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格局或變天!全國1176家化企將搬遷改造

“經初步摸底,全國共有化工園區676個,從基礎設施配套看,近9%園區沒有統一的汙水處理設施,約30%園區沒有建立安全監管平臺,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園區不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裝置。”在日前結束的中國(榆林)煤化工園區及產業鏈發展峰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處肖文佳說。在當前環保形勢下,這些園區未來或加快危廢處理裝置設施建設。

危廢格局或變天!全國1176家化企將搬遷改造

隨著江蘇響水爆炸事件的發生,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也在提速。全國676個化工園區中,產值規模500億元左右的約佔7%,小於100億元的約佔60%。截至2018年底,各省共上報搬遷改造企業1176家,其中異地遷建479家,就地改造360家,337家關閉退出。其中,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共有1089家。這些企業搬遷改造甚至退出對危廢供需形勢或產生重大影響,搬遷的一部分危廢將轉移到其他地方,而改造的與關閉退出的,將減少危廢的產生量。若上述三分之二左右的園區均上線危廢處理裝置,對於危廢處理價格將有明顯影響。

肖文佳說,危化品企業的搬遷改造工作面臨諸多難點,如化工園區承接能力不足,部分園區基礎設施薄弱,安全環保水平不高,難以滿足搬遷企業需求;現有化工園區存在土地、用能指標有限,排放容量不足等問題。此外,資金缺口較大,搬遷的多是傳統化工企業,需要的搬遷改造資金較多,部分企業關閉退出後,現有資產基本報廢,減值損失較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