剋制慾望,尊崇周禮,才是解決紛爭和戰亂的唯一出路。當他提出了這種學說的時候,他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努力推行自己的學說。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認可他的主張,沒有一個國君認為他的主張對解決當時的戰亂紛爭有用。所以孔子到晚年的時候,自己都有些灰心失望,不再祈求自己在政治上能有什麼作為,他一門心思都放在教書上,希望弟子們能利用儒學改變社會。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終改變國家紛爭戰亂,實現統一的,其實並不是儒學,而主要是法家、兵家這樣一些學說。而且法家這些學說的倡導者們,還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行動,對儒學進行了強力打擊。

不過,儒學並沒有就此消亡,它在作為大統一朝代的漢朝開始,重新發揮了作用,獲得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但很顯然,漢武帝及董仲舒們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已經不是孔子當初主張的那些東西。漢儒們對孔子的學說,進行了大面積的篡改。後來,隨著封建社會往前推進,極權和保守越來越成為儒學的核心內容。而這種內容,顯然與孔子的學說相隔甚遠。只不過,名字還是那個名字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及儒學是遭遇了躺槍的。

(漢武帝)

三、“孔家店”嚴重拖後腿。

已經變異,以極權和保守為核心內容的所謂的“儒學”,在那個時代,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進步,必須要廢除,不能讓它再佔據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實際上,孔子和他的儒學,在春秋戰國那個動亂的時代,都沒能拯救當時的社會。因此,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也是拯救不了當時的落後貧弱的。何況,還是一個早已被誤讀了的孔子,被異化了的儒學。

因此,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五四青年們提出的打到被異化的“孔家店”,確實並沒有錯。不過,在今天我們國家再一次走進了大一統的時候,儒學又將煥發它新的面貌,對時代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五四運動”及其歷史意義》)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孔學的主要作是,封建社會被帝王用來這奴化人民大眾的。

孔學不是一無是處,但對於社會的作用,的確是蔽大於利的,對於今天的社會更是如此。一是因為孔學倡導的東西,沒有人可以大部分做到。二是如果真做到了,中國會更落後,更受人欺負。所以,去注學孔學的人,往往是空談世界,空談誤國。

今天,如果有人非要將孔學放在致高無上的地位,那就是把孔子放在了火架上。當然孔子是感受不到了,所以推崇孔學的人,只有自己上架了!


靜遠


思想文化醬缸的起底,在深處和內裡進行撥亂反正,文化的活水需要驚心動魄的脫胎換骨和自我反思成長。浩瀚哉,始皇帝的呼應。文化的惰性和幾千年來自我迷戀的卑躬屈膝,沒有打倒孔家店的勇氣和膽略如何建立真真正正的新文化、新思潮、新社會。破四舊的深意有幾個真正讀懂他對文化的理解和文化進步的憧憬和一番苦心意,又有幾個讀懂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道德經的天地無情。打不死的小強不也總是要還魂,換一身新衣裳油頭粉面。

無論始皇帝焚書坑儒、還是五四打倒孔家店、還是滿清禁慾、還是西文藝復興的艾略特王子,都是把反腐進行到了割肉的地步。切除腫瘤,去蕪存菁。誰的身上有腐肉,精神底有腐肉,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痛只有自己知道,自殘行為總是有深刻動機。又能怎麼辦?要肉還是要命?打倒這個動詞,從倒下的牆垣碎瓦里站起來的才是本真。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成了精,成就了彪。


北平之春1112


儒家這個問題實際上應該上升至國家學術層面,給大眾一個交待。

有一個現象值得大家注意:抱歉我記不得具體年份,大約2010年左右,在天安門廣場一側立了一個孔子像之後,連夜又被搬走取締。這個事件見諸於當時新聞,我本人非常觀注。後續專門詢問了一些掌握政策的黨校學術派人物,回答是立孔孑沒問題,但隻立孔子有問題。

我想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掌舵者非常謹慎。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其實孔子有說不盡的委屈。

二千年前的孔子,與董仲舒化妝後的孔子,到明清理學閹割版的孔子還是不是一個孔子?

答案不言自明。肯定不是一個孔子。

但是,兩千年來孔子承擔了多個孔孑,那麼這個孔子就可疑,就可怖。貢起來可以澤被後人,拉出來就可以幹壞事,怎麼能不慎重呢?

