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誌是怎樣介紹山東東平的?

東平,上古時期被稱為東原,水系密佈,水患頻發。傳說大禹治水後,曾率眾開荒闢田,將這裡變為了安寧富庶之地,在《尚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大野既瀦,東原厎平。”這被認為是東平地名的出處和源起。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漢代陶廚房模型(國家一級文物)

唐貞元年間,宿城縣改為東平縣,此為東平縣名之始。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千餘年間,東平經歷數次行政變遷,但東平這個名字,依舊留存至今。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紫氣東昇之地,平安祥和之所,則成為對東平的全新解讀。

壁畫傳神 展漢代風采

東平漢代壁畫,是山東省博物館排名首位的鎮館之寶。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色彩鮮活豔麗,造型比例勻稱,刻畫細膩精美,形態生動逼真,東平壁畫反映出漢代畫匠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繪畫技巧。壁畫的內容,既有歷史故事,又有禮俗記載和民間娛樂場面,豐富多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為漢代人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這些漢代壁畫是山東省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不但填補了山東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罕見之作。

尤其令世人矚目的,是一幅目前發現的最早呈現孔子面目的“孔子見老子”的問禮故事繪圖。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方寸壁畫中,孔子面部的鬍鬚清晰,皺紋滿額,鼻翼高挺,頸後突瘤,形象寫實。而一身布衣打扮的孔子像,也似乎表明了在當時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學者。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這幅存世已經兩千多年的孔子畫像,為研究這位古代先賢聖人的實際形象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文脈淵源曲藝繁

戲曲的繁榮,向來依託於厚重的文化底蘊。

《元史》本傳記載,金、元之際,泰安人嚴實父子,曾主政東平達半個世紀。他們崇儒學,興禮樂,重學術,倡戲曲,振興東平府學,並延請海內學者文人薈萃於此,“四方之士,聞風而至”。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安定的社會、繁榮的商業和深厚的文化氛圍促進了民間文藝的發展,東平儼然是當時的戲曲活動中心。

東平人高文秀,被譽為“小漢卿”,是元曲作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創作頗豐,現存劇目有三十四種之多。作品有著極其強烈的本土色彩,以描寫梁山英雄漢好的題材而獨具一格。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高文秀雕像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著名戲曲家吳梅先生曾稱讚說:“東平高氏,力追漢卿,畢生絕藝,雕繪梁山。”

此外,張時起、顧仲清、徐琰、王繼學和李好古等一代元曲作家,也都出自東平,充分證明了東平元戲曲的繁盛,絕非偶然。

厚重的東平,還孕育了另一種流傳至今的民間曲藝——端鼓腔。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民間小調端鼓腔,源於唐朝貞觀年間,是東平最重要的祭祀方式。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端鼓腔”唯一的伴奏樂器是一面或幾面像芭蕉扇形狀的單面羊皮鼓,表演者將鼓端在手中,邊擊鼓邊演唱,這也是端鼓腔名字的由來。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經過第二十一代傳人丁立新的大膽改革,端鼓腔融入了當代生活的氣息,雖一度衰落,但又重新站在了時代的舞臺中央。

八百里水泊 再現傳奇

八百里水泊,隨著《水滸傳》在數百年間的流傳和演繹,而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方圓627平方公里的東平湖是小說《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的唯一遺存水域,東平人對這片水泊的記憶從未消失。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2010年,水滸影視城在東平拔地而起,並在此後成為新版《水滸》,《劍俠情緣》,《楚留香新傳》等幾十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地。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高高的城牆和雄偉的城門樓裡,古色古香的仿宋代建築群櫛次鱗比,原汁原味地還原出了大宋王朝當年的繁華勝景,遊客們與古裝打扮的士兵和市民不時擦肩而過,體驗著水滸故里的歷史風貌和風俗人情。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開發建設下,東平水滸影視城已成為集影視拍攝、文化體驗、風情展示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旅遊文化基地。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中国影像方志是怎样介绍山东东平的?

歲月悠悠,天地轉換。追昔撫今,在新的追夢之旅裡,這裡不再是一片沉默的風景。

今天的東平人,正站在厚重的歷史之上,契合著時代的脈搏跳動,創造著全新的繁華與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