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廳官的十條做官感悟,想進步的好好琢磨琢磨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佈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公文寫作

河北省滄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當地一個縣級市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說出一番做官感悟,共十條,一時在圈內熱傳。下面隨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一位廳官的十條做官感悟,想進步的好好琢磨琢磨

一、要追求理想

任何干大事者,都要有追求、有理想,只有這樣才有不竭動力。

一要勾畫施政藍圖。

有多麼大的理想,才能勾畫出多麼大的藍圖,才能幹多麼大的事。作為年輕幹部,一定要善於去描繪自己的“崗位藍圖”。

二要立志建功立業。

毛主席16歲離家求學,寫出了“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情壯志。周恩來總理19歲東渡日本,作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作為年輕幹部,必須要有這種為國家建大功、立大業的志向和追求。

三要有高尚價值取向。

孟子、屈原、霍去病、陸游、譚嗣同、秋瑾、于右任、焦裕祿......他們是一種什麼價值取向?是一種矢志不渝追求國家興盛的高尚價值取向。他們想的只是房子、車子、票子、孩子嗎?他們已經超越這些,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庸俗,是對人生的玷汙。

二、要境界脫俗

一要有骨氣。

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孔子“不飲盜泉之水”;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當今社會,年輕幹部必須要有這種骨氣,才能幹成大事。

二要有氣節。

什麼是氣節?就是堅持正義、正氣,併為之矢志不渝的靈魂和脊樑。

現在,有的人辦私事找這個求那個,今天弄個假檔案、明天弄個假學歷,氣節在哪,臉面在哪?正氣在哪?

甚至有的人找起官來,辦起私事來,自己覺得挺坦然,實際別人覺得挺噁心。這就是沒有境界、沒有氣節。

三要有品位。

作為年輕幹部,要思想高尚,目標宏遠,心胸寬闊,正氣正派。如果低頭一看就是“腳尖”,一想就是利益,一說就是自己,一做就是金錢,肯定是沒有品位、沒有前途。

三、要把握大勢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年輕幹部要經常進行戰略思考,研究形勢,把握大勢。重點就是搞好“三個研究”,做出“一個判斷”。

一是搞好“三個研究”。

要研究世界,知道美國在想什麼,知道世界格局、軍事力量、經濟走向、金融形勢等。要研究中國,知道中央在想什麼。要研究本地,知道市委、市政府在想什麼。

二是參悟“兩篇文章”。

歷史上有兩篇文章對大勢的分析非常好。

一篇是《隆中對》,諸葛亮分析了當時大勢,告訴劉備,曹操不可以打,孫權只可以援,現在要謀益州、圖荊州、佔四川,然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一霸。

一篇是《出師表》,首先提出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後進行了五點分析,一是“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二是“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三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四是“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五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具備了這些條件,則漢室興盛,指日可待。

三是做出“一個判斷”。

就是要把握大勢,順應大勢。

如果逆歷史潮流而動、逆社會發展規律、逆做人做官道德倫理,就會一事無成,甚至身敗名裂。即使得眼前,也不會得長遠。

四、要堅守幹事

年輕幹部一定要堅守幹事哲學,心無旁騖,聚精會神,埋頭幹事,持之以恆。

一是用幹事推出自己。

每名幹部都應該像產品一樣有自己的品牌。產品推銷是靠質量,幹部對自己推銷靠得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恆、不浮不躁的埋頭苦幹。這個過程就像爬山,這個山是無形的,如果付出了80%的努力,就鬆懈了、不堅持了,也就失敗了。更不能只付出了20%的努力,就覺得了不得,組織上就應該怎麼樣了,那肯定是膚淺輕薄。

白居易講,“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如果有能力,就要經得住燒、經得住煉。實幹興邦,實幹也興你自己。

二是靠幹事展示才華。

什麼是才華?一方面是乾的活比別人突出,這是客觀存在;另一方面是自己具備的才幹、學識、品德比別人優秀,這是主觀存在。別人能幹的你也能幹,而且幹得更好;別人幹不了的你也能幹,少了你不行,別人無法取代,那說明你更有才華。

劉備“三顧茅廬”,是因為諸葛亮有幫助劉備抗庭曹魏、孫吳的才幹;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因為韓信有率百萬之眾打敗項羽的才幹。關鍵你得是人才。

三是以幹事評判幹部。

《荀子》講:“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做國寶,不要做國妖,要重實幹,不要尚空談。

是金子要發光,是錐子要冒尖。

康熙時期,八爺黨為爭奪太子之位,結黨營私、收買人心;雍正卻苦惱國家困境,幕僚鄔思道為雍正謀劃說:“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

