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井陉北横口村的“东阁”早已坍塌,阁下的石券门在地下埋了数十年。最近要将其重修。在阁楼的遗迹上,发现石碑一座,上面记录了在光绪二十六年时,北横口村驿道两侧,许多商铺的字号,其中有

当铺、盐店、皮货店、旅馆、饭店、染房和药店等等。

众看官听听细细道来:

北横口村,井陉驿道上的古村落。秦皇古驿道南线穿村而过,横亘东西。因此北横口村原有东阁、西阁各一座。西阁现今保存完好,东阁早已埋在了地下。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北横口西阁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观音阁”西面一侧

上面两张图片为北横口西阁,“观音阁”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东阁”

“东阁”,现位于国道G307与省道S202交叉口的西南角。“东阁"的地面要比省道S202的路基低二至三米。因此,从国道、省道一建成,“东阁”就相当于被埋在了下面。上图为“东阁"东面一侧,券门上的四个大字

“北拱京都”。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西面一侧,券门上也有四个大字“畿辅名衢”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东阁"的阁楼早已坍塌,只剩下一面墙,还屹立不倒。一边的登阁的石阶大体还在。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墙头还有一石刻,应该是一只麒麟。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阁内乱树丛生,地上残存大量黄土和残砖,正中央的石供桌还在,且没有变形。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供桌东侧的石板上还有石刻,中间刻得是一幅“二龙戏珠”图,右边刻着“大清乾隆五十年三月吉日”;左边写有“微水村第子高书忠敬立”。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发现地上还残存着两块砖雕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阁内东南角,立有一块光绪二十六年的石碑,碑文如下:

{重修碑记

尝闻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是有*于前者,未始不,继于后者也。*如吾乡,旧有东阁一处,自乾隆四十六年开阔规模,创造基址,倚山则层峦耸翠;临水则飞阁流舟、挺然特出,洵一方之保障也。迄于今,历年已久,风雨摧残,其庙貌之巍然者几倾覆而不整,其神像之焕然者亦残缺而可伤。及今不修,恐终于不振矣。于是合乡人等公议重修,捐资鸠工,不日而成。

庶几于车马冲要之地,聊足有供往来之观瞻也,夫特为序。

经理人:略

生员 李国珍 撰 许承家 书

泥匠:王*付

画匠:梁国运

石匠:张佩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吉日 立}

注:1、“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出于韩愈《与于襄阳书》,大意是如果没有前辈的引荐,人才即便才高八斗也难以出人头地;而如果没有后人的传承发扬,鼎盛一时之后也会烟消云散。

2、“湏”,同“须”。

3、“庶几”是希望,但愿的意思。

清朝时,井陉这个村有当铺、盐店、皮货店、染房、药店,非常繁华

此石碑最大的价值在背面。重修石碑的背面最上方有“万善同归”四个大字,下方镌刻着捐资、出工的名单。在第一行中,大都是商铺的字号

因此推断在在光绪二十六年,北横口村古驿道两侧的商铺有“同丰当”、“元吉盐店”,“义成永”、“德隆永”、“太和成”、“天义顺”、“源盛永”、“德合祥”、“天成永”、“广升昌”、“双合成”、“陶成永”、“三益染房”、“广盛皮房”、“福庆和”、“泰和堂”、“復泰和”、“天吉义”、“保*堂”、“二合恒”、“合义馆”、“公和馆”、“杜李万保”、“林海”“付四妮”、“东大店”、“公和店”、“内顺店”、“三和店”。

更多古村落介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微游石家庄”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