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共建,喚醒記憶深處的鄉土情懷

“众筹”共建,唤醒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怀

新棉村文化禮堂內“海塘文化”獨具特色,時常吸引村民前來參觀。(厲曉杭 攝)

“众筹”共建,唤醒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怀

下邵社區文化禮堂內,本地繡工正在刺繡。成品將被義賣,籌集善款用於幫扶困難戶。(厲曉杭 攝)

“众筹”共建,唤醒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怀

外國友人對楓林社區文化禮堂的老物件很感興趣。(支倩君 攝)

“众筹”共建,唤醒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怀

中國好人、市文化禮堂首批特聘顧問錢樹德為大家介紹“碶”的歷史。(厲曉杭 攝)

“众筹”共建,唤醒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怀

人物名片:胡斌,1993年參加工作,現任北侖區小港街道黨工委書記

首席記者 厲曉杭 通訊員 支倩君 北侖區委報道組 陳盛竹

核心提示

文化禮堂,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北侖小港街道建有22座文化禮堂。且看,且聽,且賞,且玩,文化禮堂承載著滿滿鄉愁,點亮了百姓生活。僅去年一年,小港街道共組織開展各類農村文化禮堂活動314場次,受眾3.89萬人次。

文化禮堂,不僅是鄉村的文化新地標,也成為守望鄉土、弘揚鄉風、留住鄉愁和傳承文化的新陣地。

“眾籌”資源 文化符號串聯最美鄉愁

鄉土文化符號,通常指那些最具有地域性、民間性和傳承性的風物,可以是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風民俗等多樣的形式。

走進高河塘文化禮堂,濃濃的鄉愁撲面而來。以北侖母親河小浹江為主線,館內集納了“碶、閘、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營造了獨具特色的“浹江文化”。老照片、老物件的精心陳列,鐫刻著時代的印記。

“文化禮堂,記載著鄉愁、鄉土、鄉情。所有的文字,我們都要留給後代看,日後要彙編成鄉土教材,讓每個人對小港的前世今生,一目瞭然。”中國好人、市文化禮堂首批特聘顧問、北侖區鄉賢協會會長錢樹德既是小港的駐堂鄉賢,也是浹江風情館的管理員。在他的帶領下,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做訪問,“採擷”到了原汁原味的百姓故事。

“我的老家雖然已經成了工業廠區,但是在文化禮堂裡,我看到了靈峰山,看到了小浹江,還有住過的村子馮家鬥,這讓我回憶起在村裡的那些歲月,以後我可以帶著孫子來看看。”居民馮師傅說。

在新棉村文化禮堂,“海塘文化”“移民文化”“果香文化”的一系列故事圖文並茂地展現於眼前,彷彿穿越千年時空,讓村民重溫那一幕幕畫面。在下邵文化禮堂,龍舟文化精彩再現。擁有300年曆史的下邵老街,也被“搬”進了禮堂,還原了部分面貌。

地處小港的新秀麗(中國)有限公司有一位熱心人,致力於挖掘鄉土文化。每逢休假,新秀麗財務總監陳靈國總會揹著相機,遊走於下邵老街拍攝作品,用文字和影像,記錄時代變遷中的人物。僅下邵老街,他就完成了20餘篇文章,將鮮為人知流失於民間的小港鄉土故事一一展現。因其作品展現了濃郁的鄉土風情,還入選了《寧波往事》一書。

“對鄉村歷史文化的凝練,我們幾乎都是‘眾籌’的。”小港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友均如此感慨,鄉村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根脈,鄉土故事,需要不斷傳承,也需要創新。比如,地名的故事、碶的歷史,都集聚了眾人之力,才把有趣、有味的鄉土故事做了還原。挖掘和整理這些可能不見於史籍,僅傳於老人之口的故事,對傳承地方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鄉賢駐堂 孕育新時代的禮堂文化

