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姚庄回族乡“厕所革命”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短板”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肖应辉 赵铭源 黄晨)

一座枣红色木屋结构造型、外观漂亮的公厕紧挨着解庄村文化广场而建,约60平方米的公厕内,设有洗手台,蹲位间设置约2米高的隔板,并设有水冲式陶瓷蹲便器,地面铺设防滑的瓷砖。这座掩映在树林中的景观式“公厕”与其周边的女贞树、红叶石楠、翠竹融为一体。

从简易粪坑到普通公厕,再到如今的景观式公厕,设施逐步完善、“颜值”全面提升,郏县姚庄回族乡农村公厕的变化,成为该乡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质提效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以来,该乡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污染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按照“打造全域休闲环境,发展全域休闲经济”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投入60多万元,在全乡6个行政村按照旅游厕所的标准建了6座公厕,实现一村一公厕,景厕相融。

该乡副乡长陈沛说,“发展全乡乡域旅游,我们感到了‘厕所革命’的重要性,以前外地人来玩,有的解手找个卫生间也不好找。现在整个乡环境更好了,来咱这玩的人越来越多,天天都有好几辆旅游大巴来观光,村村建了公厕,公厕干净又卫生,为农村百姓带来了舒适的如厕环境,游客没有了找不到厕所的尴尬,提升了乡村游的形象和品质。”

姚庄回族乡实施的“厕所革命”,环境美了,游客多了,群众收入增加了,让外来体验乡村美的游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方便。该乡在完成一村一景观式“公厕”后,加快农村卫生无害化户改厕的进程。他们在农户家庭积极实施三格式化粪池建设的户改厕。

三格式化粪池是一个平埋在地下的罐装塑料桶,里面有三格,它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旱厕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通过三级沉淀发酵,粪便先被密闭储存在第一格池内,积累一定容量后自动流入下一个格内,全程密闭发酵,有效杀灭虫卵。待流入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候,已是无臭且无害化的液态有机肥料,此时便可将降解形成的粪水用于上地施肥。

在礼拜寺村,记者一行实地采访户改厕工作时看到,农户院墙外的地下深埋三格式罐装化粪池,室内卫生间排出的粪便流入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旁边栽种灌木花草,看不到化粪池,只看到为了排出沼气导出的一根白色塑料管钉在院墙上。

三格式化粪池不占地,无渗漏、无气味,夏天不会有苍蝇。为解决粪便清运问题,该村配备了污水泵吸粪车,谁家池子满了,拧开化粪池盖,吸粪车污水泵一抽,清粪问题就解决了,全村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在该村7组白国民家,记者看到改造完的农家厕所、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蹲便器……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

厕所的大变化,让今年64岁的白国民直呼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他说,以前是旱厕,用砖垒堵墙,玉米秆搭个棚,厕所和羊圈混在一起,又脏又臭还蚊蝇乱飞。现在户改厕后,建了卫生间,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

目前姚庄回族乡户改厕全面推广,村民生活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化。该乡负责厕所革命的乡人大主席赵利峰说,旱厕和普通化粪池气味难闻,容易滋生蚊蝇,既不美观也不卫生。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模式的户改厕进展顺利,只要1000多元,改造投入成本低,上级还有户改厕的奖补政策,农户不咋花钱,积极性都很高,现在施工队都忙不过来。全乡1995户,近期80%以上农户能完成户改厕。户改厕后,家家户户卫生间是花瓷砖、白墙面,陶瓷蹲便器、一键式冲水箱,干净又卫生。厕所通过“厕所革命”改过之后,村民都说好。“厕所革命”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乡村厕所革命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厕所虽小,却是关系民生和发展的大事,如果没有‘厕所革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就谈不上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和高端民宿。我们要把‘厕所革命’这项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做大做强乡村游,规划发展高端民宿。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打造以高端民宿、生态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乡。”该乡党委书记赵占营信心满满地说。

3758 5596 微信:2800068,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