尤其是孔家店一家獨大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不錯,真好,打倒孔家店真好,只有把這個束縛人民兩千多年的枷鎖打碎,才有可能解放人民的思想,從而推倒壓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毛澤東主席就是五四青年,也是這批五四青年成為新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中堅,是他們引進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的行為綱領,只有打倒孔家店才能掙脫禁錮人民思想的枷鎖,解放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才能穩定上層建築。儒家學說是約束規範人民行為準則的學說,是道退的學說。現在,新中國不是遵儒,而是法治。這個時候來為儒家學說歌功頌德,真是別有用心。魯迅先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群猴子,起先都用四腳行走,後來有一個試著用後腳站立起來並行走,結果引來一群老猴的攻擊咬死了,罪名是違反祖訓,這樣其他猴子都不敢站起來了,於是猴子現在仍是猴子,永遠成不了人。


飲水思源東哥


腐敗政府為了維護極少數官僚資本主義者利益,搜刮民財貪汙腐敗只圖享受,不思進取,使民族與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只有民間力量一呼百應起來運動。孔子思想本來有其精髓,也有其糟粕,應當傳承發揚。然而當時統治階級作為統治人民的主要思想,其中不乏愚弄民眾思想,已經與當時社會發展極為不符,也成了革命運動必須先打破的精神桎梏。只有這樣,才能把受壓迫人們從思想上解放,認識到自己被剝削被壓迫現狀,才能掀起混混烈烈的革命運動,推翻腐敗政府,這是歷史必然,也是發展的必然。


元芳觀點


我發現居然有這麼多糊塗蛋在批判孔子,痛哉! 惜哉! 請問糊塗蛋們三個問題: 你們敢發毒誓你們真正讀懂孔子和論語嗎?你們知道孔子思想的根本是什麼嗎?你們知道真正主導中國2000多年曆史的儒家思想是誰的思想嗎?請你們用理性的大腦而不是愚昧和感性的大腦認真思考這三個問題。我要放聲大呼: 孔子是千古聖人!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及真正的儒家思想絕不是近現代的那幾位大呼打倒孔家店的“著名豎子”所論述的那樣“禍國殃民”,恰恰相反,大呼打倒“孔家店”的那些豎子們才是真正的禍國殃民!遺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不知之徒不分青紅皂白地煽風點火、隨波逐流。不管是支持孔子的還是批判孔子的,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人真正明白孔子,除了個別極慧之人。今天,我就說說毒害中國2000多年究竟誰之過? 孔子極其思想從來沒有體現過愚民,也從來沒有體現過是統治階級的代言人。如果有,誰能找出體現這種孔子本人說的話來?我看過論語裡面沒有一句體現這種的話是孔子說的,而是出自他那些“半吊子”的弟子之口,曲解和異化孔子思想的最著名的就是孔子晚年收的那兩位徒弟: 曾子與有子。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孔子的思想精髓就是論語開篇的三個“不亦”那三句話,這三句話構成了孔子思想的骨架,可惜的是這三個“不亦”古往今來除了纏中說禪外竟然沒有一個人理解對的,絕不是腐儒們解釋的那樣淺薄和無聊。假如真如腐儒們解釋的那樣,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就是一萬部論語也治理不了。從上面孔子兩位弟子的話不難看出他們的思想完全背離了孔子思想。孔子思想的根本就是論語開篇那三句“不亦” 的話,概括說就是: 君子“聞見學行”聖人之道,最終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蘊”的世界。再看看曾子和有子的論調連孔門都還沒入,他倆的論調完全是一副軟化、愚民的思維,說白了就是在所謂“禮規”的約束下要聽話不要反抗,當然這種思想自然而然地成為後來統治階級的最愛。而孔子思想或者說真正的儒家思想是剛猛精進的、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因為最終要把沒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沒有鬱結的世界是艱難曲折的。還有,孔子一直強調君子要直面當下現實才能承擔起“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大任,要從當下現實的邏輯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智慧只能來自當下的實踐,而繼續當下實踐又獲得新的智慧;而這兩位徒弟再加上一個子夏,他們的所謂“君子”是“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簡言之就是君子們的智慧來自書本上的日積月累,完全脫離了當下實踐。所以說,孔子這兩位弟子的思想與孔子思想是完全背離的。還有一個百思不解的問題,在孔子數千弟子中為什麼有且僅有的兩位尊為“子”的恰恰就是他倆,他倆何德何能?連被孔子多次讚譽的最出色的弟子顏回都只能叫名字顏回或者回,都沒有“顏子”之稱。再看看原編輯的論語,他倆的語錄居然都排在前列,兩位都是晚年孔子才收的弟子,兩位的思想連孔門都還沒有入且是背離孔子本人的思想的,居然得到如此待遇,憑什麼呀?唯一說得通的理由就是論語的編輯是由這兩人及其門下弟子共為之,他們在編輯論語過程中私夾了大量私貨在裡面,從論語中不難看出這一點。孔子死後曾子不知道通過何種方式“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孔子的繼承人,後來的言子、孟子就是曾子的徒子徒孫,除《論語》外,《大學》、《中庸》、《孟子》都是曾子後人編撰的,恰恰就是這四書成為了後來歷代儒家和統治階級奉為經典。各位從我上面說的明白點啥了嗎?如果還不明白點啥那也太“腐”和“蠢”了點。說白了,真正流傳和統治中國歷史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幾乎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曾家派”(曾子及其徒子徒孫)的思想,也就是說曾子及其徒子徒孫才是中國歷史上愚民和統治階級的代言人!遺憾且可恨的是,近現代的那些大呼“打倒孔家店”的“豎子”們連孔子思想的邊都沒摸到,更別說孔子思想的精神是啥了,他們連真正毒害中國2000多年的禍首是誰都不明白,有什麼資格厚顏無恥地“打倒孔家店”? 你們與“曾家派”才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因為你們的無恥和叫囂,使得中華民族真正的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得以傳承,傳承下來的大多都是經過腐儒們和別有用心的人異化幷包裝成“孔子思想”的垃圾玩意在販賣,直接導致了近現代中華民族真正的優秀傳統文化被割裂,直至今天居然還有大量的糊塗蛋在叫囂“打倒孔家店”這種愚蠢的聲音!你們醒醒吧,擦亮你們那雙沒有智慧的眼睛,看清楚了誰才是聖人?誰才是禍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的罪人?