在小港,有不少“駐堂鄉賢”活躍在鄉村,這些鄉賢已成為禮堂的靈魂人物,使農村文化禮堂充滿了活力。

小港街道宣傳委員翁展展介紹,小港一直在推廣“鄉賢駐堂”制度,物色知書達禮、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鄉賢,由村、社區聘請其成為“駐堂鄉賢”。一大批鄉賢既負責“建堂”——挖掘村莊歷史文化底蘊、鄉風民俗,又負責“管堂”——帶動培育宣講員、志願者、業餘文體隊伍,規範禮堂運作,還負責“領堂”——任理事會理事長,講解展示展陳,策劃組織禮儀活動、民俗活動,開講故事會傳播正能量,彰顯禮堂魅力。

錢樹德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年過七旬的他,不僅在北侖區內傳經送寶,還經常受邀到全省各地去講課。

出生於上海的錢樹德和小港有著不解之緣。20歲時,他到小港插隊,後來在小港下邵中學等學校任教,退休後一直居住在小港。2014年3月初,小港街道高河塘文化禮堂籌建,他參與其中,此後,他一直不遺餘力參與當地文化禮堂建設。“一朵花、一個瓜、一個人、一口塘”,新棉村的海塘文化,就是由錢樹德提煉而成。

“禮堂是去年底造好的,多虧了錢老師,為鄉土文化增色不少。”新棉村黨支部書記徐偉東介紹,開館後,村民主動帶親戚朋友來看,他們都覺得非常驕傲。辦喜事的場地,已經預定到了今年10月。

各類新鄉賢發揮自己的優勢,為文化禮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小港,不少企業家主動出錢出力,為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提供了經費支持。寧波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崇耀出資200餘萬元,捐建新權村文化禮堂。貝發集團、路通公司等企業與興岙村聯合共建,成立了和諧共建理事會。貝發集團出資為村裡建設了“興岙——貝發樂園”,路通公司則捐助150萬元對已落成的文化禮堂進行提升改造。

小港積極探索企業項目認領模式,由文化禮堂組織,將公益、民生服務項目打包,充分利用轄區豐富的非公企業資源,匯聚轄區企業力量,開拓項目認領新模式。

“好人”授課 用好故事傳頌價值觀

每逢週五晚,在下邵文化禮堂,總是人氣爆滿。大家身邊的“好人”“達人”,紛紛走上講臺,為大家開課,以身說教。

“我們注重講堂的功能,把黨的聲音傳播出去。”下邵公共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徐龍海介紹,下邵社區主要服務7個村,雖然各村都有文化禮堂,但下邵文化禮堂,發揮著引領作用,是主要的宣講陣地。

“好的故事永遠不缺觀眾。”年過八旬的老人陳性立到高河塘文化禮堂授課,幾乎場場爆滿。他所講述的抗戰故事,生動精彩,讓人難忘。

利用文化禮堂這個陣地,小港依託“傳統節日”“風尚故事”等載體,積極邀請北侖區文化加油站、戲曲協會、科技優秀文化禮堂隊伍,以“文化走親”“送戲下鄉”“百家宴”“我們的村晚”“義診進禮堂”“身邊的好人故事比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村文化活動,一舉打響了品牌,並形成了聲勢、彰顯了價值。

文化禮堂,凝聚的是人氣,淨化的是民風。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走進文化禮堂,參加節慶禮儀、鄉風文明、教育培訓、文體娛樂等活動,同時也敢於上臺秀出自己的才藝,講述自己的鄉土故事。文化禮堂對於農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已經整村拆遷的馮家鬥村黨支部書記馮科峰說:“我們村已經整村拆遷了,但村民呼聲強烈。為了留住記憶,以後我們也要建一個文化禮堂。”

人物名片

小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賢輩出,轄區內聚集了不少鄉賢能人。本期,小港街道黨工委書記胡斌作為受邀嘉賓,講述文化禮堂建設發展中的鄉土情懷。

記者:小港在文化禮堂建設中提出一個新鄉賢的概念,如何理解這個“新”字,有何更深層次的內涵?

