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说起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业限报”,很多考生和家长可能还不太了解,每年有大量的考生因“专业限报”的问题,即使分数够了也只能被调剂专业录取或者被退档,十分让人惋惜。接下来攀哥会为大家一一解析各种“限报条件”,帮助考生和家长避开限报专业,以免掉进“专业限报”的陷阱。

什么是“专业限报”?

其实,单从字面上看,“专业限报”就是高校的某部分专业设置了特殊的报考条件,如果考生达不到有关条件,就不能报考这些专业。“专业限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政策规定受限,即“政策性限报”而导致考生不能报考某个专业。二是体检结果受限,即“身体条件限报”而导致考生不能报考某个专业。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一 政策性限报

政策性限报是根据当年的有关规定,某些专业限定只有具备特定条件的考生才能报考,这方面的限制主要包括了:性别限制、年龄限制、语种限制、单科成绩限制、加试限制、考生类型限制6种类型。

性别限制

由于某些行业工作性质、环境等特殊性,有的高校在相关专业的录取中也会对报考考生的性别提出“慎报”甚至“限报”要求。包含仅限男生、仅限女生和限制男女比例3种情况。

例如像一些体力劳动强度大、就业环境艰苦的专业就仅限男生报考,像武汉理工大学《2018招生章程》第二十二条规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两个专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适宜女生报考。仅限女生的专业主要是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期望所开设的专业,例如很多高校的护理学专业就只招女生。限制男女比例的是某些高校的某类专业对招生男女生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公安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就对招生计划中的男女比例有一定限制。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第二十二条

年龄限制

虽然现在对考生报考的年龄不再限制,我们时常听到六七十岁的人都可以上大学,有的甚至考了十几年才上大学的例子,但那只是针对普通类大学和专业而言。对某些特殊院校和专业,还是有相关年龄要求,例如有的军事类院校报考规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不低于17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有的普通类院校和专业也可能对考生的年龄提出相关要求,如上海海关学院《招生章程》:“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未婚。”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17招生章程》规定

语种限制

指专业对考生高考应试外语语种做出特别规定。在我们主要学习的外语语种中,除了常见的英语外,有的考生学的并不是大众化的英语,而是俄语、法语等语种。例如南开大学在《2018本科招生章程》里第二十三条规定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要求英语语种考生。也有高校不规定语种类型,但是在招生章程中提醒考生在进校后该专业会以英语安排教学,或者提醒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避免进校后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最好不要填报。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南开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二十三条

加试限制

指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除了要求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规定外,还必须经过特定科目的加试,没有达到加试成绩者不能被录取。例如很多高校的外语类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口语考试合格,如果不具备加试能力又想学这类专业的考生,不妨填报相同或相近专业。需要注意的是,也有高校将加试安排在入校以后,加试成绩达不到要求必须调整专业,所以考生在报考时务必认真阅读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

单科成绩限制

指某些高校为了考生进入大学后能够更好的进行特定专业的学习,要求考生成绩中的相关科目分数在多少分以上,或者总分相同的考生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但实际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总分,看自己的分数是否能上某大学的调档线、某专业的录取线,往往忽视了某些专业对单科成绩限制的要求,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考生被退档。例如西南交通大学《招生章程》规定:“报考英语和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加试,并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00分及以上。”每个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有可能面临单科成绩限制的陷阱,一定要扬长避短,多考虑与自己优势科目相对应的专业,特别是偏科考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避开低分科目受限的专业。

考生类型限制

指高校招生时对身份特征(应届、往届,户籍、生源地、民族等)做出限定。例如国际关系学院规定考生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以下);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只有农村考生才能报考。另外考生类型限制还包括报考音乐、美术、体育专业志愿的考生,在同一次填报的同一批次的志愿栏内只能选报同一类专业(音乐、美术或体育)的学校与专业,不能混报。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二十一条

二 身体条件限报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身体条件限报是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 及学校按专业要求制订的补充规定执行,在身体条件方面对高考考生体检和高校录取的要求。

可分为三块内容:学校可不予录取、专业可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的专业。

需特别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还会根据本校的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对考生身体条件的补充规定。在这些规定中,常见的是对考生身高、视力、五官的具体要求,如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外语外贸等专业对考生身高的具体要求。报考军事类院校的考生,还须按时参加专项体检,符合相关的体检标准,达到院校面试、体检、体能测试的有关要求,方可报考相关院校和专业。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查看体检标准及院校的招生章程规定。根据体检结果避开限报的专业,达不到要求者,就不要报考相关专业,避免因为身体条件受限而落榜。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国际关系学院《2018本科招生章程》对身体的要求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对“专业限报”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如何获取这些信息,避开“陷阱”呢?

其实很简单,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要认真仔细的查看最新的本省招生录取政策,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摸不准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向报考院校的招办老师咨询。(各省的教育考试院、高校官网、高招大本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庄老师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高考相关政策等信息。)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搜索院校可查看招生章程,一键咨询招办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首页-政策解读模块,可查询各省招录政策

每年大量考生因“专业限报”被退档,如何避免这个“大坑”?

百度搜索:高考体检,可查看身体条件要求

志愿填报是一门技术活,在实际的志愿填报中,很多家长和考生只关注学校的层次、专业热不热门,忽略了很多直接影响报考结果的关键因素,每年也有大量的考生因报考失误悔恨不已。

庄老师将继续为各位家长分享有料、干货的志愿填报知识,帮忙大家更加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让孩子的人生不留遗憾!

结合自身的条件,避开限报专业,以免掉进“专业限报”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