雍正頓悟,於是韜光養晦,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事。當沒人賑災時,雍正去了;當沒人清欠時,這個得罪人的活雍正幹了;當太子失勢,別人是“牆倒眾人推”,雍正支持太子,支持康熙。最後“不爭就是爭”,當了皇帝。正應了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

作為年輕幹部,一定要多在基層鍛鍊,增加基層歷練,經過一番實幹、苦幹,鍛煉出真本領,積累出真經驗。不讒言領導,不巧言令色,不為官而官,只要踏實幹活,肯定會得到提拔。

汪國真《詩情畫意》中講:“如果本身發光,何懼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鮮花盛開,蝴蝶自來,一切自來。

五、要堅強毅力

成就一番事業,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挫折,經歷精神壓力,關鍵就是看有沒有有“堅剛不可奪其志”的精神,有沒有“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著。

一是困難不足懼。

工作就是矛盾,領導就是解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蒲松齡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終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自勉。要堅定“困難面前有我,我面前沒困難”的思想,敢於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二是人言不足畏。

曾國藩贈其弟曾國荃一首詩:“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意思是說,儘管左面掛滿了朝廷的褒獎狀,但不要因此自滿自傲;右邊放了毀謗、詆咒我們的文件,也不要生氣,人世間本來就像天秤一樣,這頭高了那頭低。樂觀豁達,淡然處之,榮譽也罷,誹謗也罷,不過是一片浮雲,一會兒就會被吹散,成為往事。

幹任何工作,如果意志上不堅定,聽到風吹草動,就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前怕狼、後怕虎,必然導致停擺不前。雜念生就會百象生,當頭腦中有了一百個主意,就會把幹事主義淹沒,最終一事無成。

當心中只有幹事主義,就會心靜如水,純淨心靈,不管是潮起潮落,陰晴圓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輕鬆自如地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三是認識到完美不現實。

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君臣對》,講的是唐太宗和許敬宗。

唐太宗問許敬宗:“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有言非者,何也?”

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恨其光輝。天地之大,人皆有嘆,何況臣乎!臣無肥羊美酒以調眾人之口;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遭誅,父聽子遭戳,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別,鄉鄰聽之疏,親戚聽之絕。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帝曰:“卿言甚善,朕當識之。”

無所不能的上天都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何況做人為官。

無所不能的上天都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何況做人為官。心理要健康,不要多疑。人之處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過思。

不想是“傻子”,但是想多了就是“瘋子”。

君子要有問題意識,要有準確把握切入點的智慧,更要有果斷行動的執行力。追求完美只會讓人走進形式主義的怪圈,有智慧的行動家不會如此。追求完美主義就是空想主義,必然會導致形式主義,最後就是一事無成。幹事不要追求所謂的完美,要長遠謀劃、全面思考、幹好當下,貴在邁出“第一步”。

四是美言不亂腦。

年輕幹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把美言當成口碑,不要把讒言當成親近,不要把挑撥當成戰友,否則會陷入美言的陷阱,自我陶醉、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最終是害了自己。

一位廳官的十條做官感悟,想進步的好好琢磨琢磨

六、要勤奮敬業

《警世賢文》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把提拔也作為一種“金榜題名”,那麼“金榜題名”前的勤奮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天道酬勤。

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君王之一,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白天親政議政,夜晚批覽奏章,他批閱奏摺達2萬2千餘件,近1000萬字,是《資治通鑑》字數的三倍多。天道酬勤、天道酬政、天道也酬官。

二是量變才能質變。

曾國藩一生勤奮好學,以“勤”、“恆”兩字激勵自己,給自己定了“十二條規矩”,每天堅持。當官也需要積累,要積學成官、積事成官、積能成官、積德成官,經歷大浪淘沙,方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知識是學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官位是積累出來的。

三是舉重若輕。

舉重若輕就是幹事瀟灑。什麼是瀟灑?就是謀篇佈局錯落有致,領導藝術運用自如,協調關係左右逢源,面對困難勝似閒庭信步。瀟灑來自自信、來自積累、來自境界,如果沒有豐富知識、政治定力、胸有成竹,瀟灑的起來嗎?現在有的人對“瀟灑”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吃、喝、玩、不幹事是“瀟灑”,實際上是說這個人糊塗愚鈍。

七、要開拓進取

一要有創新精神。

年輕幹部是幹部隊伍中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接受的是新知識,面臨的是新問題,拿出的是新辦法,創造的是新業績。一定要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魄力,敢闖、敢拼、敢創新。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最有前途的人。

