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 豐富人類文化生活 > 商業價值

藝術 • 豐富人類文化生活  >  商業價值

夢想 +

見識

指明智、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見識產生於人的才智,也產生於他的天性與心地;廣泛接觸事物,擴大見聞。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遊,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畫旨》:“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藝術 • 豐富人類文化生活  >  商業價值

自然美

審美

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係狀態。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審美也就是有“審”有“美”, “審”有主體介入;“美”客體或對象。審美是人類認知、融入世界基礎的,審美是事物對立與統一的極好證明。審美的對立顯而易見,體現為他的個體性,審美的統一則通過客觀因素對人們心理的作用表現,即在每個時代或階段,人們所處的環境,或多或少會對人們的審美觀造成影響。

由於審美是一種主觀的活動,因此很多人會認為,審美只是人的一種特殊的行為,在其他動物中不存在審美。其實不然,人們對動物是否存在審美這一行為的推測,很大程度上被人們的思維所左右,而並不是真正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因此難免存在偏差,也很難說審美僅為人類所特有。

藝術 • 豐富人類文化生活  >  商業價值

都市改造自然

都市化治下提升審美

都市小孩多在 “溫室”裡生長,出門看到的是街道邊高聳的大樓、滿大街的人群與車流;聽到的是嘈雜的發動機轟鳴聲。認知世界的窗口集中於媒體、書籍、兒童玩具…… 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時機越來越少,以至於韭菜小麥不分、老虎是可愛的抱抱玩具、鱷魚生活在家裡……。

父母提升孩子的審美能給他們的是環境,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讓他們接觸不同的文化,從而打開格局與眼界,提升審美能力。先去看看廣闊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奔流之下的瀑布、蜿蜒前行的小溪……貼身感受大自然的偉大,電視上看到再多再美的景色都不如親身去觸碰。赤腳走在沙灘上、漫步林間小道,耳邊小鳥輕聲歌唱…… 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海邊用啥子堆砌城堡、用樹枝搭建小木屋、夜晚以柴火取暖與照明…… 讓他們用大自然的材料去創造去發揮,獲得光明、溫暖、烹飪食物……

大自然創造了最大最全的魅力元素,人類藝術來源於社會生活,理應為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服務。藝術家的作品應首先是為豐富人類文化生活,其次才是其商業價值。

帶給孩子一個真正感受美的環境是提高孩子審美能力的重要一環。在美的環境薰陶下,孩子的心靈得到了滋養,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美的東西,孩子的心靈自然也是清澈的,他對美就會產生正確的體驗和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