纏中悟奧


五四運動是100年前中國青年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而由北京大學學生帶頭在北京開始的抗議活動,隨後傳播到全國各地的,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思想與舊思想、革命文化與封建文化、現代與近代的分水嶺。在五四運動中,中國青年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迎來“德先生”和“賽先生”。

“德先生”即民主,是一面反封建、反專制的大旗,是中國青年用來反對以“孔家思想”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武器。現代的民主思想大大地解放了人們的落後思想。五四愛國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與當時民主精神的傳播與推動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辛亥革命之後的民主啟蒙和民主意識的覺醒,中國就不可能發生那麼大規模的愛國運動。

“賽先生”即科學,在五四運動中,與“德先生”一樣,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另外一面大旗。“賽先生”與“德先生”號召中國人打倒“孔家店”並獨立思考、做自己的主人,促進了中國人的民主意識和科學精神的萌芽,推動了中國社會反封建鬥爭的開展。

如果中國人不能夠打倒“孔家店”,推翻舊社會,中國可能已經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成為又一個殖民地。如果封建的儒家思想繼續控制我們,中國人永遠都是東亞病夫,永遠不可能站起來!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說:“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矇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

在五四運動之後,中國青年開始集體覺醒,自覺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努力尋找救國救民之道,為中華民族再次崛起而學習、革命、犧牲。經過思考,中國青年已經知道,封建文化是吃人的文化,所以必須用新文化、革命的文化去取代它,同時,必須打破舊制度舊社會,建立新文化新社會。幸運的是,中國青年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找到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以,每年的5月4日,我們都應當搞一些紀念活動,宣傳“五四運動”的愛國上進精神,表彰“五四運動”的歷史功績,警惕“孔家店”重新開張,反駁腐朽舊文人、資本家及其代言人的惡毒攻擊!

今天,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仍然需要發揚“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繼續傳承民主和科學的精神,堅決打倒封建文化和資本主義文化,提倡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