二要創新自我。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創新自我要出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管理方法,讓別人眼前一亮、讓工作大有成效。關鍵就是要有自己獨立思想。年輕幹部,一定要做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創出自己的品牌、模式、經驗。

三要敢於亮劍。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和趙剛關於亮劍精神有一段精彩的對白,趙剛說:“一支部隊是有氣質和性格的,而這種氣質性格和軍事主管有關,他的性格強悍,這支部隊就強悍,就嗷嗷叫,部隊就有了靈魂。”

李雲龍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只要我在,獨立團就嗷嗷叫,遇到敵人就敢拼命,要是哪一天我犧牲了,獨立團的戰士也照樣嗷嗷叫。和一個劍客對陣,就算明天是個死,也要亮劍,倒在對手的劍下不丟臉,要是不敢亮劍,那才叫丟臉。”

趙剛說:“亮劍,亮出的是氣勢,是膽略,是男子漢的精神。”

一個團隊的領導是什麼性格,那麼他的團隊就是什麼性格

,所以李雲龍的獨立團是一支強悍的部隊,一支嗷嗷叫的部隊,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部隊!

八、要善於學習

領導幹部讀書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要想獲得做官、做人、做事的不竭動力,就要善於學習。關鍵要掌握理論知識、政策知識、法律知識、業務知識,培養哲學素養、歷史素養、文學素養。這樣才會厚積而薄發,形成“一桶水和一滴水”關係,否則“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遲”。

一要勤學苦讀。

大凡有作為的人無不勤學、苦讀。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惠施“學富五車”、匡衡“鑿壁偷光”、王羲之“讀書吃墨”,都是勤學的歷史典故。

二要善於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人讀書學習往往容易犯教條,成為書呆子。“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習關鍵是要學會思考,把書本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思想。

三要學以致用。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曾國藩提出要“切己體察”。現在,有一種不正確的判斷,就是以講話水平衡量領導者的水平,導致了人們在“知”上口若懸河、坐而論道,在“行”上躲避困難、不守原則,最終是一事無成。

九、要廉潔自律

領導幹部一定要心中有敬畏,知道什麼是高壓線。曾國藩講,“心有敬畏之心,方能行為所止。”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無法無天,最終會吞下自釀的苦果。

一是堅決反對腐敗。

中央反腐倡廉,讓貪官們膽戰心驚,對陳舊的“千里來做官,就為有權貪”的為官思想給予了沉重的打擊。岳飛有句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

二是吸取歷史教訓。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執政黨、一個管理者,對幹部管理就是三件事:一是正面教育,二是幹事發展,第三就是反腐倡廉。朱元璋時期,重典治國,遏制腐敗,反腐殺婿,人皮當鼓,以警世人。雍正時期,誅殺貪官,保持高壓,讓官員們聽到“錢”字就發抖。乾隆年間,和珅貪得無厭、富可敵國,最終白綾賜死。建國初期,劉青山、張子善雖是革命功臣,卻因貪汙腐敗送上斷頭臺。

反腐倡廉對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治理意義非常重大。“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要自身正,自身清,自身硬,有權不可任性,不要心存僥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因為一時之錯,毀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三是一人身系全家。

一名領導幹部成長不容易,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可謂是大浪淘沙。尤其是走到領導崗位上,一路錘鍊你的學識、能力、品格等,非常不容易。如果疏於修身養性,不能正確使用權力,給個人帶來的是身敗名裂,給老婆孩子帶來的是災難,給父母家庭帶來的是羞辱。

你伸手那一刻,自認為是為了家庭父母孩子,實際上卻是在害他們。

四是權威來自清正。

為什麼海瑞會讓皇帝怕三分,周圍大臣都怕他?就是怕他的清正、清廉,無私才無畏,無畏才生威。年輕幹部要做光明正大的君子,有一種“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正氣,有一種“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定力。

十、要領導有術

領導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一要張弛有道。

做官也一樣,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張弛有道,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二要善抓重點。

蘇轍講,“主大計者,必執簡以御繁。”鄭玄講,“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篇而萬篇明。”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清主次,找準重點,不能只看一點不及其餘,更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通過抓重點帶全面,忙碌而不盲目,實幹而不蠻幹,巧幹而不亂幹,面面想到而不面面俱到。

三要善攬人才。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就是人才、就是骨幹力量。成大事者沒有不尊重人才、善攬人才、籠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要善於依靠人才,依靠骨幹力量,不可唱獨角戲。

