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01

《何以为家》是一部黎巴嫩电影,讲的是一对父母生了很多孩子,却无能力抚养,给孩子造成的痛苦与创伤,最终被起诉的故事。

“你儿子一出生就死了…他并不存在,连番茄酱都有日期和保质期,你儿子什么都没有。”

人生就像狗屎,比鞋还脏。”

影片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上面的问题。整个故事内蕴着一种刺痛人心的力量,主人公小男孩赞恩的形象,也被塑造得相当立体且有光彩。

剧本上的干净与利落,使得每一分钟,都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情绪。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控告他的亲生父母

原因是,他们给了自己生命。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

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

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

生活两个字拆解开,就是生和活。

生容易,活着难。父母给了他生命,但是赞恩并没有感受到生命应该有的尊严,应该得到的保护。父母对他拳打脚踢,把他未成年的妹妹送给别人当老婆,并最终死亡。在贫穷的家里,他有无数的兄弟姐妹,却唯独缺少一份爱。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02

把童贞交给成人世界,用匕首刺穿现实丑陋,靠起诉状告父母,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

它在探讨一个最为原始却最难讨论的问题。

生命究竟是什么?

赞恩没有学上,在杂货铺帮工,被父母非打则骂。

他发现妹妹来月经了,就偷偷的把她带去洗干净,帮她偷卫生巾,嘱咐她不要让父母发现。混乱肮脏的土地,穷得心酸的家庭,没有没了的吵架,他没有选择离开。他那么卑微活着,哪怕生活给了他一记又一记的重拳。

在讲述这些情节的时刻,导演下的镜头相当冷静。这似乎是影片的独特之处,没有用上太多花哨的技巧,更没有使用可以随时煽动情绪的剪辑和音乐。

不过,靠着剧本的扎实力量和演员的真挚表演,仍旧将一个现实主义故事冷静剖开。让我们看到那血淋淋的创伤,那生不如死的壮烈,那被抛弃的痛楚和那缺失了爱的童年,如何塑造出一个顽强不屈的性格?

一个无家可归的男童,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如何对抗这个冰冷无情的世界?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03

面对着自己无法忍受的家庭,愤怒的他离家出走,遇到了没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工拉希尔。

这个没有合法身份、同样苦命的女人,却收留了赞恩,让他度过了一小段平静的、不必为生计奔波的时光。但好景不长,拉希尔在一次外出筹钱时被警方拘留,再也没有回家。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个故事,其实可以一分为二。在前半部分,赞恩是需要被拯救的一个给世界和人间遗忘的孩子,但在后半部分,赞恩出现在另一个家,他在帮忙照顾拉希尔的孩子。而这个同样是非法生下来的孩子,就像他自己,一模一样。

命运,再一次把赞恩推向了绝望的谷底。

为了照顾拉希尔年幼的儿子约纳斯,他想尽办法,包括卖曲马多药片的制成毒品替代物——曲马多饮料。但最终因为被房东赶了出来,拿不回钱,走投无路,只能把约纳斯卖掉。

回到家的他,惊闻妹妹萨哈的死讯,拿着刀冲到房东阿萨德家,砍伤了他,也因此被判刑。在监狱里,他打电话给电视台,说要控告自己的父母,因为此刻,刚刚失去萨哈的父母,又怀孕了,还美其名曰这是“真主赐予的礼物”。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在法庭上,他说: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我像一堆腐烂的肉。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要我们像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

04

影片是一出悲剧,从不断生育,又从不养育的父母,到从出生就是累赘,顽强生活却最终成为屠戮别人的孩子。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在这里,愤怒只能成为生存下去的出口,亲情成为父子、兄妹和母子之间痛苦的根源。这是一部何必有我的故事,一个何以为家的惨剧。

当一个本该拥有童年青春的小男孩必须卖毒品,必须去杀人,必须和父亲决裂,必须和母亲对峙法庭的时候。

生而为人,生为父母,谁不是谁的累赘,谁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剧本的简介有力,人物刻画之完整,故事本身的张力,构造出这部影片的完美成色。残酷的真实、充沛的情感,理性的表达,将这部黎巴嫩、法国、美国合拍,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何以为家》打磨得相当精致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曾先森今年的年度十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