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证明你读过鲁迅,你会用哪一句?

古今谭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是鲁迅先生在《故乡》里的一句话,也是我许多年都铭记于心的一句话。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是说给他小时候的伙伴听的。当时鲁迅已经有所成就,他回到故乡见到儿时的伙伴,伙伴的儿子过着鲁迅记忆中儿时的生活。由于社会地位的低贱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小孩子得不到教育,只能跟着大人干农活,基于担心孩子的未来,鲁迅才对儿时伙伴说出这话。但是,在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是铁定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多年来,我到处漂泊,我知道我这一生注定没有多大出息,但我会让我的儿女不再象我一样漂浮不定——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为了让孩子们超越父辈,我努力挣钱,尽量让孩子们多读书,我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多读书,做老实人,踏踏实实的办事,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别人的尊重。也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儿子大学毕业如愿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两个女儿读初中,成绩一直很优秀。我们一见面我就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提醒他们:一代更比一代强,活到老,干到老,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涛涛河水爽晶花


真的(猛士)勇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送给自己多灾多难一生自勉。

我读高中时深刻地记住了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那时我刚刚丧父不久。后期人生经历不少坎坷,我从围墙冲出自我禁锢,开始了自己坚强勇敢人生之路。我从不畏惧流言蜚语,我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眼光。经历最艰困的人生我会用这句话勉励自己,这句话让我炼就了强大的内心世界,不为别人而活,要努力为自己而活。光阴荏苒,我从一个胆怯、自卑、软弱的女孩经历生活的淬炼变成了坚强、独立、勇敢、自信的女性。

我常常独来独往,不被别人理解,但我从来不奢望别人理解支持自己。别人觉得我孤僻,其实我和别人交往很平和,我不热衷交际,我不喜欢现实中庸俗的讨论吃穿玩乐的话题,我喜欢深度地思考人生,我思想深处能交到的知己不多,我不喜欢浪费时间交泛泛之友。不认识我的人对我印象不好,深入认识我的朋友从不背叛我。知我懂我的人在我人生困境中会拉我一把。在不好的环境中生存的年代,我懂得周旋保护自己,我能忍耐一切,但不能忍受失去做人的良知和底线,为此牢底坐穿长期凉拌不改初衷。在大环境有利于我的时代,我会主动出击,用别人的话就是为个人利益抗争攻击性太强不惜得罪太多的人。我会抓住机会利用法律法规争取个人权益。我不会放弃任何抗争个人核心利益的机会,虽然很多同事和周围人不理解我,被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我不会屈服别人意志,什么东西能放弃,什么东西不能放弃,绝不会人云亦云,侵犯我的核心利益不惜撕破脸都要捍卫。我从不低贱轻看自己,要和正常人一个平台生活,要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至少正常人能干的活我绝不会干不了。

选择走上这条道路很艰难,也常常不被人理解的。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给了我巨大的生存勇气和大无畏的人生自信。我始终坚信只有无私的心底才有无畏的勇气,在无法选择正当手腕捍卫个人权益,我可以选择死亡来捍卫个人尊严。我不会自杀自残的,我要以埋葬别人的勇气来捍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尊严!跟我作对的人请记住这句话。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不过要死得其所!我不是疯子,我只捍卫属于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理解没关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经历这么多坎坷人生早就洞穿人情世故,娇情善良不属于我!

我非常感谢鲁迅先生,他说过的话如黑暗中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脚步。

尽管我个人人生并不是真正的勇士,我个人内心还是常常以勇士自居的。我个人的思想境界早就过自我阶段,不会为身体残缺自怨自哀,也不会为别人的伤害耿耿于怀,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敢于直面人生的一切不公不平,我不再为自我活着。

再次,谢谢鲁迅先生。


一朵浪花17


我最喜爱的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记得那还是在我上中学语文课中、一篇叫《故乡》的范文中最早读到的。后来踏上社会,我参加工作了,也买了好几本鲁迅的书来读,如《徬惶》、《呐喊》、《朝花夕拾》等等,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这句话。

印象中,《故乡》只是一篇记叙文,讲到"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故事。有童年的记忆、少年闰土、豆腐西施杨二嫂,月光下的瓜田,狡猾的猹等等。

那时最吸引我的也是这些轻柔曼妙的情景描写,与后面看到的鲁迅同他的敌人唇枪舌剑,无情鞭挞、尖刻讽刺,完全是两付面孔,两种情感了。

可是不知怎地,回想己经过去的岁月,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在人生重大转折关头,总是要想起鲁迅的这段话。它不但鼓起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也促进我不断学习新鲜知识,完善一个真实的我。

从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到带领落后排跨入先进行列的排长、到师机关最年轻的营级干部,从率先在外贸系统推行企业改革,到创立全国第一家外贸股份制公司,从一位普通的文学青年,到文化大省的作家……人生道路迈出的每一步,无不与"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息息相关!