四要看人之長。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年輕幹部要善於看人之長、用人之長。如果你發現不了長處,眼裡光他的短處,你肯定會把他當作對立面,肯定會把他邊緣化,那你就少了一個幫你幹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長處,你要善於發覺、挖掘,用其長、避其短,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對有爭議的人辯證看,對有失誤的人全面看,對有稜角的人從本質看,對資歷淺的人從發展看,這才是科學的用人之道。

五要包容寬厚。

凡成就大業的,必然有一顆包容之心。齊桓公與管仲曾是政敵、仇人,管仲甚至為幫助齊桓公的弟弟射殺齊桓公,但齊桓公上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治理國家,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六要以民為本。

鄭板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等等,都在強調“民本思想”。“上兵伐心,下兵伐城”。管理學上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管人心。

七要遵紀守法。

領導幹部要遵紀守法,這是紅線,不可逾越。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這是真規矩,張廷玉有句話叫“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議的不議,不要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小圈子。

八要做賢臣能吏。

歷史上,著名的賢臣有伊尹、周公、諸葛亮。伊尹,放太甲於梓宮,三年歸權還君;周公,攝政七年,鞏固王朝,歸政成王;諸葛亮,輔助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他們面臨的都是弱君,但是為了國家、民族,他們選擇不做權臣做賢臣。東漢的梁冀,毒殺質帝,另立桓帝,專擅朝政,結黨營私;漢末的董卓,專權亂政,自立為王。這些歷史權臣,不守本分,不守規矩,貪的是權力,失的是大義,忘的是國家和民族,最後帶來的輕則是自己的禍害,重則是國家的災難。

九要有政治鑑別力。

要善於從政治上分清是非,不被假象所迷惑,透過現象看本質。

要警惕“十種人”:

一是“點火救火者”,先放火、後滅火,從中謀取自己的利益;

二是“敲鍋補紋者”,打著“補鍋”的名義,沒有裂紋敲出裂紋,小裂紋敲成大裂紋,然後再“修修補補”,最後“賣好討好”,實際他才是罪魁禍首;

三是“落井下繩者”,先製造矛盾,然後再去解決矛盾,以此來撈取政治資本;

四是“華而不實者”,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幹得卻是一塌糊塗;

五是“虎頭蛇尾者”

,幹事有始無終,開頭轟轟烈烈,最後悄無聲息;

六是“雷大無雨者”,喊得熱鬧、說得激情,就是不見成果、不見業績;

七是“明哲保身者”,遇到難事,畏首畏尾,不敢挺身而出,不能堅持原則;

八是“陰暗心理者”,思想落後,行為陰暗,不陽光、不大氣,光說落後話,光看陰暗面,光找別人短處;

九是“善耍伎倆者”,耍小聰明、小伎倆,自私自利,沒有一點政治智慧、政治格局;

十是“編織圈子者”,搞盟兄把弟、同學聚會、老鄉聯誼、曾經同事、“跟我幹過”,政治上搖旗吶喊、互相包裝、上下呼應、左右互捧、亂議政治、攪亂時局、謀取私利。

年輕幹部,頭腦要清楚,政治要堅定,要學會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得出真理性、規律性結論。要遠離那些是非之人,政通人和則百廢俱興。

十要讀無字書、彈無絃琴。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絃琴,不知彈無絃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清朝張潮詩中講,“山水亦書也,花月亦書也。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做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最後,我想用汪國真的兩句詩作為結束,一句是《山高路遠》中的詩句,“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第二句是《熱愛生命》中的詩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潘海瀛同志簡歷

潘海瀛,男,漢族,1963年8月生,河北省東光縣人,198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

1979.08-1981.08, 泊頭師範學校學習

1981.08-1989.01, 東光縣後屯中學教師(其間:1985.09-1988.07在河北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9.01-1992.04, 東光縣找王鎮土地管理所所長、宣傳幹事

1992.04-1993.02, 東光縣找王鎮副鎮長

1993.02-1997.05, 東光縣找王鎮經委主任、黨委副書記(1992.08-1994.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7.05-1999.02 ,東光縣化纖漿粕廠廠長(正科級)(1994.09-1997.06在河北工業大學函授大專班工業外貿專業學習)

1999.02-2002.02, 東光縣政府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縣長助理

2002.02-2003.04, 東光縣副縣長

2003.04-2008.05 ,青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分工政府常務工作)

2008.05-2008.06, 青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

2008.06-2011.08 ,青縣縣委副書記、縣長

2011.08-2012.02 ,黃驊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12.02-2013.11 ,黃驊市委副書記、市長,渤海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2013.11-2016.12 ,黃驊市委書記,渤海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2016.12-2017.04,滄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

2017.04- ,滄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