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湘劇、贛劇小常識 戲曲人應該懂

“滬劇”的形成經歷了哪些階段?

滬劇源出上海浦東的民歌,於清末民初形成一種近乎曲藝說唱的“灘簧”;發展中既受身邊“蘇州灘簧”的影響,又要與之區別開來,故名“本灘”。後來採用演“文明戲”(時稱“西裝旗袍戲”)的形式逐步成為小型的舞臺劇,並定名為“申曲”。一直到抗日戰爭中期,一批話劇、電影界人士參與了申曲的編導和舞美工作,才有了“滬劇”之稱,並建立了“上海滬劇社”。

演出的第一個大型劇目是依據英國電影改編的《魂斷藍橋》,之後又有《碧海黃泉》和取材於小說的《秋海棠》《駱駝祥子》《家》等,以及由話劇和世界名著改編而來的《上海屋簷下》《雷雨》》《亂世佳人》《羅密歐與朱麗葉》等。1953年成立上海人民滬劇團(後改稱上海滬劇院),在“雙百方針指引下,又相繼編演了《羅漢錢》《赤葉河》等大批優秀的現代劇目。

新時期以來,不僅《庵堂相會》《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原來的保留劇目得以恢復上演,而且新創和改編的《第二次握手》《一個明星的遭遇》等戲也獲得了觀眾的好評。以丁是娥、茅善玉等著名演員為代表,以上海、蘇州、無錫、常州為中心,滬劇在近年的快速發展中,已經成為屹立在上海和江蘇省南部且極具影響的一個劇種。

滬劇、湘劇、贛劇小常識 戲曲人應該懂

滬劇摺子戲

你瞭解頗具特色的多聲腔劇種“湘劇”嗎?

湘劇,舊稱“人戲”“大戲”,清末民初始以“湘劇”定稱。它流行於湖南中部、東部和江西省西部地區,是一個頗具特色的多聲腔劇種。相傳源於明代,在發展、形成中,逐步融匯了高(腔)低(牌子)、昆(腔)、亂(彈)四大聲腔,並使用加有部分三湘音調的中州韻”演唱之。

其中,高腔和低牌子均屬弋陽腔,崑腔即崑曲,亂彈也叫南北路,唱調包括西皮、二黃,系清代中葉從湖北、安徽-帶傳來的。在發展過程中,康熙年間的“福秀班”以唱高腔為主,乾隆年間的“大普慶班”以唱崑腔為主,道光年間的“仁和班”以唱亂彈為主,三者在不同時期均有較大影響。湘劇的傳統劇目有千餘,高腔、亂彈佔主流。

高腔的《金印記》《投筆記》《白兔記》《拜月記》《荊釵記》和《琵琶記》是出自宋、元南戲的“六大記”。而包括《奇雙會》《溫涼盞》《四進士》等經常上演的36部公案戲,則公認是出自“亂彈”。至於“辛亥”後的《刺恩銘》《廣州血》《袁世凱》和抗日戰爭時期的《罵漢奸》《血濺瀋陽城》等,被看作古老湘劇在民族危難時刻噴射出的激情耀眼的革命火花,受到廣大群眾歡迎是理所當然的。

湘劇的角色分行也頗具特色,小生不僅分文巾、雉尾、盔靠、羅帽,且有窮、文、富、武四種做派。如《祭風臺》中的“趿鞋路”,《金沙灘》中的“船路”,《金馬門》中的“醉路”,《琵琶上路》中的“滾唱”等,都是其他劇種少見的精湛的表演和唱工。高腔用幫腔,曲牌有300多支,南曲多於北曲。“低牌子”與高腔同名,字少聲多,用嗩吶、笛子伴奏,但旋律與高腔迥異。

“亂彈”中還包括反二黃與反西皮,稱反南路和反北路;此外,平板、安慶調、七槌半則係指四平調、吹腔與“南鑼”。樂隊武場四人,分執鼓板、鐃、鈸、大鑼、小鑼;文場二人,彈撥二絃、月琴,兼吹竹笛、嗩吶。新中國成立後的文武場面在不同時期均有較大變革與發展。

滬劇、湘劇、贛劇小常識 戲曲人應該懂

歷史湘劇《燒車御史》

贛劇源於什麼聲腔?

贛劇是江西省的一個主要劇種,有謂其源出明代的弋陽腔,也有的說它是明代弋陽腔和樂平腔的合流,未能定論。今知明末清初時是演唱高腔,兼唱崑腔、亂彈,分“饒河班”和“廣信班”等流派前者以波陽、樂平為中心流行於萬年、餘江、景德鎮等地域,保存高腔劇目較多,藝術風格比較古老;後者以貴溪、玉山為中心,受浙江婺劇影響較大,但兩者均以唱亂彈調為主。

清末又從徽劇、文南詞婺劇中吸收了較多的劇目和唱腔。行當分老生、掛須、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稱“九角頭”。音樂比較簡單,高腔原本不用絲絃伴奏,新中國成立後給予了發掘和整理,並曾用弋陽腔和青陽腔的形式演出了《珍珠記》《還魂記》等傳統劇目;而大部分劇目則仍以“亂彈”中的二黃、西皮為主。

滬劇、湘劇、贛劇小常識 戲曲人應該懂

江西贛劇紅珠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