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哪個階段的同學情誼最深?

週一燕


高中吧。我現在是大二,我無比懷念我的高中,因為我想念高三那個刻苦奮鬥的自己,而不是像現在大學無所事事的自己,我想念高中一起奮鬥的那群人,我們在一個班做同樣的題目,看同樣的風景,而現在我在大學已經沒有班級的概念,再也感受不到那種團結,高中對我就想一個遙遠的夢,曾經刻苦銘心卻再也不可及,是的,我無比懷念高中。高中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奮鬥,在你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在你為追不到女生而鬱悶的時候,總會有那麼幾個人給你安慰。那時候的友情是感覺真的很美好。


一對王要不起


我自己而言。我一直讀書讀大的碩士研究生,但是相交的朋友直到中年甚少甚少。與我保持聯繫的有一個初中同學,他初中畢業後就參軍,也算是我的發小,交往了有20幾年。另外就是大學有三個同學一直在交往,研究生同學有兩到三個一直在交往,其他的基本上沒有,現在才感覺到高山流水,知音難尋,而且這些朋友不跟我在同一個城市,可能是在個人利益上沒有過多的交集。記得曾經有人說過我們傷害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可能是相交的程度越深,想知道的對方情況越多,反而對對付。放對我們是一種傷害,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況。


老劉的3次方


在我看來,友誼是不分學段的。時至今日,讀師範期間的兩個同學留給我的印象最深,情誼也較持久。



同學甲是我讀師範時期的好朋友。那是一九九四年六月的一天,也是我們畢業離校的一天。已記不清我是如何收拾行囊,只記得同學甲和同學乙主動幫我抬著沉重的木箱,一直送我到車站,將木箱抬上公共汽車。從學校到車站大約有三里地的路程吧,其間應該說了許多話,但如今連隻言片語都想不起來,大概是當時太過憂傷的緣故吧!想想此次一別,大概以後再難相見,心裡便十分的痛楚。坐在車上,可能只有簡單的幾句告別,他們便轉身離去,再沒有回頭。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內心一股惆悵,當時還想:你們怎能走得如此的輕鬆,這樣的決絕。現在想想,他們也許和我一樣的感傷,只是不大願意表現出來吧。



同學乙個子較高,也較壯實,特別是天生一對滾圓的大眼睛,讓人望而生畏。當時食堂條件惡劣,偌大一個學校只有兩三個窗口開放,因此每次買餐時都是人擠人、人挨人,飯盒在我們的頭頂上來回穿梭。有一次,不知誰的飯盒傾斜,湯麵瞬間灑在了我的脖子後背上。剛入師範的新生總是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因此,臨近我們打飯時,往往只是一些殘羹剩菜。後來同學乙主動衝鋒陷陣,事先準備好飯票,收集好飯盒,孤軍深入,我們只是跟在他的後面,負責將打好的飯向外傳遞。就這樣同學乙一直堅持了三年。

同學甲同學乙是我讀師範時期最好的兩個朋友,雖然沒有發生過太多動人的情感故事,但三年來的同寢共食,相知相伴,早已結下了深深的情誼。

後來,同學甲只在十六年後的同學聚會上見過一面,同學乙來過我家一趟,其餘時間再沒有相會。



羊頭丹水


同學友誼從小學到初中,再從初中到高中升至大學。同學是一拔接一拔,每個階層都不同,就我而言,小學我也讀過兩間,隨父就讀,我父親是一谷名教師,調動了,我也跟著轉學,小學的同學影子也亦稀稀,記起甚少。中學階級是最難忘的,初中懵懂宛如初戀的感覺,高中之戀簡直是熱戀。初中也是寄宿的,比小學的範圍擴大,全鎮廿多個村委的學生,大多都是陌生的,從相識到交好,產生友誼,緣於校園生活,緣起單純,思想上認同好感,良性競爭。高中也是最難忘的三年,面臨選擇,面臨分別,面臨危機,種種層層,來自社會,家庭各方面的壓力,也沒有初中那種吱喳噓哈的天真,有了責任,有了對社會些兒閱歷……而大學就勿勿,閱人也多了,許多關係,許多崗位競爭較為慘烈,彼此之間溝通也設障,心靈設防,亦學會獨處,群分,派分了!我就覺得中學最難忘的,友誼是深的。


閱微文潭


事實求實的講,高中最深。


小學年代久遠,難以辨識,很多就算見面也不認識了,更不用談什麼情誼了。

初中還是剛剛懂事,同學之間的交往並不太深刻,最深刻的是高中,因為大家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轉變,面臨高考的壓力,同學之間的話題逐漸增多,不僅限於學習和生活,還會考慮未來,大學,方向等等。


加上高中大多住校,一個宿舍的,總會有幾個關係鐵的。


我現在同學聚會,初中的兩三個,高中的有兩撥,差不多有七八個,數量算是較多的階段。


畢竟天南海北的,儘管一起度過了大學幾年的宿舍情誼,但是,畢竟關係沒有高中之前那麼單純,進入社會後很快就消解了。


想要大學聚會,真難,一次也沒有。


八月哥老師


就拿我來講:

小學在村子裡上,同學都是一個村子裡的,好多都是發小,現在也經常見,情誼最深。所以小學同學感情最深的是發小!

