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专业解答“杨絮纷飞”问题!

近期市民们被漫天的杨絮所困扰,杨絮问题也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新媒体中心收集网友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到了县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问: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杨絮?

答: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受政策引导和杨树市场价格较高的双重影响,全县广大群众种植杨树的热情高涨,至2008年,全县共发展杨树片林近10万亩,对全县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种植的杨树陆续进入了性成熟期,杨絮(杨树的种子)大量出现是杨树生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问:针对杨絮污染,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2010年以来,我们针对全县树种结构失衡的现象(杨树片林占全部片林的比重较大),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一是科学规划。造林树种优先选用刺槐、侧柏、泡桐、石楠、海棠、女贞等优良乡土树种和绿化美化树种,每年造林面积中,杨树栽植面积比重均在0.5%以下,全县树种结构逐步优化优化。二是在林木采伐上,放宽杨树采伐,控制泡桐等其他树种采伐,8年来全县累计采伐片林6.4万亩,其中杨树占95%以上。例如,眼明寺森林公园共采伐杨树1300余亩,全部更新栽植树种:五角枫、大叶女贞、银杏、文冠果、楸树等乡土树种。

问:未来是否能有效控制杨絮的发生?

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树种优化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杨树之外的其他乡土树种,继续降低杨树的比例,逐步消除杨絮现象。

问:今年的杨絮现象还将持续多久?

答:近期由于天气干燥,持续有风,导致杨絮纷飞特别明显。目前,杨絮高峰期已过,不久后就不再影响正常出行。如果有降雨,更会加快杨絮消失。

问:我有建设性的意见应该到哪里反映?

答:非常感谢对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同时,也热情欢迎广大群众对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林业局办公室:0375-7068688

专业解读

飞絮是杨树和柳树等植物种子成熟炸裂的自然现象。杨树、柳树分雄株和雌株。雄株不飞絮。雄株的杨树在早春就开花,花序大多呈褐色或深红色,很像毛毛虫,开完就掉落,不转化成絮。雄株的柳树情况与杨树类似。

漫天的飞絮,都来自雌株。春天,正是雌株繁衍后代的好时机,它们生长出的花序上有很多小球,小球长大变圆后胀破,露出棉絮状的“絮”。这些“絮”都是种子,借助风力及昆虫,被传播出去,完成繁衍。

雌柳树花序的“絮”更纤细、分散,可随风飘很远。北京种植的杨、柳树品种主要包括白毛杨、加拿大杨、旱柳、垂柳等。目前,北京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以杨树居多,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区,集中于公园、河道两侧、高速公路两侧、老旧小区等区域。

每年春天的“繁育盛宴”,一棵雌树能产生一公斤的飞絮,临街数以百万计的雌树群几乎同时飞絮,虽然无毒,但也让整座北京城“疯狂”。

飞絮的飘散首先威胁的是人们的健康,尤其是敏感体质人群。一到春天,北京市所有医院门诊的接待人数都会激增,相关科室一个医生平均每天能接待20-30个因为飞絮而过敏的人。

飞絮接触人的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眼睛红肿;若不幸进入呼吸道,可能引发咳嗽和呼吸道水肿,更严重者可能会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飞絮还可携带病菌,产生交叉性传染。

其次,威胁公共安全。飞絮体轻易燃,影响范围大,10平方米的飞絮遇到明火能在2秒内烧完。

第一种方法,思路很简单,就是换树。

在飞絮问题集中爆发的90年代,声势浩大的“百万雄杨进北京”工程被提出,1994年,一大批雄株毛白杨迅速占领了北京的多条道路。但雄株存在数量少、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也不比“易县雌株”生命力顽强,从种下后第3年起,就开始生病,最终结局如何已不可考了。

那么,尝试换其他树种?

更新树木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许多雌株杨、柳树都已成材,正处于植物生长的壮年期和生态效益发挥最显著时期,若全部砍伐淘汰,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自不必说,更换后的树木短期内也难以顶替原有的绿化和遮荫效果,城市会变成光秃秃的一片。

此外,更换成其他品种的树木也未必会好到哪去。前面提到的杉树、桉树、泡桐、马尾松就各有各的缺点。除了这几种之外,呼声最高的是法国梧桐和银杏。

秋天地坛公园的银杏树

从观赏性上来说,这两种树确实很美,但法国梧桐所产生的果实飞毛,恼人程度较杨、柳絮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些毛毛更加细小,会直接飞入人们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而银杏长势缓慢,发芽晚,落叶早,不能很快成荫,绿期较短,一旦树龄超过30年,顶部就易枯死。

换树成本也很高。移走一棵杨树的人工费是30元,其中还不包含运费,而更换成法国梧桐的价格则高达1200元一株,如果全部更换,以北京目前杨树和柳树的数量,花费之大超乎想象。 第二种方法是给杨树和柳树做手术,抑制其生絮。

比如做“变性手术”,砍掉原有雌株树冠,在其主枝上嫁接幼嫩雄性枝条,将雌性树变为雄性树。一般情况下,杨、柳树“变性”成功后至少需要三年的精心养护,才能恢复原本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变性手术”的成本为每棵树500元左右,一位熟练工人一天嫁接数量不足10棵,2008年至今,北京嫁接的杨、柳树总量仅1000余株。 第三种常用方式是给树“吃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的药物叫飞絮抑制剂,将这种药物注射到杨、柳树树干,可以抑制其雌花分化。但一针15元只管一年,2014年,北京注射了10万株杨、柳雌树,主要分布在公园、医院和幼儿园周边。“外用”的药物是花序疏除剂,喷洒这种药剂后,雌花序会在飞絮前脱落。不过药剂的问题在于,只能达到70%的效果,且喷洒过程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发芽早的阔叶植物,导致它们的叶面受损变形。

其他的一些诸如洒水、修剪花序的方法,也只能管一时,没有长久的作用。

针对雄杨、柳树生长慢,易生病等问题,科研部门已经研发了新品种的树木,不日就可投入市场。

不过,新品种即使投入生产,其生长周期也需3-5年。短期内,我们的确是被飞絮“难住”了!

飞絮暂时无法被根治,我们只能想办法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了。

首先,出门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过敏体质人群,最好同时戴上帽子、口罩等,尽量选择穿长袖衣裤,降低受影响的几率。热爱锻炼的库友尽量选择在户内进行,若要外出,尽可能选在杨、柳絮最少的时候,如清晨、深夜或阵雨之后。外出回家后,在进门前要把身上的杨、柳絮清理干净,避免带到室内继续受侵扰。

其次,若飞絮不慎入眼,切不可用力揉,异物较小刺激不大,反射性流泪会将其排出。若不能排出,要保证在无菌的前提下,请朋友将上下眼睑翻开,用消毒棉轻轻擦出,如果没有把握,应及时就医。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严重的病人,一旦出现症状,也需及时就医。

再次,做好车辆防护,在杨杨、柳絮飞散的周期内,最好增加一次“三滤”的更换保养,防止飞絮飘进汽车水箱散热片里,形成堵塞,造成熄火,引发交通事故。还要加强防火意识,不乱扔烟头,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出门前,要熄灭家中明火并尽量切断电源,以防意外。

最后,让我们多想一想杨树和柳树带给我们的美好环境,选一款自己喜欢的口罩,忍过这几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