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接着分享我在丙安古镇的快乐时光。丙安古镇充满红色传奇,2005年,丙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丙安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环水。从赤水旅游客运站坐专线公交大,巴40分钟车程直达丙安古镇,交通便利。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古镇里有条叫做葫芦街的老街。红一军团陈列馆和耿飚将军纪念馆就在古街的中间转弯处,这里是每位游客必到之处。红一军团陈列馆和耿飚将军纪念馆于2016年4月26日正式开馆。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两间展馆并列,但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我更喜欢耿飚将军纪念馆,纪念馆主要用图文的方式,把耿飚将军传奇的一生,一幕幕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脉络清晰、史料详实,参观者无不拍案叫绝。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耿飚将军,1909年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1930年带领游击队参加红军,任红四团团长,井冈山“五次反围剿”后随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期间,耿飚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红一师参谋长,作为指战员,参加了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娄山关、青杠坡、黄陂洞等战役,率部在黔北辗转3个月,四渡赤水河,与赤水老区人民结下鱼水情谊。红军到达陕北后,耿飚率所部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生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我国派往西方的第一位大使,有“将军大使”之称。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耿飚将军纪念馆的二楼这个展区,介绍的是耿飚将军出任“将军大使”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耿飚在大西北的辽阔土地上,通过广播收听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站在解放了的土地上,40岁的耿飚无比兴奋激动。从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这一刻已经整整21年了。21年的战争岁月,耿飚从一个矿山童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从“耿猛子”,成为了一名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岁月悠悠,征途漫漫,革命者的步伐没有停顿。就在耿飚随第十九兵团回师西安后,在彭德怀领导的西北军政治委员会的领导下,正着手准备投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时候,1950年的新年,耿飚接到了来自中央的命令,一个新的使命正召唤着他。

1950年初,党中央任命耿飚为中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后调外交部工作,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外交生涯。至1971年,他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他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我国老一辈外交家的崇高风范。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耿飚作为我国派驻西方国家第一位大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我国同驻在国的友好关系,努力宣传我国的内外政策和建设成就,扩大新中国的影响。他与瑞典、丹麦、芬兰三国的经贸部门及经贸界人士积极交往,创造了我国同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契机。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1964年8月31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驻外大使。耿飚在任驻巴基斯坦、缅甸大使期间,积极推动中巴、中缅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巴、中缅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巴基斯坦政府曾经专门向耿飚颁发勋章,以表彰他对增进中巴友谊的功绩。缅甸政府领导人也多次赞扬耿飚为发展中缅友好合作关系所做的贡献。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耿飚在外交斗争中,善于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和创造性见解,表现出很高的政策水平和斗争艺术,积累了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在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期间,他向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外交和外援工作的意见。毛主席看了报告后说:“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耿飚出任新中国“将军大使”,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经过层层筛选,中央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第一批大使。由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人们都亲昵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待续,下文接着讲述耿飚将军的辉煌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