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減少204萬,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進城打工,他們去哪找活幹?

在中國,農民工一直是一個龐大而不能被忽視的群體,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民工人數就在不斷增加,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幹著最辛苦的體力活,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農村勞動力紛紛進城打工,一方面是因為城市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每年的招工高峰期,工地和工廠都需要不少人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城裡的工資水平更高,這幾年的糧食價格一直不怎麼景氣,比起在家老老實實地種地,還是打工的收入更為划算,所以進城打工一度成為農民眼中最好的出路之一,不過這種情況如今已經有所轉變。

一年減少204萬,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進城打工,他們去哪找活幹?

根據數據統計,2018 年我國農民工的總人數為28836萬人,與上一年相比,只增加了184萬人,增速算是創下了新低,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外出的農民工隊伍中,進城的農民工為13506萬人,一年減少了204萬,光從數字就能明顯看出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再進城打工,他們都去哪裡找活幹?

前幾年,農村掀起了進城打工的熱潮,大部分農民工要麼南下,要麼北上,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都是農民工流入的主要地區,如今它們在這方面的優勢不再明顯,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年減少204萬,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進城打工,他們去哪找活幹?

一方面,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老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很多五六十歲的農民工,由於收入有限,直到現在也沒有在城市落戶的能力,年紀大了,幹活也越來越吃力,再出遠門,自己不願意不說,家人也不怎麼放心。另一方面,早年間農民工之所以到這些城市打工,是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較快,提供的崗位也多,可是隨著製造業越來越發達,對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那些年紀較大又沒有一技之長傍身的農民工來說,就業的難度有所增加,所以不得不離開。那麼這部分不去這些城市找活幹的農民工,究竟去哪裡了?

事實上,很多農民工都給自己找好的另一條路,雖然很多人不再熱衷於在東部沿海和京津冀等地找工作,但他們也有另外的去處,例如,很多原本在東莞打工的農民,這兩年紛紛選擇在四川、重慶這些西部地區找活幹。

一年減少204萬,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進城打工,他們去哪找活幹?

另外,農民工就業的崗位也有所變化,以前,農民工的就業主要有兩個方向,要麼是在工地幹活,要麼是到工廠打工,但隨著產業升級,第三產業不斷髮展,農民工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從事運輸,餐飲等其他服務行業的人員越來越多,在國家的鼓勵下,還有不少農民選擇回鄉創業。

這樣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願意進城打工了,如果是你的話,你更願意在哪裡發展?關於這種現象,如果你還有其它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