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以前掛在嘴邊的"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有8億農民……"現在沒有人這麼說了,因為現在我國真正的農民早就沒有8以人了,不過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這是不能改變的。既然一直是農業大國,以前是8億農民,現在為什麼不是8億農民了,難道是農民人數增加了嗎?其實不是農民人數增加了,而是農民人數急劇減少了。為什麼農民人數會急劇減少呢?這是我們國家發展的結果,隨著我國工業程度的發展,工廠越來越多,工廠需要的工人也是越來越多,所以農民朋友們進城打工,打工的農民朋友有的是家裡留有人手繼續種地,有的農民在外面闖蕩幾年有了一定的基礎,就全家搬到城裡,甚至是在城裡落了戶口。這樣一來,真正種地的農民就越來越少了。近幾年,隨著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的成立,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都把土地流轉給別人種植,自己則選擇外出打工,如果這樣繼續發展下去,今後5年,留在農村的將會是哪些人呢?我認為無外乎以下三種人:種植大戶、成立家庭農場或者成立農業合作社的人;子女打工維持家用,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家裡有父母、孩子需要照顧不能離開的人;進城沒有一技之長,只好留在農村種地的人;手裡有了錢,回農村養老的人。

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種植大戶、成立家庭農場或者成立農業合作社的人。

我國南北土地分佈不均,南方土地少,北方土地多,在北方的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比較多;南方當然也有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有了這些集中精力專業種地的人,就可以解放更多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都會轉移到城市謀取另一份收入;這些種植大戶可以集中管理土地,節約投入成本、提高糧食產量。

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子女打工維持家用,留守在農村的老人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子女都成家立業了,有的老人自己單獨生活,有的老人和某個子女一起生活,子女們不在家裡種地就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幫忙帶孩子或者陪讀。人老了有時候再有個頭疼腦熱的身體不舒服,這個時候是最需要子女的時候,可是輕易也不能把孩子叫回來,那樣也耽誤孩子賺錢,再加上各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啊,所以能忍還是忍吧。

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進城沒有一技之長,只好留在農村種地的人

有些人進城打工又沒有一技之長,所以只能留在農村種地或者搞庭院養殖,這種人不是很多,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只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得一技之長,以後也可以不用再呆在農村種地了。

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手裡有了錢,回農村養老的人

有些人在外面賺到了錢,回到農村老家養老,畢竟故土難離是我們農村老人的一種情懷,再加上農村的環境要比工廠林立的城市好多了,在農村消費又小,還可以自己種點小菜,沒有汙染吃著也放心,身體好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啊,所以回老家養老成了這些人的選擇。

5年之後,哪些人還將生活在農村,看看有沒有你

總之,農村居住的人會越來越少,農村的環境也會越來越好,相信以後的農村應該是老人養老的最佳場所。這些都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