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次工資嗎?怎麼花的?

我在街邊賣早餐


第一份工資1600,當時是賣了一臺分期車加上底薪第一個月一共發了這麼多

拿到工資先把外賬填了,因為去4s買的工裝皮鞋領帶這一套將近900,第一個月還借了別人錢吃飯,所以基本沒剩什麼

我從工作第一時間以來就不從家裡拿錢,都是借同事的,同樣是借錢性質不一樣,不過每天借錢還錢的日子真的適合銷售行業,同事就是最大的動力,因為你每時每刻都面對著債主,所以你會更認真的接待每一位進店客戶,銷售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積攢了一些人脈


大輝AMOY


當時我們系助教是年薪制,一年四萬新幣,摺合人民幣二十萬。因為稅很低,而且大學職工個人繳交公積金有減免(學校給的部分卻是頂格),所以一個月可以到手三千多塊新幣,超過當時新加坡的平均工資水平。

第一次拿真正意義上的工資當然爽啦。在這之前雖然一直白吃白拿白上學,但金額相對較低。比如本科時一個月到手生活費加補貼是八百塊,衣食住行剛夠用。研究生獎學金是每月一千五。後來申請額外津貼加到了兩千。一工作收入多了70%,而環境幾乎沒怎麼變,多好!

當時開銷大頭也就是房租了。2002年那會兒新加坡房租水平不高的,學校附近合租一整套公寓每月是1500元,攤到個人就三五百塊。學校裡吃飯又比外面便宜,一頓三五塊足夠了。再加上出行和娛樂開銷,每個月花一千塊新幣差不多。

那多出來的錢咋辦呢?當時正好失戀空窗期,無聊空虛之餘經常找朋友去打桌球,特別是每週五晚上可以從六七點打到凌晨。打完球再去吃夜宵。週六則跑學校操場上跟人打籃球,也是打到球場熄燈然後又去吃夜宵。因為手頭比窮學生寬裕,很多時候都是我買單。

另外那時候留學生中的一些人自發搞了個網站,線下又慢慢形成了固定的社團。我和另一個哥們兒本來只是普通網友,後來慷慨解囊隔三差五的請社團成員聚會,增進了友誼,還被授予了“福利部長”的榮譽稱號。後來參與的越來越深入了,幾年後我牽頭召集了多個元老級人物集體申請正式成立了社團,可以公開招募會員的那種,解決了多年來的身份合法性問題。

那時候也沒想那麼多,該花的花該用的用,用不完的丟銀行賬戶裡也沒空理財。直到多年後結婚然後回國安頓,才把錢取了想辦法弄回國內然後湊錢在上海買了套房,作為我們自己安頓的小窩,一轉眼都快十一年了。


江南漁夫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參加工作的,從學校畢業分配到鄉下銀行一個機構網點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的時候,我很興奮,我心裡感嘆到終於不需要父母養我了,我能夠自立了。

我記得當時領工資是45元,我領取工資之後,將25元通過郵局寄給我爸爸媽媽了,讓他們補貼家用,我家裡當時有三個弟弟都在讀書。

那時候雖然工資低,但錢還是比較值錢的。我記得當時一個月食堂只需12月生活費,還吃得很好。然後就花上兩三塊錢買點日用生活用品。

加上我愛交朋結友,來我工作過的地方看我的朋友不少,所以每個月的工資除給了家裡一部分,都不夠花的。


開偉觀察


五塊錢的津貼,買了洗漱用品,剩下的存銀行了,可能現在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


雲壑聽泉


我記的第一次發工資是在1959年4月中旬當時我們學徒工每月工資十七元整,我在財務科領了錢後給師傅花了二角錢買了一合菸斗牌香菸,到門口的百貨店花了一元五角三分買了一個擴瓷帶蓋的茶缸子。所剩的錢都交給了父親。這芼賬就這麼簡單。


40後123



魯緩


06年,第一份工作發了800,記得很清楚,9.30號發的,然後國慶節去了外地見了個網友,然後就花完了!


古玩經紀人東歌


第一份工資不是很多還是很喜悅的,一大半給父母作為生活費,餘下的自已買點日常用品。


吉祥快樂一家6


我第一次工資都打家了,我沒捨得花


用戶4489998131321孫


買了點老媽的東西,餘下就日常開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