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西周自文王、武王、周公以來,封邦建國,開疆拓土,建立起煌煌氣象的大國。數百年來,各個諸侯國拱衛京畿,為周天子藩屬之邦。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諸侯國裂土分治,蠶食著周天子的王土,銷蝕了周天子的威嚴與權力,與權力。諸侯國爭權奪利的廝殺構成了一部春秋史的主要圖景。在烽煙四起的爭霸戰爭中,大國各領風騷幾十年,小國只能如牆頭之草,迎風而動,時起時僕。

春秋主要諸侯國簡介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魯國

魯國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國,周公旦有大功於周王室,因此周王朝對周公之後委以重任。當初魯國封地為東夷部落所聚居,將伯禽分封此地,作為周朝在東方的重要據點。魯國在春秋時期一直是舉足輕重的國家,魯莊公時期曾多次用兵於齊國,只是魯國地處齊楚之間,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在漫長的春秋爭霸歷史中,魯國一直扮演著二流強國的角色,這種尷尬的局面也許有違當初周天子分封時的初衷。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齊國

齊國與魯國一樣,系出名門,齊國始祖乃是周朝開國功臣姜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齊國佔有魚鹽之利,一躍成為東方大國,成為周天子前出東方的據點。齊桓公廣攬賢良,勵精圖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初期獨領風騷的霸主。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晉國

據史籍記載,晉國始祖是周成王的弟弟虞。周成王滅唐國後,將唐國分封給虞,子燮父又改遷晉水旁,改國號為晉。晉國在春秋初期陷入內亂,無暇參與爭霸,直到晉文公流亡19年,歷經人間悲苦後回到晉國,整軍經武,城濮一戰定乾坤,奠定了晉國上百年的霸業。雄霸諸侯各國的晉國最後陷入內部紛爭,六卿專權擅政,最終,三家分晉結束了晉國的國運,同時也為春秋史畫上了句號。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秦國

秦國偏居西部,秦國的始祖沒有其他諸侯那麼顯赫的地位和名聲,長期與西部的戎族部落為伍。秦國在與戎狄部落的爭戰中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秦國據守關中,表裡河山,易守難攻。東部的晉國擋住了秦國逐鹿中原的去路。因此,春秋時期秦國一直沒能如願爭霸中原,只是一個西部大國。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鄭國

鄭國與周天子為鄰,平王東遷之時,鄭國鼎力相助,春秋初年,鄭國便與周天子一爭高下。鄭莊公掃除了自己兄弟的割據勢力之後,國力升騰,成為中原地區第一強國。北方狄人頻繁南侵,鄭莊公的兒子曾經幫助齊國驅趕狄人的入侵。鄭國的霸業曇花一現,等到南北兩大國——晉楚崛起之後,鄭國只能在夾縫之間求得生存。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宋國

宋國是殷商之後,周天子滅商之後,安撫殷商之後,便將其後代分封到宋國。宋國是春秋初期的大國,以仁義治國治軍。泓之戰中,宋襄公在戰場上自取其辱,爭霸未遂。宋國一直處於大國爭霸的夾縫之中,亡國之後難得善待。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楚國

楚國始祖乃是祝融八姓,相傳為顓瑞之後,非華夏族,因此楚國的爵位一直居於末流。楚國在各個諸侯國之中一直是一個異類,但是各國都懼怕楚國的國力,即使英武一世的齊桓公也拿楚國沒有辦法。楚莊王飲馬黃河,楚國勢力延伸到黃淮一帶,勢力非其他國家可比。

晨雲說春秋:那些諸侯強國各領風騷幾十年,稱霸於一時

吳越

吳越兩國地處東南之濱,直到春秋晚期,吳越兩國才引起各個大國的注意。吳越兩國的崛起是春秋爭霸的重心轉向東南,只是兩國“其興也忽焉,其衰也忽焉”。未等夫差與勾踐北上爭霸,戰國曆史就開始了。搜索關注小編“日月晨雲”更多精彩歷史等你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