胡斌:鄉賢,一般是指品德、才學為鄉人推崇敬重的人。我們所說的新鄉賢,不侷限於本地人。我們把有一技之長、熱心文化和公益事業的賢達人士,都稱為新鄉賢。就像“新秀麗”的財務總監陳靈國,他在小港工作了20多年,熱心推廣鄉土文化,併為下邵老街的歷史文化挖掘作出很大的貢獻。他就是我們眼中的新鄉賢。

記者:如何更好地挖掘和發動新鄉賢的資源,更好地延續鮮明的鄉村記憶?

胡斌:我們的理念就是以賢引賢,選聘“有心、有才、有閒”的新鄉賢入駐文化禮堂。充分發揮新鄉賢的知識、人脈等優勢,倡導他們參與文化禮堂策劃設計,在村民中收集整理老照片、老票證、老物件、老故事及家譜家訓,在朋友圈中收集陶瓷瓦罐等民間藏品,提煉出村落文化精神。不少新鄉賢還深入挖掘具有地方時代色彩的鄉土文化,並融入時代發展規律,使文化禮堂越來越顯示出其生命力。

記者:鄉土文化是鄉村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所在。您覺得在小港的文化禮堂建設中,鄉土文化適合用什麼方式去呈現?

胡斌:一件件舊物、一條條村史,特別容易勾起滄桑往事。我覺得文字、圖片、影像、手繪地圖,都是不錯的呈現方式。在下邵文化禮堂中,我們就放了手繪地圖,把7個村的地形風貌、特色產品一一展示。在新棉村文化禮堂中,我們用短片去展示小港人的多彩生活,還用沙盤還原了新棉村的海塘風貌。每個禮堂,都像一個“鄉愁基地”。

具體到實物,現在很多禮堂,收集了老物件、老照片和特色產品。這些充分代表地域文化的物品物件,就是鄉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充分保護利用。

記者:文化禮堂建設,就是要提升農民在精神層面的獲得感、幸福感。豐富群眾的精神家園,需要注重道德的教化、精神的引領、心靈的洗禮,在這些方面,小港有何創新做法?

胡斌:文化可以淨民心。真正好的教化,既向大家灌輸道理,又結合日常活動使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明事理。

小港一些草根文藝骨幹,創作了一批以“身邊人、身邊事”為原型的戲曲、故事、快板、相聲等,口口相傳,傳播正能量。我們還定期組織一批“新鄉賢、道德模範、好婆婆、好媳婦、老壽星、文明示範戶、五好家庭”等身邊好人走進文化禮堂,用身邊人說身邊事,提升道德感染力,讓鄉風更加純淨、文明。

小港各村的資源稟賦不同,文化禮堂也有大有小。近年來,我們不斷豐富中心文化禮堂的內容,對周邊村莊進行文化輻射。通過片區統籌、活動聯搞,示範帶動鄰近小村群眾開展各類文化活動。

舉個例子,下邵文化禮堂就是一個文化中心,服務7個村。禮堂內有不少公益組織,帶動村民參與公益事業。前不久,轄區內一個困難農戶芹菜滯銷,在愛心人士的發動下,500公斤滯銷芹菜馬上就銷售完了。這樣的愛心助農案例,在下邵經常發生。有困難大家幫,已經形成了共識。

記者:當前,不少地方的文化禮堂建成投用,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村民的影響主要停留在文體活動等方面,更深層次的影響還比較少。您認為,政府在主流文化傳播上,需要往什麼方向努力?

胡斌:毋庸置疑,文化禮堂在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傳承傳播鄉土文化、凝聚民心重塑鄉村文明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主流文化的傳播上,我認為政府需要更接地氣,我們傳播的文化不是植入式的,而是需要做到“潤物細無聲”。

圍繞政治理論、時事政策、思想道德、人文社科等重點內容,我們需要用好的故事去講述,而不是靠呆板說教。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要做到按需服務,並不斷更新文化服務內容,真正讓農民“身有所棲、心有所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