当我结束这篇文字的时候,半个世纪前那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又浮现在眼前: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觉得自己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


浮石散人


一,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首《无题》七绝,用诗的形象写出了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的浩茫心事,他的心是连着广宇的,对人民革命充满着必胜的信念。

二,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

鲁迅告诉读者:百草园是"荒园",然而是他童年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却是十分乏味、枯燥、烦闷的狭小"天地"。……

三,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博,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房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这篇"小杂感"把人性的劣根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如今在职场,有一天你的上司突然向你发无名火,你肯定是气不顺心难平。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就在这个时候不如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妈妈的"这个世道确实变了,连儿子也敢欺负老子。"妈妈的"你不就心里坦然了。心里坦然了,不就是安然入睡。第二天照样精神饱满地去上班。你的上司见你性格如此开朗阳光,他开始注意你,今后不一定还会重用你。在如今人心浮躁的社会里,人人难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闹心的事,不如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来宽解自己,小日子不就过得舒坦得多了。


了缘520


▅▅▅▅▅▅▆▇▇▇▆▆▅▅▄▄▄

▅▄▅▅▅▇█▇▆▆▆▇▆▄▄▄▄

▅▄▄▄▆▇▆▅▄▃▃▄▆▆▄▄▄

▄▄▄▄█▇▅▄▃▃▃▃▅▇▄▄▄

▄▃▄▄█▇▆▄▃▃▃▃▄▇▄▄▃

▄▃▃▃▇█▇▆▅▅▅▄▅▆▃▃▃

▃▃▃▃▆▇▆▅▆▆▅▄▅▄▃▃▂

▃▂▃▂▅▇▅▄▆▄▅▄▄▃▂▂▂

▃▂▂▂▄▇▆▅▆▄▄▄▃▂▂▂▂

▂▂▂▂▂▆▆▆▆▄▄▄▃▂▂▂▁

▂▁▂▁▁▆▇▆▅▄▃▄▂▁▁▁▁

▁▁▁▁▄▇▇▇▅▄▄▃ ▁▁▁▁

  ▃▇██▆▆▇▆▅▅▅▂   

▃▅█████▄▃▅▁▅██▆▃ 

███████▅▄▇▄▅████▆

管他呢,反正只要任何人说的话后面加上我的名字就显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说过这些话

-------鲁迅



不想当咸鱼的手指


永远胜利的阿Q,

瞧不起种地的润土;

狂人写了篇日记,

抢着吃了治捞病的人血馍头。

孔乙已使劲呐喊,

胜过社戏的锣鼓;

重复着的一颗又一颗枣树,

把祥林嫂和小尼姑欺负;

演一场痛打落水狗,

漏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用脚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用手着地,叫爬,不是走;

气不过说了句:

哀其不幸,

怒甚不争!

后人却记得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半亩塘主402


鲁迅所谓名言,我理解和感受都不是很深刻。倒是鲁迅描述的人血馒头的故事,给了我最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社会阅历,越来越深有感触。鲁迅以为当医生,可以强壮国人,结果,他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人们的愚昧无知自私麻木,深深让鲁迅感到绝望。结果弃医从文,妄图用文字教育人们、唤醒人们……鲁迅如果知道到了今天,中国最受诟病的依然是“医疗”“教育”,我看棺材板可能都按不住……



大部分问题本质都是钱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让人回味无穷,震撼人心。鲁迅先生用笔杆子一针见血反映当时的社会。

鲁迅先生的《呐喊》触动人的心灵,《孔乙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狂人日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平等。《纪念刘和珍君》,《药》,《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大众不就是勤劳朴实的孺子牛吗。

鲁迅的文章在七八十年代,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他的文章,里面的文章有时老师常常叫我们抄背下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有的名言名句一直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细细品味还就是那么一回事。网络配图。





有缘人153832681


【中医有意无意间都是骗子】

这是鲁迅在1925年编辑【呐喊】合集的时候写的 序言里面的一句影响十分深刻的一句重量级的话。直接将中医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因为鲁迅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此后,鲁迅就开始研究接触中医,并陆陆续续批判中医,直到1930年以后,随着他对中医的研究的深入,就再也没有批评过中医了。但是,他自己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对自己这句话的【纠正】或者【声明】。数年前,鲁迅后人在中医黑十分猖狂的时候曾经发表过声明说【鲁迅自己是一个中医粉,他并不是反中医,而只是反中医里面谋财害命的庸医】。

所以,反中医的鲁迅是无知的时候的鲁迅。


太素老道


如果用一句话证明读过鲁迅,那么这句话可能相对有点长:”从小学开始到高中、至目前,从《少年闰土》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已》、《纪念刘和珍君》、《药》、《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记念》、《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就已逐次学习并理解着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极高的评价和不朽的地位。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摘录几点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书信•致陈烟桥》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杂感集》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而已集•读书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