初中去了市裡上,接觸也就是三年時間,那個時候思想感情都不成熟,就是天天玩,玩過了也畢業了,畢業了也就很少聯繫了,感情就差著了。能和你保持感情的就是那些天天一起玩的,也沒有幾個人。

高中也是市裡,但是高中學業緊張,思想也開始成熟,情誼最深的是那些同桌們,天天陪你寫作業、討論題、擠出時間一起消遣。高中情誼最深的是那些同桌們。

大學情誼最深的是舍友,一起上課、曠課、開黑、吹牛打屁、一起滿大街找工作……


景小樓XI


看到這個問題,腦海立馬回想了一下,目前身邊常聯繫的朋友,根據自己的情況,我認為小學和高中

先說小學,第一,大家都離得近,從現在相同的大環境里長大,彼此瞭解,不論長大之後去哪裡工作,發展,每年基本都能碰面,關係好的基本上每年都會聚餐,目前我身邊的朋友大都是小學比較多,雖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更加堅定。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更加懂得珍惜同學情誼,當然這個說的是從小到大都認同彼此三觀,也有不聯繫的,及時在一塊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高中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開始走向成年,慢慢接觸社會,尤其一起經歷三年苦讀,期間的點點滴滴會讓青春期的我們更加珍惜,印象更加深刻,畢業之後,天南海北求學,邁入社會更加懷念青春的美好時光。

現在身邊常聯繫的朋友不多,相互之間都是真誠相待,有難相互幫助,感謝身邊的朋友,感恩生活!


西漂小偉


小學階段普遍懵懂,談不上啥深情厚誼。我覺得要屬初中吧。原因如下:

1、初中階段不分科,老師跟班上,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能夠形成非常穩定深厚的同學情誼。可以說,初中是真正開民智的階段,初中時候養成的學習習慣足以影響高中甚至大學。

2、初中同學情誼深厚,很少有利益糾紛。初中是我們真正走向成熟,懂得人情世故的啟蒙階段,初中的同學一般都非常單純而美好,很少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汙染,我們所說的花季少年就是這個時候。比如大家一起舉辦運動會、一起辦黑板報、一起去春遊都是非常珍貴而難忘的記憶。

3、初中屬於情竇初開的年華。這時候的喜歡是基於學習和性格等方面的喜歡,很少有超越喜歡之外的其他不良動機,好像梔子花開散發淡淡花香。

初中,就是最美好的花季雨季,因為有的同學讀完初中後就可能直接步入社會了,以後都估計難以見面。有的考上高中繼續讀書。但是,你會慢慢發現,高中及以後的同學情誼都缺少初中時候那種很純真的味道。上高中後分科,分班,老師也沒有初中時候那麼穩定了,同學之間更多是競爭關係,情誼自然淡了很多。大學及大學後,大家都是成年人,會產生一些利益衝突,單純的情誼就更加淡了。

所以,請珍惜你的初中階段吧。


印記時代


沒有特殊情況,僅僅就同學來說,肯定是高中,為什麼呢?

小學沒有什麼友誼的概念,還是懵懂的誰和誰在一起時好朋友的階段;

初中,由於現在學業的繁重,同學之間也是僅僅學習上的崇拜和簡單朋友的階段

高中,才是同學情誼的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了愛恨,有了離別,有了情感,有了叛逆,有了擔當,有了小大人的責任感,有了模仿社會的勇氣,這個時候的友誼沒有任何的雜質,就是兄弟之情,朋友之誼!

大學,雖然五湖四海的高材生匯聚到一起,又要經過幾年的磨合,之間也有些意氣相投的感情,但更多地是獨立人格的塑造,和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所以情誼不再像高中那麼單純和牢靠!


山火燎原


我現在 再上大學,我認為是高中時同學感情最深,小學的現在都不聯繫了,初中的知識幾個人 關係不錯,一年吃一次飯,只有高中的在常聯繫。

高中三年,一起鬧,暑假有一起打暑假工,感情要深一點,經常一起吃飯,而且大學基本又在同一城市,所以感情非常深。

大學的話 ,因為以前都有自己的圈子,所以知識普通同學,再加上大學是走班制,也就只認識自己宿舍的,大學又都談戀愛了,基本上都在和女朋友在一起。所以還是高中同學感情深。

【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